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地区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的烦恼与分析
2015-10-21傅华
傅华
摘 要:通过小学毕业班学生在心理团辅活动中自己写出来的烦恼纸条,对烦恼纸条进行了汇总与分析,从而了解、掌握学生遭遇挫折的现状、受挫的范围、受挫内容等。通过客观的分析,希望能让学校和家长更加明确教育孩子抗挫折的目标的重要性。
关键词:学生;烦恼;数据分析
当代小学生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都会经历挫折和困难,这是不可避免的。让小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掌握有效应对挫折的方法,对提高小学生的抗挫能力、养成小学生勇于直面挫折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并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团体心理领导者于2011年4月7日在笔者校园内对六年级全体学生共268人,其中男生145人,女生123人,进行全体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团辅活动,全体学生均未参加过类似的心理团体辅导,也都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
2.研究方式
(1)每位学生拿出一张1/4 A4纸大小的白纸。
(2)写出自己目前的所有烦恼。
(3)每位学生把写有自己烦恼的纸张用力揉成一团并扔到事先准备好的“烦恼垃圾桶”里。
二、烦恼数据统计
1.收集了烦恼事件共487张纸条,出现的烦恼事件主要有:
三、烦恼数据分析
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得知,六年级的学生目前所具有的烦恼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是常见的,极少存在不寻常的事件。
1.学习方面
这个方面占總方面的50.7%,在学习中,学生主要出现的问题是担心考不上心目中的中学,学习成绩没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水平。另外,还有部分学生仍然无法克服考试紧张的心情,还有,由于老师布置的作业过多,学生的休息时间更少。由此可知,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不可忽略的。
2.家庭方面
这一点占了27.7%,我们从以上可看出,令学生烦恼、担忧的事情主要是学习成绩不理想,遭到父母的责骂,父母给其压力过大,家长的期望值过高,常会给孩子带来内疚和负罪感。而其中“每次考试前,家长施加压力”的因素所占的比例最大,面临小升初考试,父母希望他们能考上好的中学,一些学生由此产生烦恼。更重要的一点是,父母给学生的自由、娱乐的时间很少,重视孩子的学习是好事,但我们也应当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只要父母处理事情得当,对子女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
3.人际交往方面
这方面学生面临的问题是朋友问题,升上初中了一些好朋友将要面临分离,要在新的环境里重新认识新的朋友,很难适应,这也是烦恼的来源之一。学生无法融入群众中,不懂得采取哪些适当的方式跟同学交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寻找机会,教学生一些人际交往的策略。再者就是老师与学生的沟通过少,教师可以尝试用更多有用的方法与学生交谈。
4.其他方面
其他方面的烦恼问题占了约10%。“对自己没信心”和“担心自己长不高”占了其中的67.4%,说明烦恼来自身体方面,学生对自己的了解不够;而“没钱花,或没电脑用,或没游戏机玩,或没手机用”占的比例累计达到其中的26%,说明小学生对物质生活的要求比较高。
?誗编辑 王梦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