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情境创设

2015-10-21吕波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5年2期
关键词:开放性思想品德创设

吕波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本”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为此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要求,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体现教材使用的灵活性与开放性,把道德体验、国情教育、法律常识及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整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形成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做人。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呢?实践证明,在教学中适时创设教学情境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进行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几点尝试: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创设问题情境应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能力,设计具有思考、探究价值的问题,给学生充分讨论、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其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二是要引导学生一思多问,一问多思,培养学生多角度、立体思维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遇到棘手的问题时,指导学生积极思维,开动脑筋,不求一格寻思路,不采用同一方法,着重从多方面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途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从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来看,它具有综合性、思想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而且它与生活实际、社会实际的关系较为密切。社会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其中形形色色的事物都可以成为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更多地关心国家,关心集体,了解社会,关注时事政治,关注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乐于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并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和道德品质、文化修养以及培养适应社会的良好心理品质。

二、创设虚拟情境

角色扮演是我们创设虚拟情境常用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妙趣横生,深受学生喜爱。如在上思想品德上册七年级第八课《法律保护我成长》时,组织学生进行模拟人民法院“少年法庭”的活动。推选学生扮演“审判员、审判长、书记员”或“小律师、原告、被告”,肃穆的法庭、威严的法官、机智的律师、激烈的辩护、紧张的气氛……构成了一幅幅令人难忘的场景。让学生当一回小法官,扮一次小律师,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去伸张正义,惩罚罪恶。在模拟活动中,教师对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进行适当引导,并从案例中讲解有关法律知识。通过参与模拟法庭活动,学生懂得了我国法律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这个活动使学生懂得不能违法,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目的。虚拟情境扮演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践行、思考,帮助学生提高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践行的能力,做一个有道德、懂法律的好公民。

三、创设真实问题相结合的情境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为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创设的情境往往不是单一的,会出现多种情境相结合的情况。例如上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新学校新同学》时,首先展示我们学校的图片,介绍我们学校近年来教学等方面的成果,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小组长带领学生参观学校的电脑室、图书室、实验室等(真实情境)。然后设置问题:1. 你来到新学校,遇到什么新鲜事?2. 你知道新学校有什么特点?3. 你是怎么认识新同学的?通过真实情境的设置和问题讨论交流,可以加深学生对学校的认识,让学生能迅速适应新环境,通过主动交流,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了解,激发对新环境的热爱。通过主动交流,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和新同学产生新的友谊,与同学结伴成长,从而达成“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这些活动基于教材而又超越教材,体现了教材使用的灵活性与开放性,促进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交往能力的提高。

總之,创设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方法。但应强调的是:创设教学情境,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切不可为情境而情境,避免其泛化。

猜你喜欢

开放性思想品德创设
小学低年级构建开放性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选择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创设未来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