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研究

2015-10-21许现涛张威伟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

许现涛 张威伟

摘要:城市综合体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重要建筑类型,它解决了城市发展生长过程中城市与建筑日益紧张的予盾。从综合体外部空间角度出发,分析综合体与城市的互动共生关系,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并且使综合体更有生机与活力,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 外部空间 交通流线 可达性

一.概述

城市综合体是指在城市中的居住、办公、商务、出行、购物、文化娱乐、社交、游憩等各类功能复合、相互作用、互为价值链的高度集约的街区建筑群体。它具备完整的街区特点,是建筑综合体向城市空间巨型化、城市价值复合化、城市功能集约化发展的结果;同时通过街区作用,实现了与外部城市空间的有机结合,交通系统的有效联系,成为城市功能混合使用中心,延展了城市的空间价值。城市综合体是人类社会经济进步的体现,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这些规模巨大的建筑物,对城市空间的影响不容忽视。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城市综合体凭借特殊的区位价值和高度整合的功能,正逐渐成为城市中最具活力和人气的公共空间。

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与综合体内部空间的过渡空间,衔接内部空间和城市空间。一方面,综合体外部空间是建筑的边界空间,另一方面又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节点,因此综合体外部空间所起的作用尤为重要。不同于其它类型的建筑外部空间,有非常深刻的城市内涵。强调和关注外部空间设计是提升综合体自身品质以及实现与城市有机联接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本文通过对综合体外部空间范围、形态、城市功能以及城市设计理论的解析,探讨综合体外部空间交通设计,空间尺度分析,以及景观环境设计和历史文化文脉分析,探索综合体外部空间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以及设计趋势,目的是更好的提升综合体的设计水平及空间品质。

二. 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研究

2.1交通体系

可达性是支持人们城市公共活动的基本条件。购物中心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区,紧邻交通网络的集结处,比如地铁站、轻轨站、公交车站,综合体的外部可达性简单来说就是由其本身集散人流能力的强弱决定的。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位于公交换乘或者地铁出入口附近的商业项目通常能够或者持续的、大量的人流,而道路或者其他障碍物阻隔的街道两旁,通过设置人行天桥或者地下通道,也能有效的把街道另一边的人流导入商场。另外,可在商场的各楼层设置人流导入口,直接将地面或地下的人流导入各个楼层,从而实现各楼层人流的均好性,避免单个楼层导入人口的拥挤性。其中,机动车流线是商业综合体的外部可达性设计的重点,早期的SHOPPING MALL就是依赖交通发展的典型商业模式,如今的综合体如何能高效率吸引人群聚集,解决拥挤市区“停车难”的问题。对大型商业项目来讲,停车体系的合理设计关系到消费者的易达性,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消费者的购物决定.从方便大多数购物者的角度出发,宜在建筑周边布置大量地面停车场,同时地下停车和屋顶停车对于解放地面面积,拓展地下、空中交通空间,丰富立体层次有很重要的意义。

2.2.场地分析 ——形体造就的外部空间

建筑和城市接触的界面即建筑辐射的外部空间,建筑外部空间设计反映在二维平面上可以看做简单的图底关系。作为建筑实体的图和作为开场空间的底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目了然,研究对象不只是将专注于建筑本身,还包括它所占据的场所与空间。

从平常的设计及实际观察发现,商业综合体大都采用以下几种外部空间设计方式:1.流出大面积前广场,平衡了集中建筑物和场地的关系;2.明确综合体和内街概念,均值的沿街面和内商业街尺度有明显对比;3.努力提升土地利用率,基地满铺,留出前后广场,继而向空间层次上发展。

2.3. 广场的人流聚集效应

大型综合体项目的广场,可作为停车或者顾客暂时休息的场所,也可为消费提供一个游玩及观赏景观的平台,能够起到良好的聚客效应,另外也是室内商业空间的有益延伸,也可在广场周边布置餐饮、休闲项目或者室外娱乐设施,也可将其作为室外展示及营销的大型户外空间。

2.4 .公共设施——细化的空间尺度

购物设施的贴心设计可以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这不仅可以从与建筑布局和尺度有关的环境绿化出发,还与良好的导视系统设计密切相关。景观因素介入购物环境,不仅可以提升购物环境的品质,还可以通过绿化降低噪音、调节小气候。调研发现,城市大型商业综合体由于总用地面积的限制以及追求商业收益的原因,普遍缺少景观绿化,但是国内外大型商业设施都在向创造高品质的购物环境冲刺,水体环境和绿化在建筑中结合使用,组织起流线和节点吸引购物者“观光”,无形中促进了消费机会的增长。

导视系统是结合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信息界面系统。它注重人的心理感受和生理感受以及设计对象的整体性营造,会使人产生一种由衷的亲切感,而且会形成设计对象的整体性可识别意向。无论是造景小品,还是配套设施都是导视系统的一部分。同时,在功能上不仅简化了内部流线,带来了便捷的内部可达性,同时也起到划分空间层次、增加商业气氛、延长消费者逗留时间,增加空间使用效率的作用。

2.5.特色空间——购物行为的活力点

行为的载体是空间,不同的空间形式中可能产生不同的消费行为。商业空间形态总结起来有线性空间和节点空间两种形式。日本学者芦原义信将街道空间的尺度总结为:“当D/H>1时,随着比值的增大会逐渐产生远离之感;超过2时则产生宽阔之感,当D/H

三. 结论

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重点在于保持城市环境系统平衡的前提下,通过对自然和人工景观资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赋予城市综合体明确独特的認知形象,其基本思路是运用环境设计的基本法则来探索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中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景观设计对城市中生态、文化、行为、地域性等多种因素进行有机整合,建立一种与城市综合体内外空间协调共生的结构体系,进而通过对物质景观要素的再塑造,体现城市综合体高尚的生活情趣和文化品位。

通过平时的设计积累及笔者一些调研、观察经验,对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设计有以下几点浅显的思考:

3.1.总平设计

综合考虑基地周边环境、人文地域特征,总平设计要尊重本地区城市肌理,虑建筑与环境充分结合,力求创造出多层次变化的景观绿化环境及良好的人文环境,同时协调好与周围交通系统的关系 。

3.2.功能设计

功能层次分区明了,可以有效组织人员内部流线,设计时应考虑大功能分区的相互关联,局部考虑层次贯通,丰富空间形式,打破现有商业模式,力求创新。

3.3.空间设计

结合好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和外街空间的联系,充分考虑内外空间尺度,进行多变化多层次的空间设计,强化流线序列关系,以此增加购物行为、机会性和趣味性。

3.4.景观设计

提炼当地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特色进行景观环境设计,营造适宜的购物环境,并充分考虑人性化设计。

3.5.节能设计

节能是建筑技术设计的重要方面。建筑设计时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等自然因素,尽量减少能耗,并从建筑形体等方面进行生态设计达到节能的目的。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节能设计,还需要对技术和形式设计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巍;现代城市商业综合体的环境构成[J];城市;2004年02期

2. 冷红,袁青;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人情化要素[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3. 徐进;商业建筑的公共开放空间[J];山西建筑;2004年19期

猜你喜欢

城市综合体
大型城市综合体灭火救援对策探讨
城市燃气合理有效的规划设计特点和应用
试论城市综合开发与城市综合体
基于绿色理念的城市综合体技术应用研究
现代城市综合体灭火救援准备实战化的战术研究
城市综合体的商业模式和城市价值研究
城市综合体背景下的餐饮集聚发展研究综述
现代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图片采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