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公共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研究

2015-10-21冯佳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公共建筑绿色设计建筑设计

冯佳

摘要:绿色建筑设计属于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在开展该项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绿色技术的成熟度,同时还应考虑其经济性。随着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深入人心,相信其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和应用空间,提供集健康、舒适以及高效于一体的现代化建筑,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提供更大的便利。本文就公共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进行论述。

关键词:公共建筑;绿色设计;建筑设计

1.绿色建筑设计概述

1.1概念

所谓绿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物整个寿命周期内,最大程度地节约各种资源,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从而为使用者提供一个集多种优势于一身的使用空间,且可以和自然生态和谐相处的建筑。

1.2程序

通常情况下,绿色建筑设计遵循以下一般程序:对实际需求进行论证→对方案进行设计→对寿命周期进行评价→对施工图纸进行设计。值得一提的是,应结合建筑施工条件和实际需要来选择最为合理的程序以完成绿色建筑设计。

2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2.1.建筑与环境共生

对自然环境的关心是绿色建筑存在的根本,是一种与环境共生意识的体现。它要求建筑师要认识到建筑作品仅仅是环境中的一员,要以一种谦逊的姿态处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

1)保护环境。要保护全球生态系统,减少二氧化碳及其他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对建筑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要重视气候条件及国土资源的影响。

2)利用环境。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进行供暖、供热、发电、采光、通风;设置水循环利用系统,充分考虑绿化配置,为居住者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充分利用可再生的、无害无污染的自然资源。

2.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因地制宜,应用减轻环境负荷的建筑节能技术

在生态技术策略上要考虑因地制宜,在传统技术策略、中低技术策略、高新技术策略中采用适宜技术策略;另一方面在评估时也必须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宜作纵向比较,看发展;横向比较要在相同或相近的条件下。

(1)降低能耗。包括能源使用的高效节约化,如采用根据日照强度自动调节室内照明的系统,节水系统等,同时要注意能源的循环利用,如排热回收,二次能源的利用。

(2)长寿命化。使用耐久性强的建筑材料,设计时要考虑到后期的保养、修缮和更新,设备竖井、机房、面积、层高、荷载都应为今后发展留有余地。

(3)使用与环境友好的材料,这里不仅仅是提倡使用可循环、可循环利用的可再生材料,同时要求这些材料在解体、再生时不产生氟化物、氮氧化合物。

2.3.设计过程中重视项目今后的运营模式和管理要求,尽量采用绿色建材,提高材料的回收利用率

(1)项目设计时应对项目各部位的功能、今后运营模式、管理模式进行专业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优化各专业设计。

(2)在建筑使用过程中,要保持设备系统的经济运行状态,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降低建筑管理、运营、保安、保洁等的费用,采用易再生和长寿命的建筑消耗品,且应有垃圾的分类回收处理系统。

2.4.体现对使用者的关心

作为人类每日起居、生活工作的环境,建筑环境的品质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与工作的质量。绿色建筑在注意环保的同时,还应给使用者以足够的关心。具体来讲:

1)良好的采光和通风,为使用者提供一个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在减少能耗的同时保证甚至提高舒适性。

2)良好的声环境氛围,给使用者提供一个安静、和谐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3)合理的空间布局、宜人的空间环境。

4)对使用者的全面考虑,包括对残疾人的关心,如无障碍设计。

5)完善的通讯系统,使用者可以方便快捷地与外界沟通。

2.5.使建筑融入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

(1)继承历史。包括对古建筑的妥善保存,对传统街区景观的继承和发展,继承地方传统的施工技术。

(2)融入城市。对城市土地、能源、交通适度使用,保护城市与地域的景观特色并积极地创造新的城市景观。

3绿色建筑施工

3.1.减少场地干扰、尊重基地环境

业主、设计单位和承包商应当识别场地内现有的自然、文化和构筑物特征,并通过合理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将这些特征保存下来。就工程施工而言,承包商应结合业主、设计单位对承包商使用场地的要求。制订满足这些要求的、能尽量减少场地干扰的场地使用计划。计划中应明确:

(1)场地内哪些区域将被保护、哪些植物将被保护,并明确保护的方法。

(2)怎样在满足施工、设计和经济方面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清理和扰动的区域面积,尽量减少临时设施、减少施工用管线。

(3)场地内哪些区域将被用作仓储和临时设施建设,如何合理安排承包商、分包商及各工种对施工场地的使用,减少材料和设备的搬动。

(4)各工种为了运送、安装和其他目的对场地通道的要求。

(5)废物将如何处理和消除,如有废物回填或填埋,应分析其对场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6)怎样将场地与公众隔离。

3.2.节约资源(能源)

节约资源(能源)也是保護环境的另一种方式。施工中资源(能源)的节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水资源的节约利用。通过监测水资源的使用,安装小流量的设备和器具,在可能的场所重新利用雨水或施工废水等措施来减少施工期间的用水量,降低用水费用。

(2)节约电能。通过安装节能灯具和设备、利用声光传感器控制照明灯具,采用节电型施工机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降低用电量,节约电能。

(3)减少材料的损耗。通过精心组织采购,合理制定保管计划,减少材料的搬运,完善操作工艺,增加摊销材料的周转次数等措施,降低材料在使用中的损耗,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

(4)可回收资源的利用。加强可回收资源的利用是节约资源的主要手段。一是使用可再生的或含有可再生成分的产品和材料,这有助于将可回收部分从废弃物中分离出来,加以回收利用;二是加大资源和材料的回收利用、循环利用,如在施工现场建立废物回收系统,再回收或重复利用在拆除时得到的材料。

3.3.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境品质

工程施工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噪音、电磁辐射、有毒有害气体、废弃物等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境品质也是绿色施工的基本原则。绿色施工应注意以下方面:

(1)制定有关室内外空气品质的施工管理计划。

(2)进行必要的绿化,经常洒水清扫,防止建筑垃圾堆积在建筑物内,贮存好可能造成污染的材料。

(3)采用更安全、健康的建筑机械或生产方式,如用商品混凝土、商品砂浆代替现场搅拌,可大幅度地消除粉尘污染。

(4)对于施工时仍在使用的建筑物而言,应将有毒的工作安排在非工作时间进行,并与通风措施相结合,在进行有毒工作时以及工作完成以后,用室外新鲜空气对现场通风。

(5)采取适当的噪音控制、电磁防护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实施封闭式施工,采用现代化的隔离防护设备。采用低噪音、低振动、低辐射的施工机械等是控制施工噪音的有效手段。

3.4.实施科学管理、保证施工质量

实施绿色施工,我们主张尽可能减少场地干扰,提高资源和材料利用效率,增加材料的回收利用等,但采用这些手段的前提是要确保工程质量。好的工程质量,可延长项目寿命,降低项目日常运行费用,利于使用者的健康和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本身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体现。

4参考文献

[1]张蕊蕊,张杰,胡卜元.绿色生态建筑评价与暖通空调技术[J].河北建筑科学,2010(9):23

[2]匙静,石立峰,王立群.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分析[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26

[3]绿色建筑评价技术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贾少昆.大型公共建筑绿色设计例析[J]. 建筑, 2014,01:65-66.

猜你喜欢

公共建筑绿色设计建筑设计
公共建筑绿色节能运维分析
安东尼·高迪建筑设计研究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关于公共建筑设计功能分区探讨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公共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
食品机械中绿色设计理念的应用分析与阐述
基于绿色室内设计的室内设计发展趋势分析
浅谈绿色设计中自然材料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