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体系教学模式改革实践初探
2015-10-21王斌
王斌
摘要: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促进社会和谐,提升民生水平,我们越来越重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近年来,职业教育界大力倡导“四项改革、一个创新、五个对接”。笔者所在的福州机电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积极探索实践,在福州市率先走出了一条以推广应用行动体系教学模式为突破口的改革创新发展之路。本文将以福州机电工程职业技术学校为例,结合其他先进职业学校的做法,从开发贴近岗位技能标准的学习领域、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形成逐步增强职业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以人为本的综合能力评价模式、建设与企业生产相对接的教学环境等五个方面入手,作一简要介绍。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评价方法
2011年,国家启动了1000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这是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所实施的一个重大项目。作为该建设计划的核心内容,要求入选立项建设的所有学校,都必须致力于“四项改革、一个创新”——即改革办学模式、改革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模式和创新教育内容。“四项改革、一个创新”,凝聚了当前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理念,其本质要求,是促成职业教育与产业的“五个对接”。这就是,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加快校企一体化建设;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构建新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建立健全“双证书”制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笔者结合自己担任国家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组组长的工作实践,简单的谈一下我校行动体系教学模式改革实践的一些尝试。
1、开发贴近岗位技能标准的学习领域
我们充分利用福州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和福州交通职业教育集团的企业资源,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贴近岗位技能标准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例如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在校企合作开发学习领域时采用了合作企业的典型商业项目相关资源,包括:二维动画领域的有《福建省数字科技馆科普资源建设项目》、《怒发冲冠》二维动画片、《乌龙小子》系列手机动画;三维动画领域的有《诺丁阳光》三维动画;影视后期领域的有《茶和天下》系列电视纪录片;平面设计领域的有《乌龙小子》系列动漫衍生产品设计等。
根据专业相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分析筛选工作任务,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行动领域,然后再根据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课程。我们走访了爱普生、飞毛腿、省三家电维修等当地知名电子企业,将电子电器的生产流程转化为典型工作过程,通过上述程序开发相关专业的学习领域,例如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习领域包括了:电子技术入门、电子线路调试技术、电子元器件基础应用、模拟电路装配与调试、数字电路装配与调试、家用电热电动器具检修等。
2、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及配套资源
我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是人才培养服务于区域产业经济,毕业生能实现“零距离”的上岗就业。学校重点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都是在经过了大量的市场调研、校企双方充分研讨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其核心内容就是所有的课程内容设计都由将来学生就业所需的岗位技能和素养要求来决定和衡量,形成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例如,动画专业的核心课程很多都是从实际工作流程转化而来,比如:《动画过程绘制》、《三维模型制作实践》、《影视动漫特效合成》、《角色造型设计》、《描线上色》等,它们来源于企业商业项目,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
企业提供专业核心课程的典型企业工作项目案例,学校教师负责具体将这些企业案例和商业项目教学化,以学校教师为主,校企双方共同开发校本教材,确保校本教材配套资源与企业商业项目对接,改变了以往教材空洞脱离实战的状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乐学、爱学,并且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3、改革形成逐步增强职业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
以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教学设计要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应完成由简单到复杂的企业实际工程案例的学习性工作任务,切实把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作为教学设计的目标。比如在数字传媒组的信息化课程教学中,我们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包括网络资源、教学课件、案例库、动漫素材资源库、关键操作提升和视频录像、有关参考理论等,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还可填写《任务单》、《工作单》,内容涉及工作过程进度安排、完成任务时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这样既方便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又帮助他们形成了良好的职业习惯和素养。
部分专业核心课程采用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同堂教学、指导实训的教学模式,模拟完整的职业工作过程,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这六个相对固定的步骤实施行动导向教学。以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的《影视动漫特效合成》教学为例,其课堂实施过程大致如下:首先老师向学生展示视频特效样片,师生共同分析、讨论素材、样片等相关资讯,特别是分析视频特效动画的构成、关键元素以及可能的制作方法与技巧,明确完成任务拟采用的方式、方法、步骤等,并形成决策意见确定最终的工作计划;然后同学们参考学习资源包进行任务实施,老师巡查指导,对共性的问题要针对性的统一讲解示范,项目完成后学生结合《工作单》的作品评定标准检查作品并修改;最后是作品展示與评价环节,学生自评、互评与企业老师点评相结合,学校老师进行最后的课堂小结。
在不同的课程实施阶段可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计划”阶段采用小组合作法、思维导图法,“实施”阶段可采用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法、实验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但是不论采用什么具体的教学方法,都要贯彻启发式,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启发式教学不是一个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个基本的教学思想。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知识的获得不是被动地由教师直接注入而来,而是主动地在教师(或教师们)的启发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联想而来的,在这样的多次的学习中,学生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学到了活的知识,提高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动画过程绘制》教学方式上主要由经典案例观摩和操作实践两部分组成,反复练习自然现象及各种物体运动规律及不同表现形态的过程是相对枯燥的,而经典案例观摩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于运动形态正确技法的认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这种教学方式保证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发挥了两个积极性。正如第斯多惠的名言: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教人发现真理。
4、创新以人为本的整体能力评价模式
在学生评价上,我校采取与解决实践问题直接相关的学习过程评价、体现差异与特色的特质性评价以及关于各个学习阶段发展趋势的发展性评价等方式,评价学生的体验、经验、主意、策略等过程性知识的内化程度,评价学生对涵盖职业实践所需要的技能与知识的专业能力,评价学生善于学习、善于工作的技巧性、策略性的方法能力,评价学生参与性、批判性的与环境和人打交道的社会能力。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学生自评、组内互评都是主观评价,容易给自己或本小组打高分。解决方法:学生自评以“反思”的形式进行,写出收获与不足,老师通过“自评”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技能和理论掌握情况。互评采取组内排序,增加竞争和有效性,通过“互评”了解学生的差距。对于结果评价可以根据校企双方议定的可参照的行业标准尽可能量化,例如《动画过程绘制》课程每个单元任务就是通过具体量化的《质量检查表》来进行动画项目作品的专业评价,而《摄影技术应用》课程是通过《任务单》进行作品的评价。
5、建设与企业生产相对接的教学环境
学校以福州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和福州交通职业教育集团为基础,完善以“政府主导、行业引领、企业参与、学校实施”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与两个职业教育集团内的成员企业建立更加紧密配合、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共建满足专业发展需求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注重校企合作开发仿真教学软件,不断扩充和完善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同时,以数字化校园电视台和学校网站为支撑,积极拓展教学空间,进一步改善生产性实训教学的环境。
为了更好地与企业无缝对接,学校加大投入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现拥有电子、电气、计算机、汽车运用与维修共四个实训基地,其中电子电工实训基地和汽车维修实训基地获教育部、财政部重点支持建设的中央职业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各专业均建立了3个以上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这些实训场所大都模拟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有的甚至可以直接开展对外服务。另外,学校还有一个校办工厂、一个驾校、一个汽车美容工作室、一个影视动画工作室及动漫综合实训室。学生在这些实训场所实习、实训,能最大限度的熟悉真实的生产环境,能进行具有实际商业价值的“来料加工”、“产品生产”和“对外服务”,能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适应企业的“6S”管理。值得一提的是數字传媒教研组利用影视动画工作室及动漫综合实训室率先开展工作室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既完成了包括《学校国家示范校申报专题片》、《建阳在榕同乡会19年发展专题片》、《清正廉洁幸福一生》二维动画片、《追随》公益短片等在内的系列实践项目,又为师生在校内进行专业技能强化提供实践机会,为我校影视动画项目技能大赛训练作出了贡献,迄今从影视动画工作室走出的国赛选手已经拿到全国一等奖一人次、二等奖二人次、三等奖三人次的优异成绩。
当前,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态势良好,在办学理念、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和改革创新等方面都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还存在教育层次单一化、企业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资格认证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的结构和素质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案例汇编》,姜大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
[2]《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性追问》,姜大源,《教育研究》2011年第11期。
[3]《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黄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