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接轨
2015-10-21梅雨
梅雨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工程监理和项目接轨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对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进行相关内容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监理;项目管理;比较;提升
前 言
要有效提升工程监理的水平就必须要加强与项目管理的接轨,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的监理事业快速提升水平。
一、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的比较
工程监理是20世纪80年代末根据当时的情况而引入的理念。监理工作可以给工程项目带来效益,简短工期,减少预算。工程监理的发展过程,工程监理是我国工程建设业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我们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结合工程监理,演变成了适合国情的中国的工程监理。项目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按照跟业主签订的合同,为业主进行监管工作,也包括编制可行性报告,进行项目策划等。工程管理企业一般按照合同约定承担相应的责任,项目管理企业的工作是全过程的。我国的工程建设业,工程监理和工程项目管理是并存的,工程监理跟工程项目管理有三点不同,分别是:一,工程监理范围仅限于施工阶段,但工程项目管理是全过程的。二,工程监理的工作主要以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为主,而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要更多更细致。三,工程监理和工程项目管理,分别与业主之间的关系不同。
二、工程监理在项目管理之中作用
1.工程监理在全过程造价控制之中的作用
在工程监理方面和造价工作相平行的内容是实行严格的质量管理,一些监理人员容易将二者分类,此类做法是行不通的。由于工程所涉及到的材料质量和人工费用是通过造价决定的,仅仅通过质量检查方面进行质量的控制是不符合实际的,缺失了质量控制,造价控制则更是空谈。最为可行的方式是将质量控制进行严密化、精细化,对于工程所涉及到的建筑结果、材料利用以及人工效率等进行精细化管理,形成质量控制手册,且手册上的内容是全面的、精细化的。在质量控制手册的约束下,造价管理人员能够通过计价清单将每个细节进行仔细核算,保证花费是合理的、节约的。此外,在整个工程造价过程中有许多花费是不稳定的,诸如工人误工以及材料损耗等等,质量控制所涉及的预后计划保证了工程流动式造价的参考,其中机械使用以及所变更的材料,对预计导致的返工情况的估算,保证了精确的造价控制。
2.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监理的工程控制
安全监理的重点主要应是审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人员配备审核各分包单位的安全资质,检查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审核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完善安全监理工作制度,深化安全监理工作。实施现场跟踪和旁站监理制度,对关键部位、难点部位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以加强事故易发部位的监控。明确安全监理资料填写和归档要求,保证安全监理资料的真实性,使得安全监理工作有据可查。健全监理工作的监管机制,完善安全监理工作考核办法,加强监理单位安全监理工作的监管力度,将安全监理人员到位情况、监理工作开展情况和安全监理资料情况等安全监理行为列入日常安全监督管理内容。监理单位要定期召开例会,对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对施工现场各方面的安全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3.树立监管工作的原则,保证监管质量
首先,要确定监理工作中的以下原则:第一是合理性原则。具体而言就是要从工程的规模,环境条件以及工程的特点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承包单位的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进行审查,审查时的标准要严格依据国家的法律以及其他相关规范。第二是全面性原则。所谓的全面性原则就是指认清建设工程项目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用全面的观点重视任何一个环节和系统,不能造成任何的差别待遇,否则就会造成计划的难以顺利进行。第三是符合合同要求的原则。实施监理行为的唯一依据就是合同,在深刻理解合同具体条款的意图的同时要保证一切行为要坚持按照合同的相关规定进行。
三、工程监理转型能力提升策略与手段
1.监理企业能力弱点分析
监理企业在承接各种工程管理咨询服务过程中,遇到问题只要是由于长期从事施工阶段监理存在“重执行、轻策划;重技术、轻管理;重人员,轻培养;重效益,轻程序”等弱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就是施工阶段监理工程建设的工期、质量、成本目标明确,不需要监理单位进行工程项目的目标规划,按照施工合同和技术标准顺利完成监理任务就可以了。而全过程的项目管理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需要管理机构对整个项目的实现过程进行项目计划,确定各阶段的工作结点等关键要素,这在监理工作中体现的较少。
1.2同时在人员要求上,虽然理论上要求监理人员具备完善的包括技术、经济、管理及法律的知识结构,实际上我们的监理人员经过国家注册考试,取得证书之后,在这些方面的后续教育就不是很重视了,我们很多监理人员都是技术型、经验型人才,但在管理理论、组织理论等方面是很欠缺的。
2.能力提升策略建议
2.1采用SWOT法进行企业诊断。绘制企业的SWOT分析表格,分析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企业资质较高的如甲级资质监理企业,可以进一步做大、做强,采用发展性战略,积极响应政府的转型政策,拓展领域,在本企业资质以外申请工程勘察、设计、施工、造价咨询、招标代理其他资质,将公司逐步向真正的智力密集型企业转型,实现多元化发展。对于中小型的监理企业,通过差异化服务形成自己的行业特色。不必急于做大、做强,在品牌上下功夫,在专业化上做出信誉。
2.2人才儲备。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制定企业长期的人力资源规划,通过培养、引进、再提高等手段,建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库。包括高水平的项目经理、融资专家、法律专家等高端人才,“鲁布革”项目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外国专家咨询团(我国监理监理制度的最初学习模型)的咨询建议,据初步统计,外国专家提出的百余条咨询建议至少为项目节约了3600万元投资。
2.3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及信息库的建立。利用项目管理软件,建立企业信息资源库,在信息收集、人员管理、程序控制以及项目评价等反面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即在完善和健全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网络系统,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活动环节中,使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工作流集成和整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的过程。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接轨是趋势,两者接轨能够最大程度发挥监理的作用和项目的管理水平,促进工程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韩冰.建设工程监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分析[D].天津:天津大学,2009.
[2]杜维刚.HK管理公司从工程监理到项目管理的转型[D].北京:电子科技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