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桥工程施工中几种常见的路桥施工技术研究2

2015-10-21刘同亮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路桥工程预应力施工技术

刘同亮

【摘要】文章首先对路桥工程中的常见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依托工程实例,对预应力技术在路桥工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论述。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路桥工程;施工技术;预应力;

1路桥工程中的常见施工技术分析

1.1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路桥工程施工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要求选择混凝土,进而保证路桥工程整体质量。尤其在道路桥梁桩基施工中,其护壁浇筑作业必须控制好混凝土强度,保证护壁高度高出地面50cm,并采取有效的桩基护壁防水措施。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如检查混凝土用料、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等。由于路桥工程还会涉及水下作业,所以还要采用成熟的水下浇筑处理技术,避免出现混凝土坍塌问题。

1.2过渡段施工技术

1.2.1桥头搭板技术。该技术是处理路桥过渡段桥头跳车问题的主要方式,能够有效消除沉降差。在施工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搭板,保证搭板可以承受全部行车荷载;依据路与桥的沉降差预留反向坡,充分利用预留的反向破设置搭板;在搭板与桥台之间采取适当的锚固方法,一般情况下选用水平锚固法,有利于平衡路桥及桥台的受力。

1.2.2台后填筑技术。受地基、路基、路面三方面压缩变形的影响,桥梁两端容易出现路堤沉降问题,所以应当采取后台填筑技术防止沉降问题的发生。在后台填筑过程中,要选用具备较强磨合咬合功能的土工合成材料,增强对填土荷载引起变形的抵抗力,转移土体应力,提高抗裂性能,防止发生自然沉降问题;对于软土地基而言,要采取地基加固处理措施,提高台背回填处的碾压施工质量。

2预应力技术在路桥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为了便于本文研究,下面依托工程实例对预应力技术在路桥工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论述。某桥梁工程主梁上部构造采用的是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刚构,单箱三室,桥长88m、宽22m,墩台顶部箱梁高2.2m,跨中箱梁高1.2m,腹板厚度为0.4-0.7m,顶板厚度为0.25m,底板厚度为0.35-0.55m、宽16m;箱梁上加纵向预应力,预应力筋采用的是高强钢绞线,标准强度为1860MPa,弹性模量为1.95×105MPa;孔道采用的是内径为90mm的金属波纹管成孔;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为C50。下面重点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论述。

2.1施工准备

2.1.1主要材料与机具的选用及验收

①钢绞线。工程中使用的钢绞线可依据国家现行的GB/T5224-2003规范中的规定要求进行检验,采取成批验收的原则,每个批次的钢绞线应当规格相同、牌号相同,且最大质量不得超过60t;进场前应当对质检证书进行检查,并逐盘对表面和外形尺寸进行检查。经现场检验,本工程中使用的全部钢绞线质量均合格。

②张拉千斤顶。该设备应由专人进行使用和管理,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校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压力表应当与千斤顶配套校验,这样有助于张拉力与压力表之间关系曲线的确定;千斤顶使用超过6个月或是200次以后,应对其进行重新校验。本工程中的千斤顶选用的是YCW250B型,该设备的特点是质量轻、体积小、强度高、可靠性高、密封性能好。

2.1.2材料保护

为了确保预应力施工质量,必须对预应力材料的保护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在施工前,制定合理可行的保护措施,具体如下:材料存放和搬运的过程中,要防止机械损伤,对于长时间存放不用的材料进行定期检查;预应力筋和金属波纹管全部放在仓库内保存,仓库的环境应当干燥,并采取防潮和通风措施,若是没有仓库需要存在空地上时,应当使用垫木,并在其上用苫布进行覆盖,防止雨露和腐蚀性介质的侵蚀。

2.2施工技术要点

2.2.1预应力筋制作与安装

①制作。使用砂轮切割机对预应力筋进行切割处理。在切割之前检查钢丝是否完好,若钢丝表面有电接头或机械损伤,应当将这一段切除。控制好预应力筋的下料误差,误差的允许范围为±30mm。在切割过程中,要根据每根预应力束的长度进行分批、逐根切割,并用钢丝将标签绑在预应力筋上,标签上注明编号、部位以及长度等信息。预应力筋穿入波纹管之前,要对预应力筋进行整体编束,严格按照锚板排列类型逐根理顺预应力筋,保证预应力筋束的一端齐平,不允许出现相互缠绕现象。在编束完成后,根据预应力筋的长度截取相应长度的波纹管,将预应力筋穿入波纹管,并采用大一直徑等级的波纹管作为接头处的连接管,连接管的长度为波纹管内径的5-7倍。在连接过程中,不允许连接处出现角度变化,保证管道在混凝土浇筑期间不发生移位。对接口处进行密封处理,防止水浆渗入管内。在穿管完毕后,要在波纹管上标识编号、长度和使用部位。

②安装。对预应力筋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应当先用定位钢筋将波纹管夹紧,并将定位筋将钢筋骨架牢靠焊接在一起,安装就位时,应当避免反复弯曲,这样有助于防止管壁变形的情况发生。波纹管的接头可以套管旋紧,并确保互相重叠;按照预应力束的布置图对波纹管的埋设位置进行确定,并沿着官道的长度方向设置定位筋,同时采用电焊的方式将定位筋牢固焊接在钢筋上,这样能够保证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官道不出现上浮和位移等情况;在所有的管道上均设置压浆孔和排气孔,前者可设置在张拉端锚板上,后者可设置每个波峰的最高点,若是直线管的长度不足,可不另外设置排气孔;预应力筋的允许偏差如表1所示。

表1 预应力筋的允许偏差

项目 管道坐标梁长方向 梁高方向 管道间距同排 上下层

允许偏差(mm) 30 10 10 10

2.1.2预应力混凝土浇筑

鉴于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决定采用分段浇筑的方法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即先对底板和腹板的一部分进行浇筑,使其形成槽形梁,然后再对腹板、顶板和与翼缘板进行浇筑。工程中采用的混凝土配合比由实验室经过相关试验后给出,施工技术要点如下:将插入式振棒插入到混凝土中,振捣时间不少于15s,待振动棒周围15cm范围内泛浆且拔出后没有孔洞即可;振棒与模板保持50-80mm的距离,振捣间距是振动作用半径的1.5倍,杜绝过振、漏振的情况发生;在同时浇筑上下层时,要将浇筑距离控制在1.5m以上;振棒插入到下层混凝土5-10cm处,上层混凝土振捣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

结论:

综上所述,路桥工程最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其质量优劣关系重大。施工技术的合理选择与工程质量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为此,必须结合路桥工程的特点,合理选择施工技术。本文依托工程实例对预应力技术在路桥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通过该技术能够显著提升桥梁工程的结构稳定性和耐久性。

参考文献:

[1]郝英龙,孔祥平.满堂支架在混凝土现浇连续梁施工中的方案设计与应用[J].铁道工程学报.2011(3).

[2]李坚.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发展与工程实践[A].上海市公路学会第四届年会学术论文集[C].2012(9).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12)[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4]王丰.曹新建.孙亚刚.连续梁满堂支架分次浇筑施工方法研究[J].工程与建设.2011(7).

[5]刘尧庆.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0(5).

猜你喜欢

路桥工程预应力施工技术
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施工质量控制
桥梁预应力损失成因探究
两种预应力主动加固桥梁技术分析
路桥工程施工管理及其质量控制的探析
路桥工程施工造价审核工作现状及对策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预应力平板结构布筋的简便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