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2015-10-21杨国红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灌肠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

杨国红

【摘 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和甲硝唑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自拟中药方剂进行保留灌肠治疗,观察2组治疗有效率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7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灌肠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内生殖器、盆腔腹膜及其周围结締组织发生的炎症,具有病情顽固、经久不愈和易复发的特点[1]。近年来随着性观念的改变和人工流产术的增多,慢性盆腔炎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西医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理疗、中药灌肠以及中药离子导入等方法,各有优缺点。长期使用抗生素易导致阴道正常菌群失调,对致病菌的屏障作用减弱,产生多重微生物感染,给治疗带来困难[2]。为此必须在积极控制炎症的同时,进行其他辅助治疗。我们从2013年2月对4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在常规抗生素治疗同时加用中药灌肠治疗,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在我院治疗的9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符合《妇产科学》中的诊断标准[3],B超检查可见附件区增粗,界线不清,或提示附件包块和盆腔积液。排除合并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肿瘤以及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对所应用药物过敏者除外。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患者年龄34~55岁,平均(43.53±6.45)岁:病程6~18个月,平均(10.23±3.55)个月。对照组患者年龄33~56岁,平均(44.54±5.15)岁;病程5~16月,平均(10.45±3.35)个月。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予0.2%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100mL和0.5%甲硝唑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7d为1疗程,连用两个疗程。

1.2.2 治疗组 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增加应用自拟中药方剂进行保留灌肠,方剂组成:红藤、赤芍、丹皮、桃仁、当归、川楝子、泽泻、败酱草、白花蛇舌草等。根据辨证结果确定药物剂量和进行药物加减。以上药物武火煮沸后文火浓煎30min,取药液120ml备用。每晚临睡前灌肠1次,7d为1疗程,连用两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

参照《现代中西医结合实用手册》[4]: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子宫及附件无压痛,盆腔包块消失,B超检查子宫附件回声正常,包块及积液消失;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子宫及附件轻压痛,盆腔包块缩小1/3 以上,B超检查阳性征改善;未愈:自觉症状无改善,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与治疗前相比无改善。痊愈和好转记为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以[n(%)]表示治疗有效率,采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9.70%,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多以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为主,现代医学主要以抗生素治疗为主,但随着病程迁延复杂,无法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多应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用药,效果多不甚理想,同时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易发生菌群失调和耐药性等后果。因此要研究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尽快减轻患者的痛苦,恢复健康。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发挥了一定的优势,因此借助中医治疗、物理疗法及心理疏导等综合治疗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是必然的趋势,也能产生较好的治疗作用。

慢性盆腔炎属于中医学“妇人腹痛”、“癥瘕”等范畴,主要是由于机体感受了湿热邪毒,导致气血阻滞,运行失调而发病[5]。本研究中自拟中药灌肠汤中红藤活血止痛、祛风除湿;赤芍、桃仁、当归活血散结;白花蛇舌草、败酱草、丹皮清热解毒,化瘀散结;川楝子行气活血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行气活血、消瘀散结之功效。保留灌肠方法给药是通过药物经直肠黏膜吸收,比口服吸收快而规律,作用时间长,药物“直达病所”[6]。此外药物的温热效应可加快周围组织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尽快消除炎症。联合应用乳酸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能促使抗生素在病灶局部达到有效血药浓度,二者联合具有相加作用[7]。本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9.70%,组间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治疗效果显著,而且能够避免发生药物不良,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方军英,李莉.克林霉素磷酸酯片联合妇科千金片治疗慢性盆腔炎63例[J].中国药业,2010,19(9):75.

[2]朱兰,赵煜,刘军,等.慢性盆腔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J].西南国防医药,2007,17(3):376-378.

[3]乐杰,丰有吉.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75-276.

[4]尤昭玲,李克湘.现代中西医结合实用手册[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6:597.

[5]马紫菱,郑艳嫦.穴位贴敷合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29):6314-6315.

[6]刘平,覃菁,陈慧侬.中药直肠给药治疗妇科血瘀证研究概况[J].河南中医,2005,25(3):84-86.

[7]汤惠茹,陈锦秀,李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继发不孕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2):1457-1458.

猜你喜欢

灌肠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灌肠” 治疗有副作用吗
灌肠机专利技术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4例临床分析
康妇炎胶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