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的西藏人生
2015-10-21铃兰晋美
铃兰 晋美
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这是很多老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然而,当老人们的经历慢慢成为历史时,出生在网络时代的新一代也许不能完全体会其中的深意。好在我们还有许多讲述者,讲述他们亲身感受过的人和事,而他们成长的故事实际上是新西藏诞生和发展的历程回眸与再现。
2015年,西藏自治区迎来了50岁的生日。作为一名出身于普通藏族家庭的国家领导人,向巴平措的人生经历了西藏自治区50年的发展变化,他曾担任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现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五一前夕,我们来到他的办公室,进行采访交谈。
没有党、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1947年,向巴平措出生在西藏昌都的一个农民家庭。这一年,石家庄解放、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在中华大地一次次吹响胜利的号角,而地处西南边陲的西藏地方政府正做着凭借金沙江等天险负隅顽抗的美梦。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根据西藏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采取和平解放的方针。中央多次派出代表设法进入西藏,希望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与中央商谈和平解放事宜,但西藏地方政府对此置若罔闻,并变本加厉,加强了在昌都和那曲地区的防务。根据当时国内、国际的形势,为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为解放封建农奴制度下的西藏人民,党中央决定:以西南局和第2野战军为主,在西北局和第1野战军配合下,于1950年4月开始组织向西藏进军,对西藏实行和平解放。
1950年10月,昌都解放,成为西藏第一个五星红旗飘扬的地方。尽管过去了大半个世纪,但向巴平措还能朦朦胧胧地记得解放军进藏的情形,一个个精神饱满的军人,和蔼又可亲。同解放军接触后,大家发现“金珠玛米”完全不像传说的那么可怕,后来“金珠玛米”还借住在他家,关系非常好。他说,当时他身体不好,记不清是什么病,要不是解放军为他医好了病,说不定就走掉了。
1950年12月,昌都地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在昌都地区创办学校,发展藏族人民教育事业》的决议,会后成立了昌都小学办学董事会,推举昌都寺庙的活佛谢瓦拉、德格·格桑旺堆以及李安宅(著名藏学家和人类学家、留美学生、18军随军干部)、魏克等为董事长。经董事会商定,先筹办昌都冬学,入校学生不受民族、性别、年龄、家庭出身的限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冬学的方针是以学藏文为主,汉文作为选学课程,校址设在昌都西北角的一座旧庙内。小学的教师由李安宅、于式玉(李安宅的夫人、著名藏学家于道泉之妹、留日学生,随军干部)两位教授和一些藏汉族干部担任。由李安宅和于式玉两位“海归”办学,一开始就昭示着昌都小学的非凡。办学60多年以来,昌都小学为西藏培养了诸多优秀的民族干部,而向巴平措便是其中之一。
向巴平措的三个哥哥先后上学读书,并逐渐成长为国家干部,在各自的岗位上为西藏的发展做着贡献。看着哥哥们上学,向巴平措非常羡慕,希望自己也能早点入学。后来终于上了学,但中学快读完时,却到了“文革”时期,学校没有老师教课,也没有学生学习,都去闹革命。原本当时便可以参加工作,但他还是下定决心继续学习。直到1970年,向巴平措从学校进入工厂,成为一名工人。然而,他却怀念着学校和课堂,希望有一天能重返校园继续聆听老师教诲,他坚信新时代要用学习文化知识来武装自己。
“没有党、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的今天。这句话千真万确、发自肺腑,我对党对祖国充满感恩之心。如果我没有学习的机会,没有上过学,那可能是另一番情况了。”的确,教育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包括向巴平措。
1972年,大学开始招收工农兵大学生,向巴平措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他如愿以偿地重返校园,但不是在昌都,也不是在西藏,而是在遥远的山城重庆。在重庆大学学习了四年后,向巴平措回到家乡昌都工作,成为地区农机厂的一名技术员,主要做机械制造。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后,向巴平措当了车间主任,设计脱粒机和扬场机等农用机械。后来当厂长,没过多久又调任农机局副局长,那时已三十岁了。1980年,向巴平措被调到波密,担任县委书记、县武装部第一政委。
担任县委书记期间,向巴平措赴北京,在中央党校第二期中青年培训班学习了一年。因公路塌方误了开学时间,他肩背用绳子系着的两个行李包,风尘仆仆地到中央党校报到。向巴平措回忆说:“我当时肩上挎着两个行李包就去了。班主任问我,‘你怎么这样就来了啊!我回答说,我们在西藏经常就是背着个糌粑口袋下乡工作的,都习惯了。” 这个班里大部分都是地厅级以上干部,全班100多名学员中只有五名是县委书记。
1983年,向巴平措调回到昌都地区当副专员,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近10年。任副专员期间有几次组织上准备对其调动和提拔,但因他身体不太好,加之母亲年事已高,想在昌都照顾母亲,放弃了调动机会。后来母亲不在了,身体好点了,就没有理由继续待下去,到山南地区当了专员,又当了书记,各两年半。之后又调到拉萨任市委书记,干了五年多,最后当了自治区政府主席。据说一个组织部的领导跟向巴平措讲,“我考察干部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一个人要提拔了说身体不好、不愿意干的,就你一个。”“我当时主要是担心难以胜任工作,辜负组织的期望。但我有个优点,就是不管把我放到什么地方,我一定兢兢业业、尽我所能,把本职工作干好。”
在西藏的任职期满后,也到了省部級干部退休年龄,党又一次把重任交给了他。2013年,向巴平措调到北京,走上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这个新的工作岗位。为了做好他的“本职工作”,他说在人大除了要阅读和学习大量的文件、法律知识外,还要经常去基层调研,外事活动也较多。
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地位和作用,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当谈及民族区域自治法时,向巴平措说,“民族区域自治法1984年颁布,是正确处理民族问题、调整民族关系的基本法律。
2014年是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的‘而立之年。回顾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与修改修订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到,我们党和国家始终心系少数民族的发展进步,始终注重推动民族地区的繁荣进步,始终精心呵护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睦。在民族法制建设中,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制定和实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举,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实现各族人民当家作主和各民族关系和谐融洽的政治保障。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有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30多年来,这部法律的贯彻实施,为维护国家统一、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民族地区经济建设蓬勃向上、社会事业发展日新月异、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理念深入人心。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激发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干劲与热情,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保障了各族群众追求现代美好生活的利益及诉求。民族区域自治法在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很多事例和数据足以说明。从经济增长的绝对数上讲,整个民族地区的发展变化和增长幅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内蒙古现象、‘广西速度成为民族地区后发赶超势头的代表。就西藏自治区而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已经连续2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我认为,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地位和作用,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任何一部法律,都是在贯彻执行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的,民族区域自治法也不例外。向巴平措告诉我们,他到全国人大工作以后,去民族地区调研的比较多,2013年去了贵州、广西的一些民族地区进行调研,2014年去了辽宁、黑龙江、宁夏和西藏的一些地区调研。调研中,发现民族区域自治法贯彻实施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既有认识问题、体制问题,也有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法规建设滞后的问题;既有民族地区长期反映的老问题,也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比如: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规章或具体措施办法的制定需要加快进度的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配套资金减免问题;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补偿问题,等等。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要对民族区域自治法进行执法检查,这是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30年来的第二次执法检查,要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找出问题症结所在,认真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意见。
发展要因地制宜,政策要让百姓得实惠
中国幅员辽阔,陆路边境线长达22000公里,其中民族地区就占了19000公里。由于民族地区大多地处边境,加之历史、自然条件等方面因素,总体而言发展相对滞后。虽然多年来民族地区的发展速度高于内地,但由于基数不同,民族地区与内地的差距依然比较大。向巴平措认为,中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在全面上下功夫,要解决短板问题,要兜底和保底。谈到“底”,他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不能一概而论,指标有平均数,但肯定不会全部都达到平均数,也不能只看平均数,使有些地区和群众“被平均”,这样就反映不出部分困难群众的实际生活状况。比如西藏的一些地方,在中央的关心下,教育、文化、卫生、低保等基本公共服务是非常好的,走在全国前列,但基础设施方面还存在差距。西藏相对落后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大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理、自然环境特殊,相对封闭。因此,公路、铁路、航空建设非常关键。另一方面,向巴平措认为发展不要攀比,还是要因地制宜,走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的发展路子。
西藏地处西南边陲,集边疆、民族、宗教、艰苦贫困地区于一体,又是反分裂斗争的第一线和主战场。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各族群众,锐意进取,保持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西藏面临发展起步晚、经济总量小、基础设施薄弱的发展实际和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政治任务,如何尽快缩小发展差距,如何在新常态下保持西藏跨越式发展的势头成为摆在眼前的问题。向巴平措认为要围绕建设清洁能源基地进行深入研究论证,充分发挥西藏资源优势,打造清洁能源产业,建设清洁能源基地,这是符合国家战略定位要求和长远发展需要的。他语重心长地说:“西藏的水利资源、光能、风能资源都非常丰富,一定要好好利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四个全面,落脚点关键还是看老百姓生活水平是否改善和提高,享受政策红利,得到更多实惠。这也是检验我们工作成功的标准。”
西藏发展要处理好“离不开”和“不依赖”的关系
党和国家历来非常关心和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西藏。习近平同志出席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庆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对西藏未来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其中在阐述西藏战略地位时讲到,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也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向巴平措说,习总书记从战略上把西藏的地位提得很高,不仅是对西藏战略地位的准确判断,更是对西藏未來发展方向的科学定位。我们要时刻不忘中央的重托和总书记的期望,贯彻落实好这些重大战略思想。
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对少数民族特别关心和重视,具体体现在持续不断地加大对民族地区各方面的支持力度。“这种情况下,我们自己怎么办?我历来强调,要处理好‘离不开和‘不依赖的关系。离不开是肯定的,中国发展这么快,现在又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果没有中央的特殊关心和全国的无私支援,西藏肯定跟不上。不依赖,自身的活力和动力要激发起来,自身的优势和主观能动性要发挥起来。”
采访即将结束时,向巴平措告诉我们,他本来准备过了“五一”就进藏调研,因尼泊尔突发地震,西藏一些地区受灾比较严重,调研计划只能改期。虽然身在北京,但他经常看电视、打电话了解抗震救灾情况,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西藏。向巴平措感慨地说,“在中央的巨大关心和全国人民的无私支援下,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全力以赴救灾。地震灾区,一边是余震塌方不断,另一边是西藏各族干部群众、我们的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边防、消防部门全力配合解救受困群众。当地的受灾民众深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西藏各族人民深切地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我长期在西藏工作,深知党和政府在那里有很深厚坚实的群众基础,他们对党和祖国的感情非常深厚。”
后记: 5月7日新华社电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向巴平措前往尼泊尔驻华使馆吊唁“4·25”地震遇难者,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尼泊尔政府和人民致以诚挚慰问,对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