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桥工程的应急加固中新型预应力技术的实例探讨

2015-10-21吴枭唐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路桥工程

吴枭唐

【摘要】:本文则基于贵州某一路桥梁工程,探讨新型预应力技术在路桥工程应急加固中的应用。

【关键词】:路桥工程;应急加固;新型预应力技术

21世纪的今天,路桥梁工程建设发展中,对于如何做好应急加固处理始终是工程建设的难点之一。路桥梁工程建设中加固技术的选择,就要结合技术本身的使用性能,并结合技术使用的便捷性,结合交通的实际情况,保证有着较好的加固效果。因此本文对应急加固中新兴预应力技术在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一、工程概况

贵州某一路桥梁工程在2012年12月检测中发现,某一路桥上部结构的主要称重构件有着较差的工作状态,而维修加固处理中,伴随着车流量的不断增加,在对断交维修保证的同时,通过对成熟的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方案加以采用。

伴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重载车辆也在不断增加,在保证较好的加固效果同时,通过采取体外预应力技术进行桥梁加固。桥面横坡采取台帽顶面的支座垫石台阶,其下部结构采取重力式桥台,将浅基础扩大。

二、预应力高强钢丝绳抗弯加固技术

预应力高强钢丝绳抗弯加固技术主要是采取梁板两端底部对锚具进行设置,并在锚具上将安装好的高度低松弛预应力钢丝绳进行安装,将结构的抗弯性能显著增加。这种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通过借助于代加固的混凝土构件和相关的加固系统,其预应力钢丝绳借助于两端安装的挤压锚头,并将其在端部锚条的锚槽内进行钳置,不仅仅实现了路桥工程的加固,同时也实现了对路桥工程的修复。

二、 实例分析路桥应急加固中新型预应力技术的应用策略

该路桥工程建设中,应急加固中对于新型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往往有着一定的加固技术方案和技术工艺流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同样也有着一定的技术要点,具体应用过程如下所示:

首先就要对梁板的板底进行清理,将所有梁板表面剥落以及疏松的劣化混凝土及时的清除,将混凝土结构的新面完全露出,通过对锈蚀钢筋进行除锈处理,并结婚足浴环氧砂浆对其修补。裂缝灌浆处理之后,借助于优质A级环氧灌封胶,对裂缝进行表面的封闭处理。

其次就要在受弯构件的端部,依据于宽度的方向,将筋锚固钢板植入,长度为120cm,宽度为48cm,厚度为1cm。锚具尺寸的寻则,有两种,对于第一种锚具而言,长度为1200mm,宽度为50mm,厚度为23mm。对于第二种锚具而言,长度和宽度和第一种锚具一样,但是厚度为18mm。锚座的构造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锚座的构造示意图

最后在钢丝绳下料的过程中,预应力钢丝绳的伸长率更要合理的确定,半桥有910根预应力钢丝绳,单根的长度控制为12.24m,伸长量为70mm。而长度为1.74m的伸长量为67mm。预应力钢丝生借助于挤压锚头,在锚具端间继续拧布置。钢丝绳和锚固端保护的过程中,通过借助于环氧树脂砂浆防腐进行处理,对于其他部位的防腐处理,就要采取聚合物砂浆。

四、 路桥工程加固前后的试验数据对比

(一)静载试验截面的分析

依据于现场的条件和实际的结构受力特点,试验孔的主要测试界面中,主要有跨中截面、四分点附近截面、桥台支点附近截面。

(二)测试的具体内容

测试内容的选择,在试验孔的跨中截面上,沿着截面的高度变化,进而对各个板跨中板底的挠度和应变进行测试。实验班各板的四分点附近界面的竖向挠度实现测试。测试支座附近截面的加载沉降。

(三)加载车的概况和试验工况

静载试验的选择,通过对两辆重车进行试验,每辆车的重量为30t,加载车的各轴实际重量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加载车的各轴实际重量情况 (KN)

跨中偏心加载的过程中,通过对应变数据进行测量,其板底应变测点加固前后的数值对比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板底应变测点加固前后的数值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效率 第1级 第2级 第3级 第4级

加固前 30 46 55 62

加固后 24 38 46 52

其试验的效率如图1所示,

图1 试验效率

工况各级试验荷载作用下,应变测点的实际数值和加固前相比较,明显较低,而加固前后的實测应变数值的连线有着一致性的规律。因此加固后的实验板板底承受拉应力在某种程度上逐渐减少,同时其强度显著的增加,使得其工作处于一种弹性的状态。

挠度数据测定的过程中,其挠度数据的对比分析如表3所示。

表3 荷载作用下测点挠度数据的对比分析

实验效率 第1级 第2级 第3级 第4级

加固前 -2.20 -3.14 -3.66 -4.24

加固后 -1.6 -2.19 -2.53 -2.87

其实验效率如图2所示。

图2 实验效率

对比分析之后,加固后的板底挠度测点的实测数值和加固前相比较,较小,但是加固前后的实测挠度数字的连线,有着一致性的规律,在加固之后,板跨中的竖向挠度逐渐的减少,同时其刚度也在显著增加,工作始终处于一种相对弹性的状态。

结语:

本文通过以贵州某一路桥梁工程为例,通过对加固前后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在实验荷载的条件下,加固后的实测值逐渐的减少,其工作同样处于一种弹性工作的状态,在工程施工中,有着明确的桥梁受力状态和简便的施工,对于路桥梁承载能力的提升有着一定的明显效果。伴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相信路桥梁工程应急加固预应力技术将会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对路桥梁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加以保证,将结构的承载力显著提高,并将材料的使用量有效降低。

【参考文献】:

[1]周长东,白晓彬,张艾荣 等. 震后桥梁结构应急加固方案优选 [J].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1,03:82-87.

[2]文迪. 浅议FRP材料在危旧桥梁加固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18:88-89.

[3]卢国良,吴有军. 新型预应力技术在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应急加固中的应用 [J]. 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18:105-107.

猜你喜欢

路桥工程
浅谈填石路基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
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路桥工程试验检测问题以及提高质量的措施
路桥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研究
路桥工程施工管理及其质量控制的探析
路桥工程施工造价审核工作现状及对策
试论路桥工程现场施工管理难点和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