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创新广播电视报的特色

2015-10-21张安玲

新丝路(下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榆林广大读者广播电视

张安玲

所谓报纸特色,我以为就是要有自己报纸特有的品味和本色,要独具匠心,有丰富的内涵与多姿多彩的形式。报纸有特色,才会有前途,否则芸芸众生,就会在市场报业激烈的竞争中被无情的淘汰。翻开各地的广播电视报,我们不难发现,有的广播电视报还在采用传统封闭式的运作,报纸内容单一并呈固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报纸的出新、求快。广播电视报功能弱化,不能满足受众的心理,电视节目预告版面极少,缺乏具体内容。加之突变频率的加快,不知不觉的降低了广播电视报预告节目的准确性。有的报纸还经常以转、抄和摘别的报刊文章为主,变成了综合性“文摘报”,缺乏独家新闻。我认为,创造报纸特色,犹如创造名牌商品,并非易事。要有创新意识,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要科学管理,求真务实,要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越是有特色的报纸,越是注重人才的培养和物力的投入。人们不但要有艰苦的创业精神,而且要具有持之以恒的守业精神,否则报纸也会像商品一样,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逐渐滞销。特色并非自己认定的,需要读者的检验、认可。广播电视报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围绕广播电视这个中心所作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上的含金量,就是看能否把补充和延伸这篇文章做大做强做好。报纸能否独出心裁,办得图文并茂、异彩纷呈,使广大读者赏心悦目,爱不释手。具体来讲,主要体现以下四大特色。

首先,报纸要具有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特色。

广播电视报和电台、电视台一样,都是党的耳目喉舌,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勢、着眼大事,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维护社会稳定,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坚持政治家办报,要尽守土之责,绝不能认为广播电视报不是党委机关报,什么都可以刊登。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能宣传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以及格调低劣、有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内容,不能让一些庸俗低级、腐蚀我们意志的东西,污染我们的报纸,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其次,报纸要创新突出宣传广播电视信息和预报广播电视节目的特色。

广播电视报的办报宗旨是为广播电视宣传服务,为广大读者服务。这是与其它报纸明显不同的专业特色。广播电视报就是要把传播广播电视信息搭建业务交流平台作为主要任务来抓。广播电视报的基本职能,就是要为广大读者提供最有权威的又多又全的广播电视节目预告信息。近年来,有的广播电视报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效益,大量版面用于刊登广告,节目介绍和节目表刊登的简单、粗劣,显然失去了广播电视报特有的本色,这是一大失误。然而,我们也不难看到,一些非广播电视报也在摘登电视节目表和节目介绍,这就要求我们的报纸刊登的电视节目表和节目介绍要比别的报纸更多更全。否则,我们就是自动放弃优势,就会处于被动的状态,就会被淹没在竞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目前,许多城市广播电视报都十分重视全面刊登节目表和节目介绍,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如《中国电视报》、《苏州广播电视报》、《大连广播电视报》,不仅节目表刊登的全面和具体,而且科学合理的安排版面,为读者及时查找电视节目表提供了方便。把每天从中央到地方电视台的节目表集中编排在一个版上,每周7天用7个版刊登电视节目表,还用4个版作剧情节目介绍,尽量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收看电视的需要,深受读者好评。

第三,报纸要创新在补充和延伸上大作文章的特色。

广播电视报除了刊登各级广播电视台提供的节目和部分节目介绍外,还必须大力开发广播电视资源,在补充和延伸上大做文章。要进一步扩大宣传面,丰富报纸的内容,走出“带电作业”的误区。要树立市场意识和精品意识,做活广电这篇大文章,要充分展示精彩荧频全景,强化报纸的新闻性,扩大读者的参与性,关注百姓生活的服务性。广播电视报应当努力开拓广阔的宣传报道,增加新事物、新知识的报道。增加新闻信息容量,采取“快餐式”办报方式。广泛报道文化娱乐、家庭生活、卫生保健和百姓所关心的有关信息。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应把过去报纸“贴近”百姓生活,变为“紧贴”百姓生活,只有这样,报纸才会成为读者的知心朋友。

第四,报纸要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个地方城市都形成了自己的不同地域文化特点。就拿我们榆林来说,地处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陕北文化的摇篮,不仅有博大深厚的黄土文化积淀,更有陕北革命文化的优良传统。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祖辈们留下了无数的文化遗产、民间文化艺术以及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如榆林民歌、信天游、民间舞蹈、民间故事、酒曲、曲艺、小戏、石雕、木雕、泥塑、剪纸、刺绣、纸扎等。可谓丰富多彩,精妙绝伦,特别是榆林民歌,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榆林曾是党中央、毛主席生活战斗过的地方,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革命遗址和文物,涌现出李子洲、刘志丹等一批革命家和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是延安精神的发祥地之一。此外,榆林还拥有大量的历史文物古迹,馆藏历代文物5万多件。榆林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目前,许多广播电视报在宣传报道中,都注重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吸收外国先进文化,发展乡土优秀文化。尤其是为了充分展示地域文化风格和娱乐魅力,开办了一些体现地域文化特点的专栏,如《三秦广播电视报·榆林周刊》在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先后开办了“塞上风情”、“速读榆林”、“法治经纬”、“百姓关注”、“家教园地”、“健康养生”、“寻味榆林”、“文化视野”等专版、栏目,增添了文化底蕴,提高了文化品位,广大读者喜闻乐见。

总而言之,广播电视报是一份作为广播电视宣传补充和延伸的专业性报纸,它传播广播电视信息,引导视听,指导欣赏,只有围绕广播电视宣传这个中心,在导听、导视上大作文章,从内涵上强化广播电视宣传,充分体现地方特色,提高文化品位,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紧贴百姓生活,服务百姓生活,才会有自己的特色与个性,才会为广大读者所喜爱,才会在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独占鳌头。

作者简介:

榆林市广播电视台主任记者

猜你喜欢

榆林广大读者广播电视
今古传奇恭祝全国广大读者新年快乐
美好教育三秦行
新常态下榆林地区群众监督机制建设分析
陕西榆林海关正式通关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征 稿
小 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