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分析报告

2015-10-21陈冉盖海红田亮

新课程·下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课程设计

陈冉 盖海红 田亮

摘 要:以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为载体进行实践教学,对会计电算化课程设计定位、课程目标、课程特点、内容定位、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试图基于实践教学,通过数据获得相关结论,验证可行性及效果。

关键词:课程分析;课程设计;会计电算化

一、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设计定位

从历年来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的调研中得知: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主要分布在中小企业及基层事业单位、金融、服务业等机构的会计核算、出纳管理、会计主管等工作岗位。因此,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结合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经过校企合作共同确定了“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掌握会计电算化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会计实践能力,能够在中小企业从事会计核算与管理的高技能应用型会计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所面向的就业岗位和发展岗位,并将本门课程定位为会计电算化专业基于电算化岗位工作过程的专业核心课程。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传授出纳岗位、会计岗位、财务软件实施岗位等所必备的理论知识和软件操作技能为主要目的,培养学生能运用ERP财务管理系统对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的技能。具体目标:

1.总目标:学习职业发展必备的会计电算化知识与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工作中的应用,关注其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能运用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解决会计工作中的信息分类、汇总、处理,并能进行一定的会计信息分析。

2.知识目标:以必须够用为度,以会计电算化、全国信息化工程师考试要求的理论测试内容为主。

3.能力目標: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相应的业务能力,能够根据具体经济业务利用财务软件进行日常业务处理。

三、课程特点

1.内容丰富性。《会计电算化》内容涉及会计学的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常用工具等内容。从了解的层面说,该课程囊括了会计电算化的所有知识,内容丰富且更新快。

2.基础性。《会计电算化》是学生了解和学习使用会计电算化的入门课程,其内容强调基础性,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基本原理,能进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应用于会计实物以及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的意识。

3.实践性。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已经成为必备的工具之一,是现代化公民必须具备的技能。作为技能,其提高的途径只有一个:不断地实践,动手去做。因此,在该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要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更强调动手操作能力。

4.实用性强。目前,会计电算化已经广泛地应用在日常生活、学习与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该课程强调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学以致用。

四、课程内容定位

该课程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入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应用会计电算化的能力,相关教材有很多,内容各有侧重点,大致均涉及以下方面:本课程根据工作流程和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模块和项目技能进行了选取和细分,最后确定“学习性工作任务的具体项目”。

该课程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以项目为导向来组织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学生现有水平及社会需求调整或增减教学内容,以有利于学生接受和应用的方式进行学习。

五、课程教学方式

为了了解学生在会计电算化方面的现状,笔者通过问卷的方式对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会计系2013级会电4班和会电5班的学生进行了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在为数不多的经常接触计算机的学生中,一般都是上网聊天、打游戏等,以娱乐为主,对计算机了解不深入。调查中20.0%的学生表示学习会计电算化是为了通过相关等级考试,80.0%的学生表示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为今后在生活和工作中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以下问题:(1)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需要,明确学习该课程的目的;(2)会计电算化相关操作技能的提升。

基于上述分析,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针对教学方式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如下调整:

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比如,现场教学法,将课堂搬到企业、银行、税务局,提高教学直观性;项目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情景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心理素质、应变能力等。并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块教学、演示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仿真教学等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任务驱动导向教学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情景,提出任务,通过对已掌握内容的复习、回顾,启发引导出新的知识和问题,循序渐进,水到渠成。在任务中设置陷阱,让学生按常规操作,遇到陷阱,无法完成任务,由此分析问题,提出知识点,引起学生高度重视,便于集中学生思维,加强记忆。在任务讲解中选取校外实训等案例,介绍相关核心操作,生动有趣,易于接受。过程中,学生按模块划分角色,每人承担不同任务,掌握相应角色的技能与思考方法,便于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思考问题。分配任务中,说明主要思路,具体操作由学生自行探索,按完成情况打分考核,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顾佩华,包能胜,康全礼,等.CDIO在中国: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

[2]牛换霞.CDKD工程教育模式解读:课程论的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2010(6).

注:本文系2014年河北省教育厅课题《基于CDIO的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应用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Z141168。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会计电算化课程设计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计算机技术在财务会计中的运用
探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探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传统财务会计职能的变化
会计电算化实训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MOOC环境下微课程设计研究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