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和处理措施

2015-10-21翁增贤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工程管理建筑施工措施

翁增贤

【摘要】建筑是城市的标志,高质量的建筑是城市经济发展的见证,也是人们高质量生活的保证,要想拥有高质量的建筑就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在施工管理中对建筑的建设质量进行科学地控制,明确建筑施工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预防措施或者研究出對应的解决策略,本文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展开讨论,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探究分析了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管理;问题;措施

最近几年,基于逐步加强建筑投资力度的前提下,施工管理的控制,是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真正自立的根本。对此,建筑施工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逐步完善,及时掌握相关的信息,透切了解并把握管理中存在的各个问题,且适时采取有力的应对措施,尽可能地降低管理不当所带来的各种损失,进而将加强管理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争取最大限度地赢取经济收益。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市场管理不完善

目前,在建筑业时常存在着这样一种普遍现象:重质量、轻安全、最低价中标和包死价工程,从而使得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不足或完全没有安全管理的经费。一些公司在中标后,将工程分包给有关的专业施工队伍,甚至有一些建筑企业为了拿到工程不惜恶意压低价格,用于安全生产的经费被忽略,在中标后无法拿出多余的经费购置安全管理必要设备、器材、工具及宣传资料等。导致施工现场的混乱,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2建筑施工人员自身存在问题

施工人员素质低、安全意识淡薄。目前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80%以上都是农民工,这些农民工普遍未经过基本培训和教育,缺乏安全防护意识和安全知识。虽然总是从不同角度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但在有的施工现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高位瘫痪的脱节管理模式。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相当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实际丧失了自主权和控制权,被动地依附项目承建人,仅收取管理费,从而被迫违心听从和放任于项目承建人,项目承建人又把工程进行层层转包或分包,从而造成部分建筑施工现场政令不通和建筑施工现场失控的被动局面; ②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重视不够。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将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施工现场,安全施工监管薄弱,检查、处罚不到位。 ③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形同虚设,安全生产机构名存实亡,工作无从开展。 ④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设施、设备、用品、用具等配备不到位。由于建设资金不到位,垫资,不正当竞争或者违法分包,转包等因素,使部分施工现场无脚手架及安全网等设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1.3、质量方面存在问题

一组统计数字显示, 建筑物的平均使用寿命,英国为130年,欧洲大陆为80年,即使建筑更新较快的美国也达到了60年,而在中国内地,建筑物的平均使用寿命还不到30年。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是其质量的客观反映,我国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如此低,其质量难免令人担心。从宏观角度分析,既有政策方面的原因,也有市场方面的原因。然而更突出的问题却存在于微观方面。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有些工程层层转包,企业资质审查不严;有些工程施工图纸未经审查即开始施工,边施工边设计,盲目追求施工进度,留下很多质量隐患。建材产品的质量问题也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近年来,部分建材价格持续上涨,受工程成本和预算结算方式的影响,一些施工企业只能靠自身的努力来消化涨价成本,因此,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现象。

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

2.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建设工程安全直接关系广大工程建设人员的生命安危,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充分认识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做到警钟长鸣、居安思危、言危思进、常抓不懈,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实、抓好。

2.2、重视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施工企业的大事,施工技术员是工人的直接领导,必须十分重视安全。具体措施如下:建章立制,完善体系,层层把关,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监督人员应检查和督促施工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对制度不健全,体系不完善,责任不明确的施工企业,要求限期落实整改,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建立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不良行为公布制度和档案库。建立对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管理能力考核制度以及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施工企业和项目施工现场要制定本企业及施工现场有关食物中毒,传染病、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的应急救援预案,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2.3、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要把握好培训对象、内容、形式、效果等4个环节,切实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对象的层次性和培训形式的多样性,提高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只有教育培训到位,才能提高人员的安全素质,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从本源上减少和杜绝安全事故。

2.4、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2.4.1、施工企业必须改变其管理方式,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重视内部秩序的重组。要按照企业组织结构和分工协作的体系建立相应的工程秩序。重组内部秩序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从企业管理制度着手,清晰岗位职责,逐级逐岗落实责任。二是从考核和激励机制入手,依据岗位标准和岗位目标,对在岗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评价,并以此作为晋级、提薪的依据。三是从教育培训入手,重视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四是从企业文化建设入手,大力倡导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形成个人意志服从企业意志,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相统一的良好氛围。

2.4.2、必须加大监理单位在施工现场的监督力度。首先,健全监理工作制度,落实监理人员岗位责任制。特别是现场监理人员应切实履行对隐蔽工程、关键部位、重要工序的监督、验收职责。其次,规范、健全审核批准程序。对承包人员资格,对进场原材料、构配件、设备和混凝土的质量,对分项工程、隐蔽工程、工序质量、设计变更等切实采取检查,审核复验,平行检查的工作方式,严格执行验收、审批程序。最后,按规定组织分部工程验收,参加单位工程验收,并提出相应的质量评估报告。

3、结 语:

最近几年,高速发展与转变的国民经济以及逐步提升的人们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经济竞争力,与此同时,加之建筑施工管理在建筑企业内起到的作用,将管理真正落实到位已显得尤为关键。对此,立足国内最近几年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前提下,全面分析建筑管理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了适当的应对策略,进一步完善施工管理,有效增强企业竞争力,创造了更为显著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黎浩.浅谈施工企业管理发展的出路[J]. 山西建筑,2007(17).

[2]周敬帮.论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发展及创新[J].工程与档案管理,2O08.

[3]王井泉,崔大志.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J].2009,(10)

猜你喜欢

工程管理建筑施工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由GS地产服务质量事件反思电力工程管理
浅析电力工程中的技改大修工程管理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