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格博”吴雨初与西藏牦牛博物馆
2015-10-21唐召明
唐召明
2011年春,首都机场,吴雨初再次飞往拉萨。这是他第二次进藏工作,在北京工作了20年,又回到阔别20年的雪域高原。这次进藏,是去筹建以牦牛为主题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牦牛博物馆,以表达他对雪域高原以及西藏人民的热爱和尊敬。
怀抱感恩去圆梦
2014年3月13日和19日,西藏牦牛博物馆馆长吴雨初分别在北京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进行题为“牦牛走进博物馆”的讲座,讲述了一个关于感恩与坚守的传奇故事。
吴雨初被藏族群众亲切称为“亚格博”(老牦牛)。他是西藏牦牛博物馆第一任馆长,其微博“亚格博”,在新浪微博上拥有80多万的关注量。
吴雨初“因为一场梦”舍弃了北京舒适的职位和生活,前往雪域高原,忙一件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儿,回忆起当初这个决定,他仅仅将之归于20年前的一场遭遇和20年后的一个梦。
1976年,吴雨初大学毕业后从江西来到西藏工作,这一干就是16年,其中的12年是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氧气不足平原一半的藏北高原度过的。
1977年冬,那曲地区嘉黎县遭受特大雪灾,在乡里当文书的吴雨初和同事们从那曲地区往县上运送抗灾物资,汽车被困白雪茫茫的阿伊拉山。没有食物,不能取暖,积雪高达4米,大家轮流用随身携带的发报机发报呼救,县里组织人烙了饼子想送过去。但无论是汽车还是马匹,都被雪挡住,没能送成,最后换成牦牛。被困5天4夜后,当看到一队牦牛从雪地里向他们走来时,吴雨初和那些被困者都热泪盈眶。获救后的吴雨初从此把对牦牛的感恩之情深埋在了心底。
藏北人过去取暖、做饭和喝茶都离不开牦牛粪燃料。于是,吴雨初用大牛粪铲在牛粪铁皮炉上烤花椒,再把花椒装进牛皮信封里,拿酒瓶当擀面杖将它滚成碎末,倒进碗里制成“麻辣蘸水料”,虽有牛粪灰,但拌饭菜却是香得很。每次拿出来,总被单身同事们一抢而空。
1992年,吴雨初因工作调动到了北京,尽管远离雪域高原,但他每年都要抽空回西藏看看,因为他忘不了西藏人民和那里的牦牛。2010年冬天,他做了一个奇异的梦,梦里的他第一次把牦牛和博物馆联系在一起,也是从那天起,他真正开始有了建设牦牛博物馆的想法。在他看来,与其说这是一个天马行空的想法,倒不如说,这是他多年来对牦牛的感情积累。
他把自己的想法向西藏一些领导和学者做了汇报,得到了大家一致赞同。中国文联副主席丹增感慨地对他说:“我就是喝牦牛奶、吃牦牛肉、住牦牛帐篷、骑牦牛长大的,我怎么就没想到建一座牦牛博物馆呢?”
“保存牦牛文化物证,展示其千百年来所负载的民族历史文化。”带着这一理念,吴雨初不断与北京市有关方面接洽。最终,牦牛博物馆被纳为北京市援藏项目。
吴雨初辞去北京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在离开西藏20年后,2011年他再次回到西藏,成为北京援藏指挥部副总指挥,协调西藏牦牛博物馆的筹建工作。
没有筹备费用,吴雨初自己设法解决。他四处奔波,没钱找钱、没人招人,逐渐成立了工作团队。
万事俱备后,吴雨初又开始踏上“寻牛”之路。两年多时间,行程约3万公里,几乎走遍藏区,收集和征集了2000多件藏品,其中40%来自藏族群众的捐赠,他将国有博物馆不可能办到的事情变成现实。
在众多的捐贈者中,既有藏北牧民,也有京藏两地的爱心人士及海外人士,其中尼泊尔籍藏族老人次仁扎西一次捐赠88件藏品,都是他多年收藏的用于古代军事、生产和生活的牦牛制品。
最让吴雨初感动的是家住那曲地区申扎县雄美乡的牧民石桑,“他听说拉萨要建以牦牛为主题的博物馆,一家人捻线编织,做了一顶牦牛毛帐篷,开了3天车,专程送到我的临时办公室。”
“一些牧民并不清楚博物馆是什么,但听说要建一座牦牛‘宫殿,就愿捐出他们的珍藏,嘱咐我一定要把‘宫殿建好。”
还有一位牧民,特意了解建牦牛博物馆需要什么资料,他开着自己的皮卡车,花两天的时间,从那曲拉来了一车东西,什么牦牛驮鞍、酥油桶等,而且分文不要。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才干所捐赠的一个野牦牛头骨,本来以为只有几千年,后来在北京大学实验室用最先进的仪器检测,发现是距今4.5万年的化石,成为馆内收藏的最早的牦牛实物资料。
博物馆建成开馆
2014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北京援助的西藏牦牛博物馆试运行,上千名藏族群众扶老携幼前来参观。
这座历时3年,面积达8088平方米、总投资为1.1亿元的博物馆,是世界上第一座以牦牛为主题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吴雨初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牦牛作为青藏高原之宝,几千年来与藏民族相伴相随,成就了藏民族的衣、食、住、行、运、烧、耕,涉及高原的政、教、商、战、娱、医、文,并且深刻地影响了藏民族的精神性格,承载着藏民族的善良与勤劳、坚韧与厚重,成为青藏高原一个独特的象征和符号,也成为藏民族一代代在青藏高原上繁衍生息的力量的源泉。
西藏牦牛博物馆展厅分别从感恩牦牛、探秘牦牛、相伴牦牛、灵美牦牛等四个方面来展示牦牛文化的深刻内涵,讲述“藏族驯化了牦牛,牦牛养育了藏族”的历史文化。
为博物馆创作壁画的曲扎说:“西藏牦牛博物馆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这个事情我们藏族没有想到、做到,但汉族兄弟吴雨初想到了、做成了,我非常佩服。通过西藏牦牛博物馆,他圆了自己的梦,也用实际行动保护、传承了藏文化。”
藏汉友谊代代传
身着藏装,脸庞黢黑、操着一口藏语的吴雨初,与活泼美丽的藏族女儿桑旦拉卓亲如父女,让人称羡不已。说起这对藏汉族父女的深情厚谊,要追溯到吴雨初与拉卓的父亲拉达的一段不平凡的友情。
30多年前,刚从那曲地区中学(初中)毕业的吴雨初与10多岁的孤儿拉达相识,并成为好朋友。拉达天资聪慧,靠着自己的勤奋,从申扎县小学考入那曲地区中学,最后留校当了名电工。吴雨初担任那曲地区文化广播电视局局长后,将拉达调到文化局所属的群众艺术馆,并把拉达送到自治区话剧团学习灯光。
吴雨初带着拉达去拉萨,那是拉达平生第一次走出藏北草原。好学的拉达很珍惜这次学习机会,他在拉萨除了学习灯光,还学习了藏语文。自从拉达调入那曲地区文化局后,两人几乎每天都生活在一起。抽调到基层工作组时,两人在偏远的乡村一呆就是几个月。拉达经过几年自学,已是公认的高级翻译了,藏译汉、汉译藏、口译、笔译,都是一流。吴雨初与牧民交谈,他甚至能把语气词都翻译出来,吴雨初的一些简单藏话也多是从他那里学的。
后来,吴雨初又把拉达送到西藏大学进修藏语文。这一次,拉达不但把藏语文作为工具来学习,而且广泛涉猎了西藏历史、宗教、文学,并与四川来的一名藏族女子结识,建立了家庭。
再后來,拉达担任申扎县矿业公司副总经理,靠着勤奋好学,没几年他就把这个公司经营得红红火火。这期间,吴雨初已调到北京工作,拉达每次来北京,都要抽空去看看这位汉族老大哥。
2008年,吴雨初利用“五一”三天假期,急飞拉萨,去见与他相识交往了20多年的藏族好友拉达。此时的拉达已患肝癌晚期,弥留时间不多。他俩促膝长谈,谈人生、说命运、忆往事。吴雨初在拉萨的3天,拉达的心情逐渐好起来。拉达和吴雨初约定:如果他走了,吴雨初一定将他的女儿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照顾。
5月26日,吴雨初接到拉达去世的电话,忍不住为这位胜似亲兄弟的藏族朋友放声痛哭……
两个月后,吴雨初再次去拉萨,履行他与拉达的生死之约:照看他的女儿桑旦拉卓,成为她的第二父亲。
拉卓在西北师范大学读书时,写给吴雨初一封电子信件,她说:“女儿此生有两位父亲,一位是出生在雪域高原上的藏族父亲;一位是出生在大都市中的汉族父亲……虽然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两位父亲,但你们拥有同一个女儿桑旦拉卓,爸爸我爱你们!”拉卓从西北师范大学毕业后,一直帮助汉族阿爸吴雨初在拉萨筹建西藏牦牛博物馆,并负责展品管理和文献整理等工作。
2014年底,吴雨初办理了退休手续,依然忙碌在西藏牦牛博物馆的繁重工作中。因为他有一个心愿:那就是要把牦牛博物馆建成具有收藏、保存、展示、科研、教育、服务等功能的公益性公共文化机构,让它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的一个标志性建筑,让它成为世界了解西藏的重要平台和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