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道路工程综合管线设计探讨

2015-10-21廖丽莎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廖丽莎

【摘要】本文以天府新区城市道路工程综合管线设计实例为基础,分析和探讨了在实际工程中综合管线的设计原则及注意事项,以及在特殊情况下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地下空间。

【关键词】综合管线;横断面设计:竖向设计

城市道路工程综合管线设计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基础信息,对指导下一阶段各种管线详细设计工作有重要作用。城市道路的工程管线种类很多,主要有输水配水管道、雨污水排水管道、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热力管道、煤气管道以及其他管道等。城市地下综合管线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城市道路地下综合管线在城市道路横断面的路由位置、地下管线平面布置和地下综合管线的竖向控制等。从经济技术的角度出发,大多数工程地下管线都采用直埋方式。本文结合成都市天府新区工程实际,对城市道路地下综合管线设计时如何布置城市道路地下综合管线横断路由位置、地下管线平面布置和对地下综合管线的竖向控制等提出建议,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1.城市道路工程综合管线横断面设计

城市道路工程综合管线横断面设计主要遵循《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1998)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当地各种管线专项规划及道路规划进行管线布置。一般来说,由于城市道路交错复杂,为便有序的城市管理,大多數城市总体规划或市政设施管理技术指南中,会对道路不同方向上的管线位置作了相应的规定,以保证综合管线布置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成都市天府新区的各种地下综合管线的水平排序规定是以距建筑物远近决定,即各种管线离建筑物的水平排序由远及近为电力管线或电信管线、给水配水管、煤气管、雨水管、污水管、给水输水管,并严格执行 “将地下管线布置于车行道范围以外”的要求;同时各种地下综合管线在道路布置方向上也作了具体规定,即污水管、通信管、燃气管位于道路东(或北)侧,雨水管、给水管、电力管位于道路西(或南)侧。这两条规定为天府新区综合管线横断面设计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也为后期城市管理提供了便利。

道路横断面形式对综合管线横断面设计有着直接影响,不同的道路横断面形式,综合管线横断面布置也不尽相同。对于天府新区综合管线横断面设计,一般雨水和污水管线布置在非机动车道下,其余管道尽量布置在人行道或绿化带下。一些区域性或市域性重要管线应尽量安排分开在道路两侧,以避免两种或以上的这类管线因靠得太近(尽管管线距离符合规范要求),当其中一条出现问题时,对其他区域性或市域性重要管线产生影响和危害而引发更大的事故。这类管线包括燃气输气管、给水输水管等。此外,规范中规定的最小水平净距,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往往很难满足,可结合实际情况在采取一定工程措施的基础上适当减小距离,一般满足可布置检查井即可,原则是:满足管线外壁不与相邻管线检查井冲突。但因燃气管线属于危险性较大的管线,一般在工程实施中必须按照规范执行。

下文以较为典型的18m和40m 两种道路地下综合管线横断面设计为例进行说明。

1.1 18m道路综合管线标准横断面设计

18m道路标准横断面采用单幅式,两侧各一条非机动车道,两侧为2m宽人行道,道路红线范围内无绿化带。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和天府新区道路市政设施技术指南的相关规定进行布置,道路南侧布置电力、给水、雨水管线;道路北侧布置通信、燃气和污水管线;其中,雨、污水管线位于非机动车道下,给水、燃气管线位于人行道下,而电力和通信管线布置在道路红线范围外。由于人行道宽度不够,且遵循将“地下管线布置于车行道范围以外”的要求,综合管线须在道路绿线内范围内布置。若该道路段无绿线时,设计人员需同业主和规划部门协商,在道路红线外空间划定管线控制线,以便于后续地下空间布置的合理性。具体布置见图1。

图1 18m道路综合管线标准横断面(单位:m)

1.2 40m道路综合管线标准横断面设计

40m道路标准横断面采用单幅式,两侧各一条非机动车道,两侧为6m宽人行道,道路红线范围内无绿化带。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的相关规定进行布置。按要求,40m道路给水管线、雨污水管线和燃气管线均宜采用双侧布置形式,因本段道路北侧人行道外规划为滨河湿地公园,从工程经济性和合理性出发,北侧仅设置雨水管线,不布置污水管线和燃气管线,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减小工程投资。其它管线按常规情况进行设计,雨污水管线和给水输水管线布置于非机动车行道以下;给水配水、燃气等管线设在人行道内;电力、电信管线也分设在两侧人行道远离道路中心线一侧。再根据天府新区的各种地下综合管线在道路布置方向上的具体规定进行设计。具体布置见图2。

图2 40m道路综合管线标准横断面(单位:m)

2.城市道路工程综合管线平面设计

城市道路地下综合管线平面设计主要是依据相应的各种管线设计规范,按照地下综合管线横断面位置进行检查井布置。但由于各种地下管线专业不同,相应的设计人员也不同,在交叉路口很有可能发生各类综合管线的分支管线或检查井交叉的情况。因此,除道路直线段按综合管线横断面规划位置设计外,其余交叉路必须进行详细设计,确定管线交叉点位置,并预留足够的空间以保证不同管线的检查井不发生冲突。在交叉路口平面设计时,遵循“有压管让无压管、小管让大管、小井让大井、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的原则,以减少管线之间相互交错。

3.城市道路工程综合管线竖向设计

综合管线的竖向高程设计和平面设计原则一样,是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规定:从上至下管线顺序依次为电讯管(沟)、电力管(沟)、热力管、燃气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在实际工程中,除开执行相应规范要求外,还要从施工方便和减少工程量方面减小埋深,且应综合考虑预留过路支管交叉问题。一般来说,电力、电信管线分设在道路两侧,一般埋深1.0~1.5 m;给水管线、燃气管线、热力管线,若分设在道路两侧的可以按同一深度进行敷设,一般埋深1.5~2.0 m,若布置在同一侧的管线由于间距较近,埋深应错开一个管径;雨水管、污水管埋深受排出口高程的控制,同时应考虑到最远处的排水起点深度,一般雨水管起点埋深2.0 m,污水管起点埋深2.5m,因此,雨水管埋深2.0~4.0m,污水管埋深3.0~6.0 m。

规范对管线交叉最小垂直净距做了规定,但部分规定在实际工程中较难满足。一般来说,应以雨、污水支管为控制,给水管、燃气管等与雨、污水支管冲突时应避让重力流的雨、污水支管,以结构不发生冲突并留出一定间距,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如混凝土包封、加套管等)即可施工为宜。因此在各种地下管线综合设计时,除电力管线与燃气管交叉时最小垂直净距争取控制在0.5 m 外,其余管线保证满足施工条件即可。

结语

城市道路综合管线布置涉及的专业较多,需要与各部门协调配合。由于建设归口单位、管理体制的不同,各种地下管线的投资主体也不同,也有可能存在分期建设情况,因此,在综合管线布置时应为远期建设管线考虑预留路由位置,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合理优化利用地下空间,为各种工程管线的后期设计、建设、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GB 50289-98,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S].

[2] 陈建生 市政综合管线规划设计探讨计[J]. 中国科技信息, 2007年第8 期:162-163.

[3] 杨勇 对管线综合规划设计常见问题的探讨[J]. 建设科技, 2006年11月第1期: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