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家庭农场配套服务重要性分析
2015-10-21李一鸣王照清王梦雅王妍
李一鸣 王照清 王梦雅 王妍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农业商品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在京津冀协调发展背景下对农业产业化要求进一步提高。家庭农场已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家庭农场仍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配套服务措施的不到位成为制约家庭农场进一步发展的桎梏。通过对家庭农场的配套服务重要性分析,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以更好地服务三农,推动家庭农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家庭农场;配套服务;京津冀一体化;现代化农业
一.建立综合配套服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不同农场的配套服务概况
我国的家庭农场大体分为五种类型。一是一家一户,独立经营。他们家庭人口多,劳力多,承包土地多。二是一家原来分居的,现在联合创办家庭农场。三是亲戚故友联合,创办家庭农场。四是兼业性家庭农场,他们除经营粮食生产外,剩余人力从事其他副业生产。五是广开门路,创办多种经营专业家庭农场。如家庭林场、鸡场、猪场、渔场以及农产品加工作坊,运输等。
2.建立综合配套服务的必要性
这五种不同类型的家庭农场需要不同的配套设施来与之适应。家庭农场的发展,需要有致力于为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提供有偿服务,最大限度的方便农民种植土地,不断推出新的服务项目,带领农民进入高产高效的规模化经营的新时代的综合配套服务商。将更多的科研成果推广到农业种植中,解放农村劳动力,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让农民的家庭农场经营更简单便捷。由此可见,不同的家庭农场所需配套服务不同,这决定了建立综合的配套服务是非常必要的。
3.建立综合配套服务的重要性
由于农民缺乏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许多“家庭农场”是“摸着石头过河”,面对着用地、财政、融资、保险等问题,这直接影响着家庭农场的推广和效益,而市场上目前仍没有一家能够为“家庭农场”提供全套系列服务、为其解决问题的机构,使得“家庭农场”止步不前。
综合配套服务的逐步建立并完善,有利于保障农资安全,保障产品销售渠道畅通,提供专业的农业技术,保障物流运输顺畅,保障农民法律权益不受侵害,从而为推动家庭农场事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撑。因此,建立综合性配套服务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二.配套服务对家庭农场发展的影响
家庭农场配套服务能帮助家庭农场主解决沟通、用地、农资、融资、保险等一系列问题,使得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管理企业化,同时增加产量,提高产业收成,为推动家庭农场事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撑。
综合配套服务的提供,既解决了农场主的烦恼,培育了职业农民, 保证了专业化水平,也保证了食品的绿色安全,提升了效益,保护了生态,为推动家庭农场事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撑。
三.京津冀一体化下的家庭农场及配套服务的发展
1. 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地区的不均衡发展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为了追求区域的协同发展,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也在不断升温。随着首都压力的持续升高,首都职能的过度集中以及周围城市的相对落后,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成为大势所趋。京津冀一体化是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80多个县(市)。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京津冀一体化建设主要包含了交通一体化、物流一体化、环境一体化等多方面内容。
但反观现实,京津冀地区农村发展状况并不是很好。未来农村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家庭农场的形式,将农民的土地集中起来集约化生产,改變农民生产“低、小、散”的问题,让农民合作起来参与流通。农产品只有大批量流通才能让农民更好的获利,以克服个体力量太弱无法讨价还价的弊端。
京津冀一体化体现了未来发展的一种一体化趋势,追求的是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势必会带来城乡一体化的结果。而城乡一体化则意味着大量农民转移到城市中去,这势必会导致农村生产力数量的减少。所以这更加需要我们把土地集中起来进行有效生产,以实现对于生产力的有效利用和规模经济。所以,实现家庭农场合作生产模式将成为未来农村的主要发展方向。
2.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家庭农场的影响
京津冀一体化,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第一,均衡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农村人员供给。京津冀合作协议中提到,要促进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京津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试点。探索社会保障跨区域转移对接。研究建立医疗资源共享机制,探索建立医疗联合体,开展执业医师一体化注册管理。强化区域间卫生应急合作,建立长期、稳定、高效的区域卫生应急合作机制。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的城乡发展还是存在着较大差异的。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为了保存一定的农村劳动力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培养农民,给农民普及基本知识,同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制,实现农村与城市的接轨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这样就减少了农村劳动力外流问题,使劳动力留在农村,家庭农场便有了农村人员供给保障。
第二,培养专业农户,保障技术支持。合作协议指出,要推进人才合作。共同举办高水平招才引智活动,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促进人才合理配置。共享“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资源,搭建博士后信息交流平台,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人员,促进高端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市场合作,支持双方人力资源资格互认和自由流动。
在此背景下,家庭农场的发展便有了技术支持。农民有机会培训基本知识,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技术水平,从而提高种植效率;同时,可以使更多农业技术人才投身于家庭农场建设当中,真正实现科技兴农。
第三,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保障流通顺畅。京津冀一体化明确提出,要实现交通一体化,物流一体化。新的高速公路、铁路等的修建已经提上日程。
此項政策的提出更为河北省内家庭农场货物流通提供了便利条件。快捷的交通与物流有效地减少了农产品囤积,农户受损的现象,同时降低了农民损失的风险,使得农民的利益得到了有效保障。同时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得农户的利益实现最大化。
3.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建立配套服务的影响
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配套服务的建立能够促进农场增加产量,提高产业收成,扩大农场规模,提高种植效率,使得农场生产更加标准化,效率化。同时还能培养专业农户,提高专业化水平。
与此同时,建立配套服务不仅为农场事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撑,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有一下三点。
第一,推动土地流转的规范性和有效性。配套服务的建立,有利于政府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恰好家庭农场可以采取承包、租赁、转让等多种形式,将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和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这一系列的措施不仅可以提高土地使用的综合效益,更能有效的完善和促进农村土地的流转机制,使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有效地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及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第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分配。配套服务的建立,有助于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政策,因地制宜解决家庭农场面临的问题,完善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吸引劳动力。解决家庭农场缺少劳动力的问题,相关有效措施将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签订协议并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集中,将这些劳动力重新分配和利用,给他们就业的机会和工作的保障,这样不仅调动了剩余劳动力的积极性,合理分配并利用了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更能有效地运转家庭农场。
第三,推动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健康发展。配套服务的建立,有助于家庭农场生产的专业化,能够带动为农业服务的社会化。家庭农场经营的专业化需要社会为其提供诸多方面的服务,促使一大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非农产业组织和人员进入各方面的农业服务领域,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促进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的产生、发育和完善。
还有利于家庭农场加速农业产业化的一体化。由于利益的调节作用,使得以服务于农业为主的贸,工、商、产、供、销和其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各部门,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下,不断调节相互间的利益关系,逐步在农业内部形成产业一体化,既保护了农工的利益,又提高了农业产业在整个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并推动家庭农场及其他服务组织更加积极地向现代化迈进。
参考文献:
[1] 郑植. 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J].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3(04)
[2] 罗方圆.关于家庭农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探析[J].经济视角. 2013(12)
[3] 严谷军.社区银行与小型家庭农场金融支持——基于美国经验的分析[J].农村经济.2008(01)
[4] 白蕴芳.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5] 朱博文.国外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 新疆农垦经济. 2005(02)
[6] 郭正模.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土地集中与流转机制构建[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3(06)
[7]C. Gunden,B. Miran. Analysis of Farmers Fundemantal Farm Management Decisions in Terms of Priority and Getting Support[J]. Journal of Tekirdag Agricultural Faculty,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