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设项目绿色施工

2015-10-21陶阳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绿色施工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

陶阳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概念日渐深入人心。文章首先对绿色建筑的产生与发展做了简单描述,进而解释了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概念,最后归纳总结了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施工;可持续发展;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

1 、前言

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进步,我们发现,人口规模的扩张、自然资源能源的消耗量大、生态环境破坏、水土污染等问题都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出了严重的警告,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应运而生,它的基本原则有两个,一是一定要通过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福利,另一个是经济发展不应该以环境破坏和后代获得发展的权利为代价。

建筑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它需要大量的资源、资本、人力投入,同时在运作过程中对周围环境产生很强的负外部性。人类历史上建筑类的社会活动所投入的自然资源、能源以及产生的建筑物垃圾在各个总量中所占比例都相当大。这表明,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筑领域中绿色技术的实现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于是,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概念日渐深入人心。

2、绿色建筑的产生与发展

绿色一词被广泛用在植物上,植物是自然界生物链中的基本环节,同时也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关键和其它生命存在和延续的支撑。近代,人们将绿色植物所代表的“融于自然”的角色赋予到社会活动中去,发展到建筑领域就产生了“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人们追求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标志,作为绿色文化的一部分显示了可持续发展的普及。

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人类近代史上的重要里程碑。1980年,可持续发展一词首先出现在《世界保护策略》中,它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对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呼吁,号召人们认识、了解和重视经济增长中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由WCED公布,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正式的文件公布于全世界并开始得到普遍的接受和认可。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这两个纲领性文件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公布,这代表着可持续发展从少数人的研究延伸到了整个人类共同关注的范围。可持续发展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个定义是“经济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的发展权利”。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建筑领域的深入,在绿色理念的影响下,绿色建筑的发展首先步入了理论探讨的道路。1981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14次大会召开,第一次比较明确的提出了目前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危机和矛盾,主要目的是认识到建筑行业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中肩负的责任。1993年第18次大会的召开是绿色建筑发展历史上的重要标志,进一步提出建筑师在建筑规划、设计及施工阶段中履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职责和核心角色。21世纪以后,中国为了与世界各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形成共识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于2005年发表通过了《北京宣言》。这个宣言根植于中国的传统理念并以尊重自然环境为前提,逐步推进绿色技术在中国的普及和应用。

3、绿色建筑及绿色施工的概念

3.1 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何种建筑才能归属于符合绿色标准的范围,学术界等至今没有形成定论。在建设部编写的《绿色建筑技术导论》中,绿色建筑被认为是在建筑从招投标开始到最终消亡过程中最大程度的降低污染(噪音、垃圾、扬尘等)、节约自然资源能源(各种耗材、水、电等)以及保护周围生态环境,旨在为人们提供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存、适用性强和利用效率高的居住空间。

绿色建筑应该包含以下几点必不可少的特征:

1. 符合标准的绿色建筑需要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规划和设计;

2. 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尽量使用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完工后履行职能时实现高效利用;

3. 节约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造成的能源压力和生态破坏;

4. 完工后的绿色建筑在居住和使用时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力求健康和舒适;

5. 绿色建筑除了传统建筑所能履行的职责之外,还要进行功能的多样性创新。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至少要满足三点要求:人类的基本物质需求和基本精神需求;最大程度的节约资源能源;对环境的冲击和破坏程度最低。

3.2 绿色施工的概念

绿色施工的概念由绿色建筑的概念结合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理论而来。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理论是指建筑物在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等阶段都要表现出可持续的特征。所以,建筑生产行为需以一个整体的视角对各个阶段进行综合思考,才能全面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

虽然绿色建筑的概念贯穿了建筑物全部的生命周期,但综合各个阶段的特点后发现,施工期间是建筑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消耗自然资源、资本和人力投入以及产生巨大负外部性的过程。所以,重点研究施工阶段的环境影响对实现建筑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出绿色施工的概念,它是指通过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最大程度减小施工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

目前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防尘

大部分的施工现场都会产生大量的扬尘,扬尘导致项目周围的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控制。比如,建筑材料在项目地和来源地之间运输时,应采取一定的遮盖或封闭措施;规划并分配合理的场地以供车辆及建筑工具进行清洗,防止污染物向环境中排放[19];在项目前安装和结束后拆除的工作中,进行洒水、设置围栏等避免扬尘。

4.2 合理规划施工区域

在市区内进行施工时,项目占地面积不宜过大,这就对施工区域的合理规划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另外,施工现场周围如果有地方文物等重点保护建筑时,项目的布局应尽量对这些建筑提供一定的防护。比如,对项目场地的布局应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为目的,尽量采用环形道路以节约空间。

4.3 保护施工土壤

建筑施工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施工现场的土壤造成侵蚀,同时也会造成水土流失,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就非常重要。绿色施工要求项目所在地应种植速生的植物,美化环境;现场要对施工造成的斜坡加固,设置简易的排水系统,并盡量扩大裸土上面的植物覆盖面积,避免水土流失;另外,在施工结束后,对施工造成的土壤侵蚀等应与当地的相关部门合作以采取补救措施。

4.4 污水排放达标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要达到既定的排放标准,现场应设置污水处理设备并定期对污水的水质进行监测。施工中使用的有毒、侵蚀性强等材料应采取封闭措施,避免材料的渗漏。

4.5 噪声和振动的控制

为了控制施工中电锯、电刨等工具在使用中产生的振动和噪声,避免对周围居民生活造成负外部性,绿色施工要求:施工现场应尽量远离居民生活区,并在夜间休息阶段避免产生噪声的施工;采用噪声低的机械类工具,并在不可避免的产生巨大噪声的施工阶段采取一定的隔离和封闭措施;施工中产生的噪音要符合相关规定中的标准。

4.6 清理施工垃圾

首先,绿色施工要求施工中产生的垃圾量越少越好,按照我国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的标准,如住宅建筑垃圾要保证在400吨/每万平方米之下;施工垃圾在清理时要分门别类,提高废弃物的回收率和利用率;施工人员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应和施工垃圾进行分离,单独清理;由于使用某些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建筑垃圾不宜存放时间过长,应在施工现场收集后统一送至专用的垃圾站。

猜你喜欢

绿色施工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在总包交钥匙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科技创新在总包交钥匙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绿色建筑技术节能分类探讨
对现代建筑的绿色施工技术管理问题探讨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的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