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利水电工程灌溉渠道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2015-10-21刘彦武
刘彦武
【摘要】农村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发展关系到民生大计。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水利灌溉工程的投入,促进了农村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迈向新阶段。在灌溉渠道施工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灌溉渠道施工的质量控制,并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采取一些必要质量控制措施,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施工规范,才能更有效地优化及提高灌溉渠道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本文从灌溉渠道施工技术中容易引起质量问题的方面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灌溉渠道施工;质量控制
1.灌溉渠道施工质量控制
一般来说,施工质量控制实际就是满足施工前的设计要求、工程合同要求等的一项操作规范与作业活动。换而言之,施工质量控制就是为了达到某种规定的标准所采取的相关措施与方法。
2.水利工程施工中引起质量问题的因素
水利工程施工中引起质量问题的因素很多,主要的包括以下几点:
(1) 没有工程质量保障体系。
(2)对施工人员、材料和机械的管理不善。
(3)施工环境的差别与施工工序的混乱。
(4)施工中的操作不符合规范。
(5)没做好施工质量监理日志。
3、水利水电施工出现的新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环境恶劣,工期长,针对于如此大型的施工来说,施工人员密集,人员的文化素质低,很难适应技术不断更新的需要。所以为了适应新技术的需要,在水利水电施工中需要有专业的施工人员,这样对工程的质量会有较大的保障,应加大施工中技术人员的培训,使之适应知识结构不断变化的需求,以便更好的掌握高科技性的技术,这样有利于工程质量的提高,和工程进度的加快,为工程节约成本,并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3.1、GPS定位技术
伴随着GPS定位技术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完善,不仅为工程测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而且让测绘定位技术发生了彻底的变革。多年来用测角、测距、测水准为主体的常规地面定位技术,正在逐步被GPS技术所代替。GPS 测量技术具有技术先进、外业进度快等优点,同时随着实践应用的摸索,在总结GPS 铁路测量的新思路及科学操作方法和工作流程的基础上,我们可对有效的工作方法和作业流程制定相应的规范和细则,使之在外业测量中可操作性强,数据处理更方便。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3.2、 AutoCAD辅助设计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上有许多复杂的计算,尤其是各种不同体形衔接处的相交线,需要用空间解析几何的方法解算。单靠计算器手工计算,非常繁琐,工作量大,准确性无法保证,长期以来一直靠老技工的经验。如今利用Auto—CAD建立数字化模型,执行点坐标查询功能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Aut—CAD的特性提供了测量内业资料计算的另外一种全新直观明了的图形计算方法。另一方面是各种工程横断面、纵断面图的绘制,以及断面面积的计算和其它一些需要的图纸绘制,从而大大减轻工程测量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量。
3.3、数据库技术与GIS技术
随着测量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的逐步自动化、数字化,测量工作者如何更好地使用和管理好长期积累或收集的大量测绘信息,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服务,其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数据库技术或GIs技术,建立数据库或信息系统。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大量的测量数据或信息进行科学的存储,建立三维数字地形模型,提高测量数据利用率,减少人力劳动的重复,以便于检索、分析、分发和利用,实现管理和服务的科学化、现代化。将GIS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也是近几年来才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用三维全景虚拟显示施工总布置,直观反映组成部分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相互关系,并实现各种信息可视化查询、分析、统计计算,实现建筑物施工全过程动态仿真演示。以信息的数字化、直观化、可视化为出发点,直观清晰地描述复杂工程建设的施工动态过程。
4.确保水利灌溉工程质量的解决方案
水利灌溉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工作的重点是保证施工质量控制,这是保证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工程中的设计选型和施工质量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的好与坏。以下是具体措施。
4.1建立起工程质量的保障体系
为使水利工程质量有所保证,就必须建立切实可靠的保证质量的体系,如编制相应的质量手册,制定工程质量监督的方案,锁定技术管理的目标。让质量手册更加具有操作性、监督性、系统性和指令性。
4.2 管理施工人员、机械和材料
水利工程直接建设者是施工人员,因此,控制工程质量遵守以人为核心原则, 控制质量的源头始动力是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必须被经理部门充分地调动提高他们工作的责任感,增强他们对施工的质量重视度, 树立“工程建设重中之重是质量”的观 念于施工人员心底。建筑水利工程的主体是材料,所以,在建设工程项目的过程中,控制施工材料占有重要地位。要禁止所有的粗制滥造技术或者没有达到标准的施工材料运用在工程建设之中。体现施工现代化重要性标志是施工机械,这直接影響了施工进度与工程质量。因此, 合理地、科学地、正确地使用机械设备,对实现工程目标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4.3 做好施工工序与施工环境的控制
在水利灌溉工程施工中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质量管理的环境(如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好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标准) 、工程技术的环境(如工程水文、地质、气象等)。所以在工程施工前,要将影响质量的所有因素分类列出以及汇总,并针对该施工工程的具体问题与特点,研究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控制质量,以便提前做好相关工作,特别是要加大控制施工现场的力度,为了给安全施工与工程质量创造优越的条件。影响工程质量主要因素之一是施工工序。加强控制施工工序质量力度,就能够将控制工程质量把事后检查扭转为事前预防。达到“以预防为主”的要求。控制施工工序的质量,一般的步骤是:实施严格分析、果断判断,通过统计与分析各项工序的随机抽检数据,从而对全部施工工序过程是否具有平稳性、正常性进行判断。此外,在控制施工工序质量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下列几项:工艺流程应该受到严格地控制;整个工艺流程是施工作业基本的依据和规定的章程, 任何施工人员不能擅自对工艺流程进行改动;工序施工中的作业条件必须进行严格控制,包括所有的施工人员、机械、施工的材料、施工的方法与环境等;只有把各个作业条件有机高效地串联结合起来,才能够使所有工序活动过程稳定正常地运行。要及时地检验工序活动的施工效果, 统计工序活动的施工质量并进行综合性分析,及时了解工序活动进展质量的动态,以使施工工序中工作效果达到设计要求与规范。制定若干连续控制质量阶段的目标。在达到了某个既定阶段目标之后,要尽快总结该阶段目标的质量控制经验,以此确保实现下一个预定阶段目标,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施工工序活动从头至尾处于良好质量控制状态中。
综上所述,在施工工程中要联系结合实际情况,加强管理和控制在建设渠道工程中每个环节的计划、技术、制度与质量,施工中各环节紧凑相连,以保证施工工程在有利的施工条件下的质量。提高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加强培训施工队员的技术,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制定相关的施工准则,实施一系列强有力的控制质量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程的管理水平、保证工程的质量,使灌溉渠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林宏派.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及体会[J].科技资讯,2010(15).
[2]李晶.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