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绷带提高儿科留置针稳定性的护理效果观察
2015-10-21张桂香
张桂香
【摘 要】目的:评价应用弹力绷带提高儿科留置针稳定性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儿科收治的需进行留置针操作的患者123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2例,选用医用弹力绷带辅助固定,对照组61例,选用普通胶布进行固定,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以及皮肤过敏例数。结果: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过敏情况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医用弹力胶布固定儿科患者留置针的护理效果好,能有效提高留置针留置时间,对患儿皮肤刺激小,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关键词】儿科护理;留置针;弹力绷带
浅静脉留置针是儿科的常用护理操作之一,它能够减少患儿反复穿刺所带来的痛苦与血管损伤,为治疗提供良好的静脉通道,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患儿好动、血管细、短等特性,导致留置针留置时间较短,重复穿刺对患儿造成痛苦[1]。因此,如何提高儿科留置针固定技术,一直是我院儿科护理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近年来,我们采用弹力绷带对留置针进行辅助固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我院儿科收治的需进行留置针操作的患者123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2例,男32例,女30例,年龄(1.5±0.2)岁,对照组61例,其中男28例,女33例,年龄(1.6±0.4)岁,所用病例经过患儿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得到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在其全程监督下进行。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患儿穿刺成功后用3M无菌敷料贴进行固定,根据患儿穿刺部位的不同,将医用弹力网状绷带进行修剪,修剪结束后用绷带围绕穿刺部位缠绕一周后用绷带压住针柄,松紧度以能插入两根手指为宜,固定绷带,将肝素帽从网眼中穿出,固定后即可接头皮针进行静脉输注。
对照组:患儿穿刺成功后用3M无菌敷料贴进行固定,固定结束后用普通医用胶布对其进行缠绕固定。
1.3 疗效评价标准
每天对患儿留置针进行检查,记录留置针留置时间,对留置针周围皮肤的不良反应,如皮肤发红、瘙痒、皮疹等情况进行记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
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为(96.5±7.9)h,对照组为(63.2±5.2)h,两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
2.2 两组患者皮肤过敏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期间在绷带固定部位未发现过敏现象,对照组对胶布过敏8(13.1%)例,两组皮肤过敏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过敏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3 讨论
儿科患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自主口服药物,往往采用静脉输注的方式进行给药,但患儿血管具有短、细、不易固定的特点,且在治疗过程中,患儿容易因烦躁、哭闹、抓挠等使得针管滑出血管外,从而造成液体外渗,穿刺局部皮肤出现肿胀、疼痛等情况,影响后续治疗的进行[2]。传统护理方法对患儿留置针使用医用胶布进行固定,价格较为低廉,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应用较为广泛,但医用胶布固定的缺点在于弹性较差,松紧度不易掌握,过松打不到固定效果,容易导致留置针脱出,过紧患儿舒适感下降,且影响肢端血供,同时,部分患儿对橡胶制品较为敏感,黏贴医用胶布后黏贴部位会产生过敏反应,上述原因限制了医用胶布在儿科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3]。
我院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发现,使用医用弹力网状绷带对患儿留置针进行固定效果较好,有以下优点:①弹力网状绷带粘贴牢固,透气性能较好,且绷带使用材料为医用纯棉,具有低致敏性,绝大多数患儿使用后无过敏反应发生;②固定牢靠,可以有效避免常规固定中出现的肝素帽脱垂、敷料脱落等现象;③留置针尾端完全被绷带包绕,避免了患儿活动时由于外界物体对留置针尾端撞击而造成的静脉炎的产生;④使用弹力网状绷带能够使得敷料紧密贴合在穿刺部位,一定程度上起到隔菌效果,且避免了因敷料松动而更换敷料的现象,降低了医疗成本。在我们科的研究中发现:使用弹力网状绷带进行固定的观察组其留置针留置时间长达(96.5±7.9)h,远优于对照组的(63.2±5.2)h;在固定部位皮肤过敏反应方面,观察组患者并未出现對网状绷带过敏的现象,而对照组患者对胶布过敏率达1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应用医用弹力胶布固定儿科患者留置针的护理效果好,能有效提高留置针留置时间,且对患儿皮肤刺激小,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韩水霞.小儿静脉留置针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J].基层医学论坛, 2011, 15(9): 817-818.
[2]叶春燕,吴凡伟,杨艺,等.腋静脉留置针输液配合动脉留置针采血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应用[J].Journal of Nursing (China), 2011, 18(9B).
[3]李亭,何贵蓉.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护理进展 [J].全科护理,2010, 8(17): 1576-1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