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施工项目动态管理研究

2015-10-21何平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动态管理公路施工优化

何平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公路建设项目数量不断增加,政府对公路施工质量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路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在公路施工项目过程中可能出现很多难以预见的问题,因此做好施工项目动态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以确保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整体目标的实现。本文从施工项目动态管理的基本原理出发,讲述了公路管理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实现进度、质量、费用等目标的综合协调、优化。

【关键词】公路施工;动态管理;优化

一、工程项目动态管理的基本原理

工程项目管理的具体目标是在限定的时间内,在限定的资源(如资金、劳动力、设备、材料等)条件下,以尽可能快的进度、尽可能低的费用(成本或投资)和尽可能高的质量圆满的完成项目任务。质量、工期和成本三大目标相互影响、共同制约,共同构成项目管理的目标体系。进行工程项目管理就是要实现这三者的和谐统一,这就要实行项目的动态管理。其基本原理主要是:目标的系统管理、过程控制管理。

(一)目标的系统管理

目标的系统管理就是把整个项目的工作任务和目标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加以统筹、控制管理。工程项目目标就是实施一个工程项目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系统控制就是根据工程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的客观情况,通过反复协调三个基本目标--时间、成本、质量间的关系。制定实现工程项目目标的具体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过程进行动态控制,最终实现工程项目预期目标的管理过程。

(二)过程控制管理

项目管理过程包括:项目的启动、计划、实施、控制(包括检查、

处理)和收尾。项目管理过程是对创造项目产品过程的管理。在项目

管理中普遍采用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方法,即:“计

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是一个纠偏过程,即:计

划行动——实施计划——针对偏差加以检查——对偏差进行修正。

二、施工项目进度动态控制过程

2.1 制定项目控制目标,建立项目绩效考核标准项目控制

目标就是项目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总体目标通常就是项目的合同目标,阶段性目标可以是项目的里程碑时间要达到的目标,也可以由项目总体目标分解来确定。绩效标准通常根据项目技术规范、预算费用计划、资源需求计划、进度计划等来制定。

2.2 衡量项目实际工作状况,获取进度偏差信息

通过将各种项目执行过程的绩效报告、统计等文件与项目合同、计划、技术规范等文件对比或定期召开项目控制会议等方式考查项目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项目执行结果和预期结果的差异,以获取项目偏差信息。

2.3 分析进度偏差产生原因和趋势,采取适当的纠偏行动

造成进度偏差的原因可能是由项目相关的各责任方造成的。除了分析造成项目进度偏差的责任以外,还要分析造成项目进度偏差的根源。对于偏差原因的分析,还应分析各原因对引起偏差影响的程度,对影响程度大的原因要重点防范。利用项目的因果分析图,找出全部偏差之后,可通过专家评分法给出各种原因对偏差影响程度的权重。

2.4 进度执行效果的测量评估

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执行效果不符合基准要求的现象,称为发生了偏差。工程控制的目的就是避免或减少出现偏差,在偏差出现后能及时发现、纠正。完整的工程项目综合控制系统包含了科学严密的执行效果测量评估系统(方法、手段)。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地实测记录,将执行效果数据、信息汇总后与基准(横道图或曲线)对比,进行定性定量评估分析,查找原因,预测趋势,提出调整方案。

三、项目动态管理中的协调及优化

项目控制系统由进度控制子系统、成本控制子系统和资源控制

子系统等组成,而这些子系统又由各自的计划于系统和实施子系统

等子构成。各子系统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具有各自的特定功能和运行

目标,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片面的考虑其中的某一

目标为整体目标,必将大大削弱系统的功能。如追求进度的最优,即

工期最短,不将提高成本和增加资源的投入;追求成本最优,即费用

最低,必将延长工期且资源规模不一定小;追求资源最优,也会使工

期延长,成本不一定小。

由此看来,追求单一目标的最优就会导致各子系统之间协调程度最低而产生负效应。所以这些子系统通过相互关联、相互渗透而耦合为一种全新的整体效应,这一整体功能远远超过各个功能之和。可以用数学语言表示为: ,其中 、 分别表示复合系统及子系统发展功能。复合系统及各子系统之间是有机联系的,任何于系统的演化受制于或制约其他子系统的相应演化,可表示为: 。其中 表示“关系”,如果孤立的发展复合系统中的某一子系统,往往不仅不能提高系统整体功能,反而对系统的协调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复合系统的协调是指在系统内部的自组织和来自外界的调节管理活动作用下,其各个组成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共存,以实现系统的整体效应。它是通过构成复台系统的各子系统的协调管理而达到协调状态的一种动态控制过程。这个过程包括问题确定、冲突求解、决策与实施、评价与反馈四个环节。工程项目控制系统的协调就是通过分析子系统的冲突和矛盾,寻找一种优化的方法组织系统,使各子系统通过协作和竞争达到新层次的系统。

(一)工期——量用的优化

工期是由网络计划中的关键线路决定的,工期的缩短通常要增

加关键线路上关键工序的资源数量,而这种资源数量的增加必然以追加投资为代价,即要增加赶工费用。工期——费用优化的过程,是根据网络最大流——最小截原理在关键线路上选择赶工费用增加率最低的工序或工序组合,缩短其作用时间,从而达到缩短总工期的目的,并把每次缩短工期后的工程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叠加得到一系列工期和费用均不相同的方案 。

(二)协调资源的工期优化

在网络计划实施过程中.资源需要量的不均衡现象使我我们在进行综合优化时.必须考虑工期——费用优化后方案中存在的资源约束,对网络计划进行资深的协调。协调资源的全过程以工期——费用优化后求得的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为基础,按一定的方法设定判断时刻,在这一系列判断时刻做出分析和决策,按一定的优化准则,进行资源的协调和分配。协调资源的优化准则以最迟完成时间LF为判断时刻指标,优先安排LF值最小的活动,以保证工期延长最小。当发生资源冲突的活动的LF值相等時.采用活动延续时间D,最早开始时Es,资源需求量等其他判断标准进行决策,直到整个网络计划资源分配完成,然后根据延长的工期重新计算综合优化后最终的工期和费用 。

(三)系统协调及评价

通过对网络计划进行工期——费用优化和协调资源的工期优化已得到一系列方案,还要根据工程实际和一些理论方法对这些方案进行评价并选出最满意方案,才能达到综合优化的目的。根据系统工程多目标技术和协同论的观点,建立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结台工程实际,设计工程项目系统协调度指标体系,通过计算工程网络计划优化方案的协调度,可以对诸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能否实现最大化,取决于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是否能在预定的时间内投入使用。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快慢和能否按时完成或提前竣工,涉及到业主承包的重大利益。因此,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 应密切注意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差异,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进度计划顺利完成。因而,工程施工进度控制是施工阶段项目管理的主要方面。

参考文献

【1】彭彦彬.胡振文《轿槊工程》【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184~

185

【2】 高颖.公路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管理研究[J].煤炭技术. 2011(04)

【3】 陈传德.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6

猜你喜欢

动态管理公路施工优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营改增”对公路施工企业分包的影响及对策
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
工程监理对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探讨
超越机电数控液压夹具生产线厂房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及资源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