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政教改研究

2015-10-21马奕

今日湖北·下旬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教育大数据时代

马奕

摘 要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各种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人类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本文就大数据的定义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大数据时代必须转变教育方式,以迎接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强化大数据意识,提升利用大数据技术的能力,加强对大数据的管理,才能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规律,构建科学有效的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大学生思政教育 教育方式改革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多媒体设备的飞速发展,数据的来源和承载方式呈现几何级的增长,全球信息数据量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大数据浪潮汹涌而来。无论你意识到与否,接受与否,人类就这么进入了将大数据时代。正如互联网时代的其他发明,大数据也在推动人类不断前进的同时也带了很多的挑战。而高校作为思想最活跃、知识最密集、网络信息技术充分运用的前沿阵地,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是受到大数据浪潮的深刻影响。

一、大数据的定义和特点

2013年,英国作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出版了《大数据时代》一书。他在书中就大数据作出以下定义:“大数据是人们在大规模数据的基础上可以做到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在小规模数据的基础上是无法完成的。大数据是人们获得新的认知、创造新的价值的源泉;大数据还是改变市场组织机构,以及政府与公民关系的方法。”而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将大数据定义为:通过高速捕捉、发现、分析,从大容量数据中获取价值的一种新的技术架构。总之,大数据就是那些蕴含着巨大的、可有效利用的、多样化的数据集,它具有以下特性:

1、数据的海量性和多样性。在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支持下,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多媒体设备迅速普及的前提下,信息和数据呈现出几何级增加。而大数据的技术手段和理念使得人们在更多领域更多层次获取多种信息。这些信息涉及了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基于位置的服务,我们可以掌握个人的地理位置信息;基于电子支付平台,我们可以知悉个人旅行习惯以及支付能力;而社交性网络服务采集和存储着与用户的社会关系和个人爱好相关的全部言行记录;安装在各大公共机构的摄像头捕捉人们的外形特征。

2、数据传播的迅猛性。数据传播基于互联网技术,而互联网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开放性。网络的开放性是是互联网之间信息共享的一种方式,互联网就是建立在这种开放自由的基础之上。一直以来,人们之间的生活交往总是不可避免的受到各种限制,如地域、文化、种族、以及自身的经济条件和政治背景等。网络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而大数据时代更是让计算机之间相互的联系程度愈发的密切,可以共享的信息量越来越多,人们可自由的使用网络,自由传播数据,每个人都可以是资源信息的制造者、共享者和传播者。

3、数据的实用性。大数据彰显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撼动着世界的方方面面。知名IT评论人谢文在《大数据时代》的推荐序中写到,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即使是在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中,人们还主要是依赖抽样数据、局部数据和片面数据,甚至在无法获得实证数据的时候,纯粹依赖经验、理论假设和价值观去发现未知领域的规律。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人类第一次有机会和条件,在非常多的领域和非常深入的层次获得和使用全面数据、完整数据和系统数据,深入探索现实世界的规律,获取过去不可能获取的知识,得到过去无法企及的商机。

当然,这只是大数据价值的冰山一角,它到底会有多大的价值,有多巨大的变革力我们还难以下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大数据已然成为一种核心竞争力,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二、大数据时代进行思政教改的原因

身处大数据时代的思政教育,假如还将教育地點局限在大学校园中,还固守传统的循循善诱、言传身教的方法,假如思政教育者还不更新原有的知识技能体系,还不成为一个合格的网络人,思政教育还能够顺利开展吗?毫无疑问,答案是否定的。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地位面临挑战

网络时代的到来,打破了几千年来的教育模式。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高新网络技术和海量信息的冲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地位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场所不再限定在校园范围内,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不再是面对面的交流。教育工作者所传授的知识在烟波浩渺的大数据的海洋中犹如沧海一栗,很容易淹没在海量的数据中。而大学生们有着旺盛的求知欲,掌握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他们乐于在开放的大数据中找寻各种知识,获取各种数据。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其已经不是大学生获得知识的最主要来源,高校大学生在网络上接触到的有些东西很可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传授的知识存在差异,这就会让高校大学生对老师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产生怀疑,会质疑教师的能力,损害教师的威严。

2、传统的思政教育者及思政教育方法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大数据时代的首要特征就是数据传播量和传播速度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这也给我们的思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合格的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能力,还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习网络知识,掌握最新的网络技能,了解时下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和当代大学生实现顺畅沟通,才能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试想一下,一个思政教育工作者不会使用互联网,不使用智能手机;不知道如何使用电子邮箱、微信、QQ、微博;不理解各种网络语言;不知道淘宝、阿里巴巴和马云。毋庸置疑,他的工作是无法顺利开展的。由于无法掌在网络中接收信息、提取信息、传播信息,他和整个时代格格不入,他和学生之间会由于信息不对等而出现一条沟通的鸿沟,他会因为数据的老旧而被学生质疑,会极大地损害作为教师的尊严和威信。

3、大数据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

众所周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开拓人们的眼界,也会蒙蔽人们的双眼;可以带人们走进一个全新的大千世界,也可能引导人们走向未知的深渊;可以成就阳光健康的有为青年,也会塑造消极暴戾的迷途羔羊。

大数据的开放性使得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受到很大的冲击,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在网络上相互交融、相互冲突,使得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高校大学生产生价值观多元化的情况,甚至价值观扭曲的情况。有的人将虚拟世界中的自由主义带到了现实世界,渐渐成为没有担当、没有责任感的人;有的人被网络世界中的暴力信息、黄色信息和其他不健康信息所侵蚀,在现实生活中走向了犯罪的道路;有的人被一些反动势力所编造的子虚乌有的信息所蒙蔽,动摇了其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主义精神。这些情况都会对大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更有甚者会对其一生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三、大数据时代的思政教育方式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多层次、多方面的挑战,但也为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1、牢固树立大数据意识,获取有效数据

身处大数据时代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做好思政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树立大数据意识,主动成为数据的接收者、传播者和创造者。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一定的数据敏感性,要有主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的观察和交流捕捉学生感兴趣的信息,然后再利用网络筛选数据,加以分析整理。比如,在学生在党支部会议上提出希望开展形式多样的支部活动,尤其是多开展户外的支部活动。这个时候教师必须抓住“户外支部活动”这个关键词,然后利用网络搜寻相关数据。通过网络,教师可以了解到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手青年人欢迎组织户外活动形式,他可以从中筛选出合适的活动方式,并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这样以学生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的活动必然会吸引学生踊跃参加支部活动。而教育者也可以在这样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寓教于乐。再比如,在就业越来越难的今天,思政教育工作者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喊口号式的鼓励学生,鼓励他们要自信,要有斗志。这样苍白的鼓舞往往会事倍功半。而事半功倍的方法则是我们将本专业近年来的就业率和就业方向进行汇总,用真实的数据来告诉学生,他们的前途并不迷茫,他们并不难找工作。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对近年来的照片信息进行分析,找出行业岗位的需求,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就业观念。

2、灵活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要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思政教育工作者仅仅树立大数据意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大数据技术,能够灵活运用各项技术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要灵活利用各种网络平台,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找到大数据时代思政教育的深层规律。比如,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在校内学生论坛和其他校外论坛浏览数据,参与交流,跟踪分析学生讨论的内容。教师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获悉学生面对的问题和困难,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育,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获得学生的信任,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还可以维护校园学生的思想舆论安全和稳定。又如,教师可以用微博、微信等时下新兴热门的通信工具上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相比面对面的交流,不少学生更愿意在网络上和老师进行沟通,这样的沟通平台让他们更加放松,更加自然,更容易表达。教师要在微信、QQ等通信平台上经常性地开展网上谈心活动,以获取更多更直观的信息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和有心理健康隐患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此外,微博、微信集成的公众平台,作为一种快速、便捷的即时通信工具,是一种很好的信息传播方式。因此,我们可以建立公众账号,传达党团精神,开展思想引领,营造校园文化,推动组织建设,促进青年进步。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通过灵活的版块设计、强有力的组织推进、切合实际的专题策划和典型人物宣传,进一步深化新媒体平台职能,使其成为思想引领的新阵地、成长服务的新阵地、组织动员的新阵地、答疑解惑的新阵地和工作创新的新阵地。

3、建立大数据资料系统,挖掘思政教育深层规律

处于大数据时代的思政教育工作者,接收、使用、传播数据是必備的技能,而更重要的是能够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管理。在烟波浩渺的大数据海洋中,思政教育者必须要对现有的数据进行提炼,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发掘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在教育规律的指引下,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分门别类,从而构建一个完备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资料系统,以便我们能够更好、更快、更高效的开展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身负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必须要树立大数据意识,提升大数据技能,加强大数据管理,才能应对纷繁复杂的大数据时代,才能深入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层规律,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引导广大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寻找通往未来的钥匙[N].人民日报,2013-02-01.

[3]郭晓科.大数据[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林学院)

猜你喜欢

大学生思政教育大数据时代
新时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善用社交网络媒体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水平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