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
2015-10-21郭东
郭东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道路交通建设也在飞速发展。但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我国的道路与桥梁建设存在许多不足,运营现状并不能令人满意。道路桥梁建设质量堪忧,尤其是道路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重大安全事故一次又一次叩问国人的心。所以,加强对路桥建设的管理已成为全体国人的心声。文章将立足于我国实际,研究当前道路桥梁建设中的种种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相关的建设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与施工
近年来,我国的道路交通网线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与此同时,许多隐藏的质量问题暴露出来,尤其是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质量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可能会随时损害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在这种情况下,道路桥梁建设者就必须身先士卒,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认真做好道路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工作;对于存在隐患的工程,要仔细勘测,找出造成问题的原因并及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排除人们生活中的道路安全隐患。
1、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与施工的现状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质量优劣直接决定了整个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与行车舒适性。目前,由于安全事故频发,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加强了对道路桥梁建设的管理,但是,这并未带来工程质量的提高,道路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也未明显降低。事故不仅造成大量财产的损失,还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在对众多事故实例进行分析后,可以将事故原因分为以下三方面:
1.1 缺乏合理的桥头引道设计
一般在进行大型道路与桥梁建设时,都需要设计路桥刚度变化的过渡带以提高路面平整性。然而,在我国目前的路桥建设中,这一环节明显被忽略了。桥头引道设计的省略,无异于为桥梁安全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虽然目前许多设计师在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置搭板,以降低路桥间的刚度变化,提升过渡段路基的整体强度,但这远远不能达到与桥头引道设计相当的的作用。搭板尺寸的细微误差,路基的沉降等都会影响路桥质量,进而引发重大安全事故。这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以及资源的浪费,还大大降低了路桥的安全系数,影响人们的安全出行。由此可见,桥头引道设计是路桥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步骤,需要引起设计者们的足够重视。
1.2 缺乏恰当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
软土地基处理质量的优劣是影响道路与桥梁连接处平整性的关键要素,恰当的软土地基处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道路桥梁连接处的质量,从而大幅度提高后期运营的安全性。然而,事实证明我国许多路桥建设工程都没有做好这一工作,对于软土地基的處理都不尽如人意。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设计工作开始前没有对施工地段进行全面的勘察,对软土地基的具体情况不够了解,甚至还会出现不进行处理的情况,导致之后的路桥施工设计无法切合实际,达不到科学性标准。其次,施工过程中没有选择恰当的措施也会造成不良后果。在选择处理方式时,一定要以事实为依据,同时全面结合多方因素。在现实情况中,有许多不加选择全盘接受既有处理经验的现象,导致路桥连接处出现较大沉降差,从而影响整个路况,诱发“桥头跳车”等危险情况。
1.3 缺乏科学合理的边坡防护措施
科学合理的边坡防护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平整度,从而降低“桥头跳车”现象的发生率。许多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路桥连接处路堤的严重错位是由于边坡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维护,在经年累月的流水冲击下,路堤渐渐地下沉,影响道路交通安全。一方面,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没有全面考虑所有相关因素,边坡防护工作没能被纳入设计范围;另一方面,施工过程中台背回填材料的选择也会大大影响路面建设质量,劣质的回填材料可能会为路面沉降推波助澜。此外,台背防排水设施的不健全、路线铺设的不平整以及平纵线形不符合设计要求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路基的强度,同时加上对此也没有及时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这必然会致使桥头基础变形。
2、应对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与施工问题的有效对策
2.1 提高桥头引道设计质量
合理的桥头引道设计能极大的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而桥头引道设计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优质的桥头搭板的设计。成功的桥头搭板设计对于路基强度的增强是毋庸置疑的。要想做出科学的搭板设计,仅靠纸上谈兵是完全不可能的,还需要设计师们亲自到施工现场去进行严格的调研,立足实际,准确的设计出合乎实际尺寸的搭板。一般情况下小型桥梁搭板的长度为五米,大中型桥梁搭板的长度为八米,但是具体设计还需依据各桥梁实际而定。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当地的地形地势情况,桥头引道往往处于高填方路段,其沉降量相对较大,所以需要合理加长搭板的长度。
2.2 合理设计路桥缓和过渡段
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道路桥梁缓和过渡段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这一部分出现了问题极易导致安全事故。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施工图纸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对路桥缓和过渡段的方案进行反复的考量,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首先,要对施工地段的软土地基进行全面的勘察,了解软土地基的具体情况,熟知各项相关指标,以先前的成功经验为借鉴,对软土地基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例如在软土地基分布较广、强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振动碎石桩法来加强地基的强度,从而不断提高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质量。其次,做好边坡的防护设计工作,要选择最佳的台背材料,根据材料的各项性能标准,选择强度高、透水性好、压实快、摩擦角大以及可压缩性小的填料,例如砾石、岩渣或砂砾等。选对了材料就等于为工程质量多了一份保障;还应根据实际并综合多方因素,设计出全面的防护措施,即便出现了沉降,也不至于造成太大的损失。总之,要想增强路桥连接处的强度,降低沉降事故出现的风险,就必须对路桥缓和过渡段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2.3 强化工程的施工管理
一项工程的质量不仅取决于工人的施工水平,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于管理者的管理,这句话在道路桥梁建设中也同样适用。加强对建设工程的管理,需要事先协调做好各方工作。首先要根据实际施工进度不断调整施工方案,恰当的安排每日工作量、合理调配各种资源、选择最佳的路堤填筑材料,在工期要求内高质量的完成道路桥梁建设,实现收益成本比的最大化。对施工技术进行反复考量,降低技术原因造成事故的几率。此外,还要落实好路基加固工程。这必须要以具体情况为基础,遵循科学原则,依照设计图纸进行回填工作;精确的数据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要利用最科学的测量手段,选择最先进的仪器,测量出最精确的数据,保证路桥连接处的各项建设指标都能最大限度的靠近标准值,尽量减少沉降情况的出现。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定会出现路桥设计与质量问题。而及时解决这一问题,才能为提高人们的出行水平提供安全保障。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前期做好桥头引道设计,降低路桥错位风险,对建筑施工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高质量的完成道路与桥梁的建设,提高出行的安全系数,为人们出行创造一个良好的道路条件,从而促进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为国家在工程质量方面赢得良好的国际声望。
参考文献
[1]童立国.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软土路基的处理[J].西安建筑科技,2008,1.
[2]苏力.路桥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
[3]樊荣.浅谈路桥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J].青春岁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