APP下载

县级政治教研员的角色定位

2015-10-21李涛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角色定位

李涛

摘要:县级教研员是教育教学研究人员,理论上比一线教师领先一步,实践上比专家深入一些,是嫁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梯子和桥梁,也是教师成长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教研员只有俯下身子,甘做人梯,才能成为教师信得过的人,也才能把教育理论灌输到、渗透到教学一线去,才能在校园中和教师中开花结果。

关键词:县级教研员;角色;定位

一、放低姿态,亲近教师

教研员是为基层学校和基层教师服务的,不能有凌驾于学校和教师之上的官本位意识,要为学校着想,为教师谋利,把身子放低,把心态摆正,把表情调好,把事情做好,才能被教师接受、被学校欢迎。

汤阴县由十个乡镇组成,每个乡镇政治教师的授课水平参差不齐,一年中最担忧的就是到偏僻的东三乡听课作课调研,这里距离县城远,教师思想保守,接受课改意识薄弱。但是为了工作需要,每次到这些偏僻的学校,我都俯下身来,和他们拉家常,聊教育,在暖暖的气氛中,教师们对我的隔膜感不知不觉消除了,对教研员的戒备心没有了,且主动地問这问那,这时候就可以“见缝插针”地进行政治课的教研了。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因而我在教研活动中所说的道理就能被他们更情愿的接受。

二、敢于上课,身教为先

作为长期摸爬滚打在一线的教师,我深知教师对教研员的最大的期待是――不光是评论家,也应该是实践者;教,然后研,才更有说服力。基于此,我力主教研员上公开课、研究课,用自己的实绩回答新课程实施中教师们的种种问题,体验教师们的种种苦恼。从2005年9月开始,我每年上公开课20多节,举办讲座20多个,用自己的亲身体会,用自己的换位思考,走近了广大教师,也赢得了教师们的爱戴。

2006年,在任固一中,下校几次之后,发现教师们见了教研员还是躲躲闪闪,与我们谈话很被动也很戒备,我知道这是教师们与我们感情上有距离,认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爱心学校项目工作是负担。我选择了一个突破口――主动为九年级学生上了一节实验课。实验课是难上的课,我的教学效果较好,而且在评课时真诚的请教师们提意见,之后,教师们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很快融入了教师群体。我得到的启示是:以教师视角来看教师,以真诚的态度帮助教师,就能赢得教师的信任,就能顺利地开展工作。

三、深入一线,雪中送炭

针对村小分散、偏远、资源贫乏的情况,教师各自为战,师资队伍不稳定的现状,汤阴县教研室自2006年9月起持续实施了以“抓质量,扶弱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宗旨的“村小行动”。

四、甘做人梯,帮助教师

城关一中是一所农村中学,住宿条件很紧张,教师住校的少,我们教研员到学校去也没地方住,每天都要回家,这使得我与教师们交流的时间很有限,曾经成为我们的一个难题。但是我了解到部分教师家中具备上网条件且有初步的上网技术,利用QQ等工具与教师进行八小时之外的交流。在网校的个人博客上,我对蒋清丽,郭芹英等教师的课堂教学和教学设计进行了认真的评论,使得教学研讨突破时空限制,也赢得了教师们的感激和尊重。

以上我对教研员的定位,总结下来无非就是“研究、服务、指导”,但这三个词应当怎样排序呢?

排序反映着对教研员角色定位的本质认识,也会对教研员的工作绩效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这是教研员角色定位问题的又一个关键。

笔者的观点是,三个词的排序应当是“研究”、“服务”、“指导”。这三个词的内在逻辑是:

“研究”是教研员完成“服务”与“指导”这两大任务的前提。必须明白,在新形势下,教研员的权威主要将来自学术水平而非来自行政权力;教研员只有进行较高水平的研究,才有可能造就自身的学术威信,也才可能会有较高水平的服务与指导。遗憾的是,目前还有相当多的同仁们对此缺乏紧迫感。如果在这方面不迅速地加以突破,那么除了祭出“行政权力”这面大旗,就别无良法。问题在于,“行政权力”在现代学校制度面前必定会失去其曾有过的灵光。届时,教研员将何以生存?

“服务”是教研员顺利进行“研究”与“指导”的基石。须知,学校是教研员进行研究的主要基地,教师既是教研员研究的对象,也是主要的依靠力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为学校和教师们提供有效的服务将成为教研员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此,服务不仅涉及态度问题,还涉及学术水平问题。服务应当以满足学校与教师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高水平、有针对性的研究为基础。其实,不管我们是否愿意,随着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逐步确立,教研员对教师的指导,也只能主要是服务性指导,而不是过去的管理性指导。

“指导”是“研究”与“服务”的最主要目的,也是学科教研员的立身之本。“指导”之所以位移至第三位,不是因为它的地位下降了,而是因为指导必须建立在深入“研究”与真诚“服务”基础之上!只有这样的指导才可能是针对性强和有效的,才可能真正得到学校与教师的欢迎。应当看到,面对新课程的实施与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两大任务,学校与教师都亟需水平高、针对性强的专业引领,但有部分教研员却因自身的学术水平不够而心有余力不足,导致工作不太理想,以至于有些领导与教师产生了“教研员有何用”的疑问。

(四)

如果确认教研员的角色定位应当是“研究”“服务”“指导”,那么要改变教研员地位的窘境,其关键就是要加大“研究”的力度,并运用“研究”的力量促进教研员的专业发展,使其能及早完成向“研究型”的转变。

当然,在“研究”这一问题上需要注意的是,学科教研员的研究主要是为教学服务的,因而应当围绕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展开。作为县级学科教研员,目前的研究重心主要有:

——教学实践研究。如新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教材教法研究,地方课程资源开发,教改实验,教学参考资料的编写,考试的组织与评价方案的制定等。

——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研究。如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指导,对名师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成才规律的探究等。实际上,上述两个方面既是工作又是研究,目前要注意的是以研究来带动工作、促进工作。这是因为工作是当前生存所必需的,而研究则是未来的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因此要处理好工作与研究的关系,使之形成良性互动。

多年的教研实践使我体会到,县级教研员应当这样定位:是教育教学研究人员,理论上比一线教师领先一步,实践上比专家深入一些,是嫁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梯子和桥梁,也是教师成长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教研员只有俯下身子,甘做人梯,才能成为教师信得过的人,也才能把教育理论灌输到、渗透到教学一线去,才能在校园中和教师中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角色定位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难与易
巧用“余数定位”,突破周期函数的计算问题
小议戏曲中角色的发展趋势
《冰雪奇缘》开启迪士尼剧本角色新模式
人力资源开发与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探析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理想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