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历史课堂中小组合作探究的几点想法
2015-10-21叶剑
叶剑
摘 要:近年来教育界广泛实施一种“小组合作探究”的课堂模式,在改变课堂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原因,不少类似的课堂有流于形式、难以成效的弊病。如何解决合作探究过程中的种种矛盾,让其更有效地服务于高中历史课堂,笔者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相关历史教育理论,对此进行了思考和总结,试图找到解决诸多问题的良方。
关键词:高中历史;合作探究;有效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诸多教育理念不断渗透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如建构主义、认知主义等等,在各种尝试中,笔者认为小组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模式比较好。
一、小组合作,多管齐下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代国际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一种新潮流和新思维,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它的主要特征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小组之间能建立起双向或者多元的对话关系,通过多元对话来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目标。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自我价值观念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求精神。
小组合作,利用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来促进学习,将个体间的差异当作一种教学资源,达到了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协同发展的目的,高效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质量的综合提高。摒弃教师讲授的单一方式,让学生“我的学习我作主”,确实是一种非常合理优化的学习方式。
二、常见问题与有效对策
笔者在实施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一段时间以后,卻发现了一些操作上需要注意,或者说比较难处理的问题。经过查阅相关的理论著作,结合对相关课堂的细致研究,找到了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具体如下:
(一)关于合作小组分配的问题
在高效课堂模式下,学习的最小单位不再是学生,而是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小组建设作为高效课堂的重要突破口,力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激发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小组合作效率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研究,其中就包括小组的组建方法,小组成员的分配是小组学习效率高低的一个基本前提。
常见的操作有两种方法,一是班主任老师让学生自己选择比较熟悉的、平时交流较多的学生在一个小组。这种做法的好处就是,只要能凑齐熟悉人数的小组在今后的课堂表现中肯定是非常积极的,交流讨论探究的深度应该不用怀疑。但是,这样分组的弊端也很明显:比如好说话的,好做小动作的学生往往会选在一起,影响课堂的纪律;还有就是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被选上,平时有些人员不太好的,或是比较沉默的往往就没有人选,那么他们怎么办?总不能让他们调班吧。如果将大家选剩下的那些组成一个组,那就更糟,课堂上别想他们会有什么效率可言了。
另一种做法就是班主任老师自己排,当然如果班主任老师能认真研究学生,仔细了解个性,那么还是能按照个性特点、学科表现等方面合理分配的。但是这样分配出来的小组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去相互了解、适应,短期内的课堂质量将会受损。
(二)关于合作学习展示的问题
1.少数学生不积极
在课堂交流或展示的环节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只听不说,或者感觉自己是局外人一样。这个情况的产生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自己能基本学会,不想和其他同学交流,没有合作意识,认为交流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对于这样的学生,小组长要引导他,慢慢影响他,让他逐渐融入其中。如果引导之后仍无改观,那就需要老师出面做工作了。另一种情况就是学不会,因自卑而不敢交流。对于这样的学生,组员要主动帮扶、教师要重点指导,让他学有所成。在提问展示环节给他展示自己的机会并鼓励赞赏他,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最终打消他的自卑心理,在这方面我实行了一套方案,采用积分制:让历史课代表将主动展示的同学记到《评价表》中,每周进行汇总。对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进行物质奖励,再评选出“优秀小组长”、“最佳学习者”等等。这个问题的前提在发现、关键在解决。
2.个别学生太积极
由于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展示,导致个别在历史成绩上有明显优势的学生,见题就抢,总是第一个站起来回答问题。这样做对他来说固然是好事,但是弊端也非常明显。比方说,某节课上讨论的几个问题对于其他多数同学来说,是需要更多的思考时间的,当大多数人还在思考的时候,你就将答案抛出来了,一来他人对这个问题理解的不到位,二来会更加挫伤一些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在历史学习上有欠缺的那些。从而在以后的课堂上会产生惰性、依赖性,问题一出来,他就想:“反正我也没人家答得快,算了。等着听别人说吧。”为此,我采用了一种新的积分制:问题提出以后,不是谁想答就答,而是按照某个顺序轮流进行。比如说某题轮到第二组了,该组就得有个同学主动来展示,展示不充分的话,也将由该组的其它同学优先补充。倘若该组没人主动答题或者也无人补充作答,那么机会就会留给其他组,哪组表现好就给哪组加分。
3.学习习惯不合理
具体表现为展示的同学表达不清,听的同学不认真。这种现象将直接导致教师不得不将该问题的内容再讲述一遍,这就浪费了很多时间。这个问题是比较常见而又很让人头疼的,需要历史老师在平时注意锻炼学生听与说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上表达的效果。课堂上的一些问题教师非讲不可的话,那就一定以概括和总结为主,力求简洁。
针对实施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我也一直在思考,以上列出的都是一些形式上的小问题,在历史课堂上能否高效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教师在备课中能够对讨论的问题做到精心设计。
精心设计并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前提。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固然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合理性,但是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层次的学生而言,将仍然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和逐步完善的课题。古人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愿诸多同仁能够紧密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仔细探讨课堂的若干细节,巧妙构思独特的课堂设计,走出富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凯.《高中历史课堂应鼓励学生自主发问》,《历史教学》,2013年第3期,第52页-55页
[2]胡文根.《对中学历史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中学历史教学》,2011年第6期,第22页-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