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观察

2015-10-21武明霞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老年2型糖尿病睡眠质量综合护理

武明霞

【摘 要】目的:分析与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治疗的64例患有老年2性糖尿病的患者,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为观察组,具体包括心理干预、睡眠护理以及家属参与护理等,分别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心理健康变化。结果:护理前,两组代表睡眠质量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代表心理健康的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相比较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综合护理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

【关键词】综合护理;老年2型糖尿病;睡眠质量;心理健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治疗的64例患有老年2性糖尿病的患者,其中男性33例,女性31例,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2人。对照组中男性 18例,女性14例,年龄在55到75岁之间,平均年龄(67±5)岁;病程9至28个月,平均(19.44±6.82)个月;文化水平:小学水平9例,初中水平11例,高中水平6例,中专及以上水平6例。观察组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平均在63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65.9±4)岁;病程12至32个月,平均(18.52±8.92)个月;文化水平:小学水平 6 例,初中水平14例,高中水平6例,中专及以上6例。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文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患者选择标准

患者选择标准为第一要符合201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第二患者是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第三是患者没有心理、精神疾病,也没有睡眠质量低下问题;第四患者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还应注意具有以下情形患者不得参加此次研究调查,第一患有1型糖尿病或严重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第二患者的心、肺等脏器功能不全;第三生活不能自理者;第四,没有全程参与该调查研究者。

1.3 方法

将患者分为两组,接受常规基础护理的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为观察组,具体包括心理干预、睡眠护理以及家属参与等护理等,具体措施如下:一是睡眠护理干预:保持患者病房中温度23℃至25℃,湿度为45%至55%;房间内灯光保持幽暗和安静,不得太过明亮,减少医护人员以及家属朋友的来访走动,如需医务人员都护理时,需注意动作要轻柔、缓慢;患者在睡眠前不可看容易导致兴奋的电视节目、收听易兴奋的广播节目,不得和咖啡、茶等,不得剧烈运动;睡前可以听舒缓帮助睡眠的音乐,或者饮用一杯热牛奶、用热水泡脚等。通过指导教育使得患者学会使用心理暗示,用意念放松身体,放松的躺在床上,呼吸舒缓,暗示自己倦意浓郁,需要睡觉等。二是心理护理干预:首先建立患者个人心理档案,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家庭成员、病情状况、生活方式等,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其次,需要跟踪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不良情绪并进行疏导,尽量帮助患者摆脱不安、焦躁或者是抑郁的情绪;多列举患有同样疾病的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不断传递正能量,增强战胜病魔的勇气。三是家属参与护理干预中来:首先要给家属举办健康教育,使得家属全面了解疾病的本质、治疗方法、睡眠质量和心理治疗等,更要让家属了解自己的参与对于该疾病的治疗的重要性;其次,家属应以乐观开朗的心态与患者接触,不断的支持患者并要监督患者,与医护人员一起努力做好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睡眠治疗和心理健康变化指标[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用来表示睡眠质量,共24个评价项目,每项0至3分,累计分值即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得分,睡眠质量与分数呈反比;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用来表示心理健康,两个表都包含20项,将每项得分加和后除以1.25,四舍五入后取整数就是最后的标准分,当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的得分≥50则为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得分≥53则为抑郁。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进行统计分析,数据采用`x±s表示,使用t检验,当P值小于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睡眠质量

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评分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此时P<0.05。见表1。

表1 兩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比较 n=32,分,`x±s

组别 护理干预前 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 10.41±2.06 6.84±2.49

对照组 9.52±1.79 8.38±1.74

t值 0.849 2.149

P值 0.412 0.034

2.2 两组患者心理健康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的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评分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比较

组别 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51.09±3.79 38.98±3.93 50.92±3.58 40.45±4.72

对照组 52.12±3.43 42.06±3.43 51.47±2.96 43.83±4.60

t值 0.234 2.207 0.459 2.147

P值 0.857 0.043 0.683 0.038

3.讨论

经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不仅会间接导致血糖升高、体重上升,还会伴随心血管各种并发症的产生。诸多因素可以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所以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解决睡眠问题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2]。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的还有一类因素不容小视,即心理因素。老年患者由于生活能力、并发症多发等因素更加容易焦虑最终患上抑郁症,而抑郁症又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据研究发现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让患者拥有好的睡眠也是保证心理健康的关键。

本研究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治疗的64例患有老年2性糖尿病的患者,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为观察组,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都有明显的改善,具有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绍文,高瑞林.实用糖尿病学[J].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M]1998.203

[2]古东海,等,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糖尿病并急性脑梗塞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J].青海医学院学报,2005,26(4):262-265

猜你喜欢

老年2型糖尿病睡眠质量综合护理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与门冬胰岛素30R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效果分析
16周太极拳锻炼及停练8周对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芪枣安神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情志护理干预配合针刺对急性面瘫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阿卡波糖联合维格列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分析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对口腔内牙周炎可致病菌定植情况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