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抗拔桩桩头防水质量控制

2015-10-21尹洋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质量控制建筑工程

尹洋

【摘要】本文阐述了某住宅项目施工单位,通过组建质量控制小组,开展抗拔桩桩头节点防水工程质量控制,从而提高抗拔桩桩头抗渗漏合格率的过程,并作以小结,从而指导类似工程施工。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头;抗渗漏;质量控制

1.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住宅楼及地下车库组成,总建筑面积62739㎡ ,其中车库建筑面积13266㎡。车库为地下二层,采用筏板基础,基础底板厚度为400mm。為解决车库上浮的问题,设计采用抗拔桩与底板相连接的做法,共设计抗拔桩828根。如此大量的桩头与底板相接产生了过多的接茬,给底板防水带来了诸多隐患,因此抗拔桩桩头节点防水就成了整个底板防水工程的难点及重点。

(1)施工难度大:桩头伸入底板,造成桩头防水节点接茬多、工序复杂、操作不便。此类防水是地下室防水施工的重点部位及薄弱环节。

(2)质量隐患多:桩头防水施工工艺不完善,桩头与垫层、底板防水卷材、以及防水保护层的接茬部位均存在隐患,造成渗水、漏水的现象较多,影响本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2.质量控制过程

2.1成立质量控制小组

明确质量控制目标,制定质量控制方案,确定活动小组成员及责任分工。

2.2施工现状调查

应设计方提出方案要求,现场按下图完成B#车库(I)段桩头防水132根。

2013年9月2日,小组成员对已完工的132根桩头进行了防渗漏效果检测,经检测,有33根桩头防渗处理不合格,合格率为(132-33)/132×100%=75%。具体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序号 调查问题 频数(次) 累计频数(次) 频率(%) 累计频率(%)

1 桩周渗漏 28 28 84.84 84.84

2 桩顶水渍 1 29 3.03 87.87

3 桩附近保护层裂纹 1 30 3.03 90.90

4 桩顶防水破损 2 32 6.06 96.96

5 其它 1 33 3.03 100

根据上述调查表,影响渗漏问题的主要因素是桩周渗漏。因此,我们小组将其作为重点研究方向。

2.3目标值确定

基于施工现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桩头抗渗漏合格率由现状的75%提高到90%以上。

2.4原因分析

2013年9月7日小组召开了原因分析会,绘制了因果分析图,共找到11条末端因素。

2.5要因确认

针对总结得出的11条末端因素,质量控制小组制定了要因确认计划表,并对其进行了逐项调查及论证分析。

2.5.1确认一: 施工人员未经培训。

小组成员随机查阅了10名工人的培训档案,全部经过培训,合格率达到100%,属于非要因。

2.5.2确认二: 技术交底不到位。

小组成员检查了对班组的交底记录,交底记录齐全,将方案里的重点内容交待清楚。作业班组所以人员均签字,属于非要因。

2.5.3确认三: 测量仪器不准确。

专职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测量仪器必须年检。项目为专职测量人员,并持证上岗;同时测量仪器已通过相关部门年检。测量员对一层实测了5处高程控制线,结果误差均在允许偏差范围之内,属于非要因。

2.5.4确认四: 配合比不合理。

对商品混凝土站关于本项目混凝土的试验资料进行查询,本工程在混凝土浇筑前的混凝土进行了试配,均达到了设计要求。进入现场的每一车混凝土都有配比通知单,上面明确了各类材料的用量,属于非要因。

2.5.5确认五: 卷材质量差。

对卷材供应商进行资质查询,所有材料都进行了试验检测,并合格,属于非要因。

2.5.6确认六: 卷材收头措施不到位。

在现场完成卷材收头工作后,小组成员对各个桩头进行验收检查,经检查,收头100%到位,属于非要因。

2.6制定对策

针对造成桩头防渗漏不合格的两个因素,小组制定对策如下表所示:

序号 要因 对策 目标 措施 地点 完成时间 责任人

1

混凝土收缩导致桩周产生缝隙

更换

混凝土

控制缝隙的产生,使之小于0.3mm 在桩身周圈500mm范围内用抗渗混凝土浇筑。

施工

现场

2013/9/17~

2013/9/23

***

***

2

缝隙控制措施少

加设

止水条

进一步封堵桩与防水保护层之间的缝隙

在桩身与防水保护层相接部位加设一圈膨胀止水条。

施工现场

2013/9/25~

2013/9/31

***

***

2.7实施对策

针对“对策表”中分析出的解决对策,我们逐一进行实施,其做法如图所示:

确认新方案后,2013年9月17日质量控制小组在项目会议室组织了抗拔桩防水节点施工方法的学习会,对专业施工作业队进行了专项技术交底,使所有施工人员对该方法能够充分领会。

实施一:2013年9月18日,由主管工长指导工人浇筑车库(II)段底板防水垫层。在桩身周围500mm范围内使用强度等级为C15、抗渗等级为P6的抗渗混凝土代替原方案中的C15级普通混凝土进行浇筑。利用抗渗混凝土的膨胀性解决由于垫层混凝土收缩而与桩之间产生的缝隙的问题。

实施效果:在垫层混凝土硬化后,2013年9月20日对桩周进行检查,经检查桩周基本无缝隙,极少存在的缝隙小于0.3mm,符合标准。

2.8效果检查

自2013年10月5日起,质量控制小组在对现场300个经过改进措施处理过的桩头进行了检查,其中有问题的有7处,合格率为97.7%。

结合排列图可以看出影响桩头防水的主要因素桩周渗漏已由活动前的占总不合格率(28/33)×%=84.84%降低为(1/7)×%=14.28%,由主要因素变为非主要因素,说明此次对策的实施是卓有成效的。桩头节点防水的合格率由之前的75%提高到了97.7%,成功的完成了既定目标。

3.结束语

经过小组成员两个月的不懈努力,抗拔桩桩头防水处理全部完成。小组全体成员得到了一次非常宝贵的锻炼机会,通过这次活动,大家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为我们做好日后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通过本次活动,针对抗拔桩桩基的防水处理,总结经验如下:

(1)引起抗拔桩桩头出现防水隐患的原因主要是桩周围产生的缝隙,所以要有效地解决桩头部位的防水渗漏问题,应重点解决桩周缝隙的处理。

(2)采用抗渗混凝土,利用抗渗混凝土的膨胀性是解决因混凝土收缩变形所带来的隐患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猜你喜欢

质量控制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建筑工程审计难点探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
论档案管理对建筑工程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