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态理念在城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015-10-21李骏华马龄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生态理念建筑设计环境

李骏华 马龄

【摘要】生态文明所倡导的“依生之美”不仅融入传统的人文学科,其对应用学科的影响也十分显著,在建筑设计中所倡导的生态设计理念即是生态美学思想与建筑设计学的有机结合,而生态建筑也是未来建筑设计发展的最终方向。

【关键词】生态理念;建筑设计;环境

一、生态建筑理念的概念

生态建筑学是把生态学和建筑学有机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能够找出传统自然植物、生态和建筑之间的微妙关系,寻找之间的同存点,形成相互合作、相互融合的关系。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生态学迅速渗入到建筑学中,给人们带来了生理上的舒适和精神上的愉悦。建筑是一个生命有机体,也是个人、自然、建筑三者之间相互平衡的生态系统。生态建筑理念能够使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合理组织建筑内外中的物质能源,获得一种平衡的生态建筑环境。

二、生态建筑的基本特征

生态建筑的环境要有洁净的空气、水源与土壤不受到不良自然环境的危害,也不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基本特征如下:

(一)建筑物要尽量保持和开辟绿地

在建筑物周围种植树木防风、遮荫,改善景观,保持生态平衡。重视室内空气质量,保持新风在室内的流动。重视人文景观的保护,建筑物附近有价值的古代文化或建筑遗址应予保留并妥善安置。

(二)建筑物的资源、能源和其他消耗至最低程度

建筑物应该充分有效地使用水、能源、材料和其他资源。尽量利用清洁能源(如地热与太阳能、水能、生物能和风能),保护与改善自然环境。在满足人们的健康、舒适、安全使用的情况下降低消耗、节省资源。

(三)建筑物应有合理的朝向布局,以充分利用太阳能

建筑物的形体布置合理,应减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以减少采暖与制冷能耗,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应该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构造,并具有良好的自然采风系统以及充分的自然通风条件;建筑物内的房间设置、布局恰当,既满足使用舒适度,又节省能源。

可见,现代生态型建筑是资源和能源有效利用、保护环境、亲和自然、舒适、健康、安全的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三、生态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一)住区风环境设计

建筑物布局不合理,会导致住区局部气候恶化。规划师和建筑师已经认识到风环境和再生风环境问题已不容忽视。然而,可能是对室外风环境的预测不够重视或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当建筑师们在对建筑住区进行规划时,更为常见的做法是过多地把设计重点集中在建筑平面的功能布置、美观设计及空间利用上,而很少或仅仅凭经验考虑高层、高密度建筑群中气流流动情况对人的影响。事实上,良好的室外风环境,不仅意味着在冬季风速太大时不会出现人们举步维艰的情况,还应该在炎热夏季保持室内自然通风。从这一点上来说,在规划设计中仅仅考虑对盛行风简单设置屏障的做法显然是不够的。在实际的规划设计中,要获得良好的住区风环境,了解小区内气流流动情况,是建筑师在设计初期所必须做到的。

(二)采用新能源

为了尽可能少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使用,除了要减少建筑物的能量消耗之外,还需要重视对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的利用,目前比较成熟的是太阳能利用技术。太阳能的利用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被动式利用,就是在提高建筑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的前提下,通过建筑朝向和周围环境的合理布置,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形体的巧妙处理。在冬季,能够利用室内的密实材料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热能,而使室内空气增温,解决采暖问题。在夏季,能遮挡太阳辐射,并且使室内热量散失,解决制冷问题。主动式利用技术目前主要有太阳能热水系统以及太阳能供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原理相对简单,即太阳能产生的热能被集热器吸收并将贮水箱中的水加热,通过水循环系统将热能带到室内。太阳能供电系统技术即在建筑中利用太阳能电池发电为建筑提供电能,这是非常理想的供能系统。不仅可以为照明设备等供电,还能减少火力发电产生的污染,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三)空间布局的设计

1、坡台地的积极利用

积极利用场地内的高差,采壓局部的架空处理方法,将就近边庭或地下车库做成下沉式的展览空间,以便于利用内外空间的渗透形成通风效应,增强建筑物底部的空间空气流动,通过空气的循环效应,达到降低建筑物表层温度的效果。架空的地下空间可以结合绿化合理地开口,实现自然采光通风,减少由机械排风和照明的能耗,实现建筑节能的生态化。

2、自然通风

在建筑设计中尽可能地采用自然通风,避免机械等人工通风在一些建筑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建筑物的进深不能超过14米,因为经过测算在14米以内通过开窗可以满足人类居住环境对通风的要求。

三、我国生态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生态建筑的正确理解

生态建筑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核心的内容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建筑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但是有人认为只要将建筑物周围加一些绿化就是生态建筑,在建筑物内部点缀一些植物就是生态建筑,建筑物单纯的节能就是生态建筑,还有人认为建筑的平面将来有重新划分的可能就是生态建筑等等。

(二)缺乏对农村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不平衡,其中城乡的差别较大。目前各个学科研究的重点大多局限在比较发达的城市,缺乏对农村居住环境的系统研究,特别是东北地区。大部分的研究都从本学科(生态学、 环境学、 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农业建筑学)的专业角度出发,虽然研究的内容较为丰富,但是各个学科之间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进行深人的研究,特别是如何在特定地区将人居环境与植物环境工程结合起来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三)缺乏生态建筑的广泛实践

目前,我国建筑界发表了许多关于生态建筑的论文,这些论文对于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绝大多数的论文都停留在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设计原则及生态学理论对建筑学的指导、国外先进生态建筑的经验介绍,缺乏实际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环境效果的测试分析。

四、结束语

生态建筑最终是要回归自然,人们着眼的不只是一个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而是大范围生态系统的稳定、协调,生态平衡的意识应该始终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这种生态建筑的意识是最重要的,而要做到这一点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对待建筑上的生态与绿色,是一种看待生活的态度和对待生活的方式,它体现了人们的成熟与进步,体现了民族整体的素质和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狄志国,小议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观的运用[J] 民营科技,2009(10)

[2] 邱海玲,陈文婧,浅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J] 建筑节能,2010(04)

猜你喜欢

生态理念建筑设计环境
安东尼·高迪建筑设计研究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环境清洁工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探究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
漫观环境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