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在感染科陪护管理中的应用

2015-10-21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

田 妍

【摘 要】目的:研究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感染科陪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感染科收治的50例患者按照统计学原理分成数量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行预见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为68%,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为88%,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作息规律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感染科陪护管理的过程中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感染科;陪护管理

患者陪护主要有家属陪护与非家属陪护[1]。我国在陪护方面并没有专业的培训与管理。医院管理工作实施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管理,还需要对陪护人员进行管理。从实际调查中可以了解到,医院对陪护人员并没有进行规范的管理,导致陪护效率偏低[2]。本文将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感染科收治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感染科陪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感染科收治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统计学原理将所有患者分成数量相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男13例,女12例,患者年龄为20-78岁,平均年龄为(43.3±3.3)岁。陪护人员共有60名,家属有42名,护工18名,根据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陪护共有28名,高中陪护17名,大专及以上15名。对照组患者者男14例,女11例,患者年龄为22-76岁,平均年龄为(42.3±2.3)岁。陪护人员共有60名,家属有43名,护工17名,根据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陪护共有25名,高中陪护18名,大专及以上17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临床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可以作为对比试验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行预见性护理模式。预见性护理模式的实施步骤主要如下:

(12)加强宣传

在陪护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对患者与陪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宣传,促使患者与陪护人员能够了解传染病的传播方式,预防交叉感染措施。通过宣传可以加强感染科患者饮食与日常生活各方面的注意事项,促使陪护人员与患者对疾病知识有必要的了解。

(2)完善陪护管理制度

在感染科,要想陪護管理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就需要完善陪护管理制度。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时候,应当及时向患者于陪护人员介绍管理制度,促使患者于陪护人员能够对探视与护理制度有一个明确的了解。进而可以有效控制探视人员的流动率,与此同时避免虎患者近距离的面对面交流。在陪护的过程中,陪护人员应当对预防感染的基础措施有必要的了解,注意手卫生。明确告知陪护人员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最为直接和常见的方式。陪护人员在陪护的时候应当注意洗手,吸收可以控制医院感染。

(3)加强病房管理

针对感染科的患者,在陪护人员陪护的时候,需要加强病房管理,要求陪护人员执行陪护管理制度[3]。通常情况下,陪护人员在护理之前应当接受全身的检查,家属陪护不可参与传染性的护理。家属需要经过主管人员并严格执行陪护管理制度。在陪护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护理工作有章可循,加强护患沟通。同时还应当根据患者与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情况进行会谈,根据相关人员提出的意见,提高护理质量。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操作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经过SPSS17.0的统计学处理。并且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采用t检验原理来对资料比进行分析,而资料比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统一的应用X2来检验,检验结果的数据P<0.05,就充分说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为68%,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为88%,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作息规律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比较(%)

组别 满意度 治疗依从性 作息规律 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n=25) 68.0 44.0 50.0 10.0

观察组(n=25) 88.0 95.0 95.0 34.0

3.讨论

感染科患者大部分伴随着精神变化,表现出焦虑与抑郁等情绪。患者住院治疗的过程中,陪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4]。陪护人员在整个陪护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预见性护理作为临床护理中常见的护理模式,对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5]。

综上所述,在感染科陪护管理的过程中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的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方海燕.张姬.郑金菊.等,肺结核并发肺部感染的预见性护理管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1(09):67.

[2]孙孝芹,崔霞,程军,等.发挥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7(7):852.

[3]孙春霞,葛东明,丁涟沭,等.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2,12(18):1097-1100.

[4]李安英? 感染科护理陪护中的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12(16):62.

[5]王瑞香,马真,郝厚碧,等.阶段性护理在老年下呼吸道不动杆菌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5(30):518-520.

猜你喜欢

预见性护理
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提高重症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中的作用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肿瘤化疗深静脉导管堵塞中的效果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昏迷患者院前急救及护理要点探析
预见性护理对肿瘤化疗患者深静脉导管堵塞的影响
预见性护理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中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