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内科实施分层级护理模式效果探讨

2015-10-21孙艳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效果

孙艳艳

【摘 要】目的:对神经内科实施分层级护理模式所产生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本院神经内科接受管理的护士66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3名,给予对照组护士行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护士则实施分层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士的具体护理效果。结果:经不同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医师与患者对于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均有所提升,且实验组护士在病情诊断的准确率以及护理措施的实际落实率、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神经内科所有护士实施分层级护理,能提升护理质量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提升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认识,值得各大医疗机构临床推广。

【关键词】神经内科;分层级护理模式;效果

本院将神经内科接受管理的66名护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分层级护理。鉴于分层级护理模式可提升护士的整体护理质量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本院神经内科接受管理的护士66名,均为女性,年龄21~4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4.14)岁,工龄3~27年,平均工龄为(5±1.43)年。其中,有49名护士为本科学历,17名护士为大专学历,主管护师2名,护师有8名,初级护士有56名。将66名护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3例,两组护士的年龄、工龄、职称、学历等相关资料中比较均无明显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护士行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护士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分层级护理,具体对策如下:

1.2.1 合理设置层级 按照护士的职称、学历以及工龄等要素进行分级,并从中选定组长,以护士长→组长→初级护士作为分层的标准,再予以其不同的工作职责。①护士长对整个科室的所有护理工作进行宏观把握,并由其制定护理计划。给予二、三级患者与危重患者实施护理指导。同时,护士长还需组织护理查房以及护理会诊,3次/月,再组织所有护士进行专业的三级培训以及考核。②组长承担着全面评估患者实际病情的任务,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护理计划,再指导和监督护士的工作行为。③初级护士承担着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以及健康教育之类的工作,并给予患者生活方面的护理。当患者入院之后,初级护士就必须发挥其作用,确保其工作始终贯穿前后。

1.2.2 制定合理的排班模式 结合神经内科内部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排班模式,且该排班模式必须具备灵活性。在中午与夜间等特殊时段,可适当增加护士数量,采取24h值班制,确保患者能够享受到全方位、持续性的护理。

1.2.3 给予护士专业培训并进行严格的考核 结合护士的职称与学历等要素,采取分层级的形式给予所有护士专业培训,并进行严格的考核。在建立起护理工作档案的基础上,实行考核结果和薪资挂钩的模式。

1.3 观察指标

采取不同护理措施之后,对患者与医师的满意度、病情诊断的准确率以及护理措施的实际落实率、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客观评价[1]。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一般资料用(χ-±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师与患者对实验组护士的满意度对比

经护理之后,醫师与患者对实验组护士的满意度均为100%,而对于对照组护士的满意度分别为87.88%(29/33)和84.85%(28/33)。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指标对比

实验组护士在病情诊断的准确率以及护理措施的实际落实率、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神经内科属于各医疗机构中的重点科室之一,具有专业性强、技术要求较高以及工作任务繁重等特征,加之该科室内经常会接收一些患有危重病的病人,因此对护士的工作质量、工作态度等都提出较高的要求[2]。针对该科室的护理,较为常见的方法即为轮班护理,但这种方式存在着缺乏完整性与连续性等弊端,对于医院内护理资源也无法做到有效利用。鉴于此,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实施分层级护理模式,即把护理工作划分成为三个层级,分别是护士长、组长与初级护士,每一个层级的护士在工作中都必须恪尽职守,并充分发挥其功效。

该护理模式在岗位设置方面相对合理,加之组长通常为具备丰富经验的护师,所以能够对每个层级的护士进行直接指导[3]。同时,该护理模式要求制定护理计划时必须结合患者病情状况,并鼓励各级护士都能够主动参与其中。通过给予护士实施分层级的培训,可达到提升其专业技能、护理质量以及综合素质的目标。在本组研究对象中,实验组护士在病情诊断的准确率以及护理措施的实际落实率、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给予神经内科所有护士实施分层级护理,能提升护理质量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提升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认识,值得各大医疗机构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梁锦玲,关燕琼,彭欢欢,等.APN连续性排班与护士层级管理

在神经内科中的实施[J].中外医疗,2011,30(16):139-140.

[2]吴航,曾丹,杨玉明,等.护士分层级使用与绩效管理在神经内

科病房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4,12(12):226-227.

[3]乐碧芳,闾小慧,刘伟香,等.临床护理路径与护士层级管理在神经内科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2):2312-2314.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效果
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体会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
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神经内科护理中的脑卒康复临床护理观察分析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灵动耳环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没效果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