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环境下的语文教学
2015-10-21尹萌萌
尹萌萌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多种信息通过纸质的、声音的、音像结合的、网络的媒介传播,使得瞬息万变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立体的信息网络,编织着各种信息的渠道,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当然也会对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产生一定的冲击,面对着信息环境下媒介传播方式的诸多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也势在必行。
一、信息时代呼唤语文教学改革
1. 信息传播的特性促进语文教学改革。下面我们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这种传播形式的改变对于语文教学的影响。
传播学认为,“传播”是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普遍现象,植物借助风力和昆虫传播花粉,动物彼此联系发出传播信号。人类的传播行为就更加复杂,根据媒体的性质与传播领域的不同可分为大众传播和教育传播。
大众传播是指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微信等大众传播媒体向广泛的社会传播对象传播知识、信息以及娱乐节目。
教育传播则是按照教育目标的要求,根据教育对象的需要,传播知识。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其实就是利用教育传播媒体单向的传播知识。进入网络的信息时代,教育的传播不再只是应用教育傳播媒体,大众传播媒体已悄然地走进教育教学的领域,也必然会带来语文教学理念、策略、方法的变革。
2. 学生的知识储备要求语文教学改革。与过去相比,信息时代学生的知识储备是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这是因为他们广泛地利用教育传播和社会传播媒介,获得了书本之外更加广泛的知识。特别是网络媒体如此发达的当今,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从多种信源主动积极地涉猎他们感兴趣的未知领域,获取不同学科的知识,这也是社会传播的作用。
语文学科的特点不单单是在课堂中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在生活中学习,在与人交流的语言运用中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因此可以说,社会软件的问世促进了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提供了应用语言交流的广泛渠道,使学生各方面的知识更加丰富。语文学科知识的储备奠定了他们自主学习语文知识内容的基础和能力。在这种大背景下,如果教师还是一味地遵循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学生自然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就是我们强调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的原因之所在。
二、信息环境下的教学方法探求
信息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每个教学环节都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工具的作用。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为中心,以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积极的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以学生主动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为宗旨。探求新的语文教学方法,我们把它称为“科学设疑、自学为主,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方法。
1. 科学设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根据不同学段的特点,研究问题情境的创设,做到科学设疑,实践中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创设问题情境,要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尽量把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交给学生去思考,以升华内涵的理解,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以往我们常常不敢放手让学生去阅读、分析,主要原因一是不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唯恐他们不能对课文深入理解。二是怕浪费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其实我们更应当看到的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成长。
2. 自学为主。自学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关于“主动学习”概念的理解,我比较赞同的是建构主义观点——学习过程是学生把新的信息通过不断地同化与顺应,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它绝不是学生放任自流的行为,这个过程是任何人不能取代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信息技术工具的作用也显而易见,如何运用,则赖于教师对课文内涵的深入了解。
在这一教学结构中,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以及信息技术工具的作用如下:
意义建构——培养能力——明确目标——驱动学习
设计目的——学习准备——小组研讨——总结演练
这一环节中,“设计目的”是教师要学习活动和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教学过程”,会像催化剂一样,促进其发展,决不可拔苗助长,越俎代庖,应尽量采取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在教师评价、学生共同评价中,利用网络的、文字的、音像的资料,加强师生、同学之间的交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实践。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研讨来解决学习中的疑难。在不断的探究中,寻求阅读能力、阅读习惯、阅读积累等语文素养领域的发展,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得到进一步扩展和延伸,以达到不断完善和建构学生的语文知识体系,提高语文素养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