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科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分析

2015-10-21张倩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护理纠纷儿科对策

张倩

【摘要】目的 分析儿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纠纷的原因以及实际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上半年到2015年中旬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儿科患者100名,之后采取分层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也就是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患者年龄在2到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岁,其年龄、性别等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采取全面性的科学护理方式,而对照组则是根据传统的方式来进行常规性的护理;结果 从实际的诊疗效果来看,观察组的患者在实际的护理治疗过程中采取全面性的护理方式,因此实际的纠纷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的实际概率,也就是说,全面性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方式有利于降低护患的实际纠纷发生概率;结论 全面性的护理方式有利于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整个护理工作的实际满意度,因此,在实际的医疗工作过程中值得进行深入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儿科;护理纠纷;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168-01

现代化医疗发展事业的不断进步促使医疗市场的发展风险与日俱增。相对于成人患者而言,儿童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相对较差、语言表达能力存在问题以及检查困难等等,使得其自身具有非常强的特殊性,因此,在进行实际的医疗工作之中,儿科的护理实际上承担着更大的风险性,再加上人们维权意识的不断加强使得其对于医护人员的实际工作具有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其中一旦出现问题就容易产生医疗上的纠纷问题。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上半年到2015年中旬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儿科患者100名,之后采取分层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也就是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患者年龄在2到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岁,其年龄、性别等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采取全面性的科学护理方式,而对照组则是根据传统的方式来进行常规性的护理。

2、方法

(1)注重儿科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由于儿科患者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也就是其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无法将自身真实性的感受准确的传达给护理工作人员,并且在实际的治疗中存在着发病急以及实际的护理工作更加繁琐等问题,并且家长对于孩子的关注度更高,相应的对于护理上的实际要求也是非常高,这就使得其实际工作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纠纷问题。护理工作人员需要不断的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心理学知识内容,进而对儿童的心理进行充分的把握,为其与患者的共同提供便利,同时护理工作人员还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实际专业操作能力,由于儿童患者与成人患者具有非常大的差别,因此在进行静脉注射以及抽血的过程中需要最大程度减少患者的痛苦,同时还需要具有抗干扰的操作能力,非常多的医疗纠纷是由于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操作能力不熟练而造成的,进而恶化了患者與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

(2)注重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由于社会发展的影响使得目前的大多数家庭为独生子女家庭,这就使得孩子的性格相对较为急躁,而家长对于孩子的关注度则在不断的加大与提高,护理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其具体情况,并且需要将其与其他形式的患者相区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给予更多的耐心以及工作的爱心,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也需要坚持温和、有礼貌,同时还需要注重语言方面的巧妙性运行,通过与患者、家属之间更加耐心、更加细致的交流来提高患者实际的配合度,同时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消除其对于护理工作人员的戒备性以及恐惧性的心理。在进行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其需要坚持推己及人的原则,也就是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来了解家长所担心的问题,不卑不亢,通过耐心的沟通与交流来对家长的问题进行认真而及时的解答,帮助家长摆脱焦虑以及恐惧的情绪,提高对护理工作人员的信心和信任。

(3)实现医院的医疗收费和管理制度的加强

造成护患纠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医院的实际收费不合理造成的,医院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明确自身所肩负的责任,进而不断的强化实际的收费与管理制度,坚持费用的公开性、透明性,严格的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来制定相关的收费制度,同时还需要加强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的药品应用,实现药品操作方面的严格性把关,实现透明性的消费,对于一些用途特殊或者是费用较高的药物则需要征求患者及其家属的统一,最大程度上的避免出现医疗纠纷。

二、结果

通过对两组儿科患者的实际临床治疗与护理,并且对其实际的护理效果等方面的进行分析,其中对照组只是根据传统的工作管理来进行常规性的护理,而观察组的儿科患者则是采取全面性的干预护理方式,通过护理工作人员专业技能以及服务意识等的不断提高来进行全面性的护理,并且对两组儿科产生纠纷的问题来进行对比,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儿科纠纷问题的对比

组别 收费问题 态度问题 家属自身问题 技术问题 满意度

观察组 1 2 2 0 90%

对照组 7 10 5 3 50%

从表格的相关数据来看,观察组在护患纠纷的问题上其发生概率远远低于对照组的实际发生概率,也就是说,在进行儿科护理的过程中,其全面性的治疗与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实际护理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护患纠纷发生概率。

三、结论

护患纠纷实际上就是由于护理工作人员与患者或者及其家属之间并没有在同一问题上产生共识,因此造成了纠纷。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促使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的增强,这也就使得其自我保护与维权意识不断的加强,对于实际的治疗与护理方面具有更高的要求。实际上,护理过程中所产生的纠纷不仅对患者和家属带来非常大的烦恼和问题,同时对于医院、护理工作人员都具有十分恶劣的影响,阻碍工作的正常进行。护理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明确自身所肩负的重要责任,进而不断的加强专业知识以及心理学方面的内容,通过不断的培训与学习来提高其实际的专业性技能,树立更加牢固的服务理念以及服务意识,更加的注重患者的实际利益,此外,医院还需要注重护理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实现医院管理条例的强化,明确护理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责任与工作义务,对儿科患者的工作医疗采取全面性的护理和干预的方式,最大程度上降低工作过程中产生纠纷的实际概率,并且在临床工作的过程中进行大规模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吴美华.儿科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探讨[J].大家健康,2014.02(04).

[2]邓子平.儿科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探讨[J].求医问药,2012(10).

[3]邸建琴,王鸿英.儿科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2012.01(1A).

猜你喜欢

护理纠纷儿科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儿科临床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安徽推出儿科分级诊疗规范
我国将恢复儿科本科招生8所院校今年7月招生
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的效果
防范护理纠纷,提升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