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公共艺术课舞蹈模块的个性化构建
2015-10-21谭晓芳
谭晓芳
公共艺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明确规定基础模块教学时数为36学时,拓展模块教学时数为36学时。大纲要求,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
一、课程开设中遇到的问题
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决定了公共艺术大多以鉴赏、欣赏为主的特点,千篇一律的教学形式难免会使学生产生疲乏和失去兴趣。不完善的课程结构和单一的教学模式,以及开课的较大随意性,严重地阻碍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发展。如何使数量有限的公共艺术课程最大值地发挥其效能,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是每一个公共艺术课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舞蹈模块合理构建教学侧重点的必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专业特色鲜明。在舞蹈模块中,如果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职业需求来选择重点教学内容,不但可以引起学生兴趣,也可以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以舞蹈部分为例,舞蹈部分包含了芭蕾舞、古典舞、民族民间舞、流行舞以及舞蹈欣赏。如果不分专业,千篇一律地以欣赏为主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势必大打折扣,公共艺术课提升学生文化品味和审美素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目标也就无法很好地实现。如果能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职业需求来选择重点教学内容,则能最大程度避免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学习的状态,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
三、舞蹈模块个性化构建的设想和建议
舞蹈教学模块的个性化构建,是以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生兴趣为依据来选择重点教學内容,让公共艺术课程提高审美标准,培养职业素养的目标得到较好实现。
对于高级文员、空乘、商务英语等专业的学生,舞蹈教学的侧重点放在芭蕾形体训练。在面对就业单位的选拔时,拥有挺拔的身形以及优雅的气质,势必能为服务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加分。而芭蕾形体训练中的基本站姿、手位、脚位以及擦地、蹲等组合,是塑造挺拔体态的一把利剑,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这类学生的公共艺术课程舞蹈模块中,可以芭蕾形体实训为主,其他内容以赏析为主。
旅游专业的学生,舞蹈教学的重点放在民族舞上。旅游专业的学生要求具有一定的才艺和表演能力,了解和掌握与各地风土人情密切关联的民族民间舞,是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需求,也能提高其职业素养,是本专业学生的兴趣所在。在舞蹈教学模块中,根据中国的热门景点及其民族分布选择内容进行教学,如内蒙古的蒙族舞,西藏、四川、青海等藏族聚居地的藏族舞,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舞,云南的傣族舞,贵州、湖南地区的苗族舞、土家族舞、彝族舞、瑶族舞,吉林的朝鲜族舞,还有汉族分布地区的东北秧歌、云南花灯、安徽花鼓灯。这些内容的学习,都以基本动律为主,学习三到四个代表性动作即可。
幼师专业的学生,重点放在精品幼儿舞蹈赏析。在本身的专业课程中,已经开设了专门的舞蹈、声乐、钢琴课程,那么在公共艺术课程的舞蹈模块中,就以赏析为主,赏析内容又以精品幼儿群舞为主,主要用以拓展学生知识面,并为学生的临摹排练提供大量素材。
男生居多的专业,如模具、气修、主板维修、物流、电子商务等专业,其专业特点决定他们在舞蹈形体等方面没有太多的要求,所以在舞蹈模块的开设中,可以流行舞为主,包括欣赏和临摹教学。流行舞符合青少年的审美情趣,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选择流行舞为教学重点,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能一并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审美标准,在学习之余能选择那些有健康审美情趣的流行舞进行学习。
总之,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最终能够促使学生在不断塑造自己的情感以及灵魂的同时,也能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