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与加固维护

2015-10-21胡凯张志海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胡凯 张志海

【摘要】现阶段的路桥建设伴随着大量的混凝土施工过程,可以认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合规性直接决定了路桥建设的总体质量。基于这个背景,本文以路桥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技术为研究对象,对其具体应用要点进行总结与分析,并结合工作实际经验与理论知识对路桥后续使用中的加固维护技术进行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的路桥施工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并为后续的加固作业提供实践指导。

【关键词】路桥建设;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加固维护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规模的不断加大,人们对于出行要求的日新月异,市政路桥建设已经成为了基础建设的主体。在现有的建设环境下,路桥施工成为构建现代化社会的基础工程,也是改善民生环境的重要举措。而现代路桥施工技术多构建在混凝土技术之上,即使部分利用预制件进行构建的路桥体系也是通过预制混凝土来进行搭建。由此可见,混凝土技术的遵从与否直接关系到路桥施工的整体工程控制,更是路桥后续使用过程中安全与寿命的根本保障。就现有的研究现状来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体系主要可以分为物料控制、配比控制、技术控制、过程控制、验收控制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内的施工重点与技术层次不同。本文以此为目标对整体涉及混凝土施工环节中的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并针对部分由于受到当时施工条件以及使用年限等因素影响的桥梁中的加固方法进行讨论。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的相关施工与技术优化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二、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具体的路桥施工建设过程中不是某一个环节,而是贯穿于整个路桥建设体系中的;因此,在不同的施工工段,其主要的技术要点是有一定区别的,大体上可以分为施工前的准备与计划、施工中的质量与控制以及施工后的维护与保养。其具体的技术要点主要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2.1 施工前的准备与计划

在施工之前需要做好详尽的调查与计划,只有如此才能够保障后续施工的有序进行。在具体的技术层面主要分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与设计方案,及时确定包括物料选择以及配伍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因素,对于总体的设计方案既要充分的予以尊重,又不能盲从;要结合实际的现场勘验以及施工条件确定具体的施工步骤,并采用同期会议或者计划修订等方法来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法;第二,根据既定的计划对材料进行规划,其中需要按照具体的混凝土配伍来提出不同的用量以及质量要求;同时需要根据施工进程以及材料特性等因素来确定不同物料的入场时间;尤其是需要注意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时间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大,如果存在不遵从的现象,则容易造成后续施工质量的下降;第三,在施工准备阶段还需要对施工进度以及入场规划进行布局,此种方面的安排尤其是在道路施工中最为显著,由于道路施工时通过投用路基来作为运输支持,其对于公路的前期破坏作用相对较大,应该通过合理的规划来予以避免。

2.2 施工中的质量与控制

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主要是指通过对不同的技术节点进行有效控制的方式与手段。在具体的技术层面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配比进行分析与实施监控。利用施工经验以及施工实验等方式确定具体的混凝土配比,并评价其与工程合规性之间的关系。在具体的确定与评价指标权重方面应该准遵循如下原则:首先,混凝土的塌陷度应该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根据相关要求应该在80-100mm/m之间,通过该指标的控制能够使得施工后混凝土路基的渗水率有效降低;其次,对初凝时间进行有效的控制与规划,通过对工段与周期的规划使得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7-10h范围内,如此能够控制混凝土的初凝强度并且达到不影响后续连接的效果;最后,需要对混凝土拌料进行控制,为了避免误差的出现,混凝土拌料中的主要配伍,如水泥、骨料等应该选取同一批次、同一型号甚至是同一处理条件。以此来保障相同工段内路桥混凝土施工的均匀程度。

第二,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利用模板来进行定型,定性过程中需要对模板进行必要的控制;具体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模板的大小与容积应该适中,过大容易造成内部区域不稳、过小容易造成连接弱化等问题,在保障内部均匀的前提下应该尽量增加模板的面积,进而提高其完整性;其次,要保障模板的稳定与完整,尽量减少接头的使用,在必须使用接头处也应该采用外部平滑接头的方式来进行处置,如此来保障模板的平滑程度以及混凝土施工后期的沉降问题。最后,模板要符合重復利用条件,如此来进一步降低混凝土施工的不必要成本损失,保障工程整体的成本保障。

第三,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对现场施工的技术指标进行实施监控,其中包括对分层厚度的控制、对下料时间与速度的控制、对送料时间与搅拌时间的控制等;通过系统的控制能够综合的提高混凝土质量的遵从程度,进而从总体上保障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水平。

2.3 施工后的维护与保养

混凝土施工三分做,七分养,混凝土的养护对其后续的质量水平具有显著的影响。在具体的施工后维护与保养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加以注意,第一,可以横截面积养护手段来提高其质量,在桥墩或者路面路基施工中承载力要求较小时应该适当的增加其主体混凝土结构的横截面积。通过此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其面板强度,还能够对混凝土内部的配筋以及骨料联合体系产生积极的影响;第二,在养护的过程中需要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在此过程中要保障初凝时间以及初凝强度,并采用防水、防尘等方式静置,必要时对外环境进行部分控制,如温度以及湿度等,来增加其施工的合规性。

通过上述的技术要点分析,我们能够在混凝土施工的全过程中提高其施工水平,进而保障其质量。

三、路桥加固技术研究

虽然通过施工的质量控制能够有效的提高路桥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环节的质量,但是,随着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路桥质量必然会出现一定的损益。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维护与加固的方式来延长其使用寿命。具体的加固技术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主体桥墩或地基的荷载面积。根据基础物理我们可以得知荷载面积的增大能够相对减小绝对压强,此种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善路桥质量问题,并通过抑制路桥破坏的后续发展而实现使用寿命的延长。

第二,通过黏贴高抗拉材料来对路桥的应力水平进行整体的加固。大部分路桥的不稳固均是由于水平应力缺乏而导致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高强度材料的黏贴作用能够有效的增加桥体的水平应力结构,进而将加固部分作为主要承力单位而进行结构重建。在这样的基础上路桥的整体应力水平得到保障,进而能够相对延长使用寿命。

第三,定期对路桥进行维护与部分构件的更换。路桥设施中的金属结构以及混凝土中的龙骨结构会由于暴露在空气下而产生锈蚀等现象,此种现象在桥梁使用与维护中更为常见。我们应该建立必要的保护措施与维修计划,通过定期更换易锈蚀构件的方式来使得路桥质量始终保持在一定的水平。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对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技术的要点进行了阐述,并对后续的加固作业中的几种方法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够为后续的实际施工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庄勋栋. 市政路桥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 四川水泥,2014,08:29.

[2]孙家寅. 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与加固维护[J]. 科技与企业,2014,17:203.

[3]王宇宙,闫冰. 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J]. 科技与企业,2014,18:107.

猜你喜欢

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建筑工程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无裂缝大坝混凝土施工若干关键工艺
论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管理
试论数字电视硬盘播出系统的技术要点
试析深基坑支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