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5-10-21王海

新课程·下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鉴赏课兴趣教学方法

王海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教师要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

关键词:鉴赏课;教学方法;兴趣

“现在高中生对美术鉴赏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究其原因主要是,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内容主要是理论知识的教学,理论枯燥单调,与大多数学生对美术课的期望相去甚远。在多媒体教学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如果单凭教师以本为本地宣讲,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很难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那么,如何让学生乐于接受高中美术鉴赏课呢?

一、鉴赏课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在美术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从中获得鲜活的、新鲜的体验,才能激发其学习兴趣,获得教学的成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资源,把学生拉进课堂,真正走进艺术的鉴赏天地。

1.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

现代高中生极具个性和创造性,只要有机会他们都很愿意且有兴致走上这个舞台,所以我积极地尝试把课堂交给学生,为他们提供一个挥洒青春热情的平台。首先,让学生转换身份和角色,由“学”变成“教”。在这里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其他资源,将课程内容制作成幻灯片并独立设计教案,让学生真切体验”教”的角色。这个准备的过程,让学生对课堂充满期待。其次,让课堂成为实践的舞台。经过课前充分的准备,学生都满怀热情地期待自己的教学表演。“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把课堂交给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知识与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如,在上“中国古代工艺美术”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或熟悉的工艺作品,并到生活中寻找相关的艺术品,上网查找资料,搜寻有关信息,做了充分准备后,让他们在课堂上分组展示。最后,我引进了竞争机制。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我把学生分成13个学习小组,确定组长,要求学生分工合作,按准备过程和上课表现进行评比,在你争我夺中完成课堂教学。此外,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者的作用,在课前对教学小组进行辅导,鼓励学生发扬创新精神,从多角度理解作品,设计出更加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同时也收集了大量的素材内容,存放在班级的电脑上,以达到资源共享,以补足学生准备中出现的不足之处。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易于形成一种具有感染力、催人向上的教育环境,使学习轻松、愉快、有意义,难怪有学生这样问“能不能多上几节这样的课”?

2.引导学生选择课题进行自主性研究学习

这一阶段高中生智力发展已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正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急剧转化,已经能够用理论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现在的网络资源当地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我想可以借助这些资源,引导学生在美术鉴赏过程中自主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研究性学习和探索。高中《美术鉴赏》的每一课都设有一项“学习活动”的内容,教师可以把相关活动的内容转换成学生喜欢的课题,放手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研究性学习。选题时,可以选择一些学生喜欢的和生活中熟悉的内容,比如“中国古代绘画”这一节的学习活动,从“山水画”中感受到自然风光的美,我引入“现代旅游资源”,从山水画中看宗教文化,甚至还可延伸至古代山水诗、古典音乐等等,让学生走进一个丰富博大的艺术境界中。又如,我在上“中国民间美术”时,引导学生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中国民间版画艺术之乡,选择课题:如版画艺术的生命力何在;松溪版画与湛庐文化的关系;从版画的制作过程看版画的表现语言等等。在这里,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实地考察,大大拓展了他们的认知领域,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审美品位。

二、鉴赏课还要用活教材,利用恰当的教学技巧吸引学生的眼球

把教材用活,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时,不受教材的约束,学会灵活地运用教材,适当增补调整教学内容,挖掘教材中能吸引学生的积极因素,教学时再运用恰当的教学技巧牢牢抓住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摇曳生姿。

1.分析标题,提出设疑

根据课题内容设计一些紧密有递进特点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对本课内容进行分析,提高课堂效率。例如,《走进抽象艺术》这一课中的标题是“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对这一问题的提出,许多学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我乱画就是抽象画,有的说只有艺术家才能画出抽象画,等等。我抓住学生认识的模糊性,提出“儿童涂鸦=抽象画?”学生议论纷纷,最后一致认为前者是无意识而后者是有意识的。我又提出“抽象画是怎样产生的”这一问题,学生带着好奇的眼光等待解答,这时我以蒙德里安的《红树》《灰树》《开花的苹果树》向学生介绍抽象作品形成的过程,使之认识到抽象画以纯粹的线、色、块作为造型语言,使绘画摆脱自然束缚,直接表现作者自己的艺术境界和追求,并教给他们解读抽象绘画的方法。接着我提出“它能否表达出艺术家对事物的看法”“你能找出抽象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吗”等一系列的疑问。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通过师生“深度会谈”,整个课堂充满激扬的活力,在交流中,学生的思辨能力,语言的表述能力以及更为丰富的审美情感都充分地表现出来。

2.重视引言,创设情境

教材的每一课都编有引言部分,这些引言或能产生悬疑,或可进行铺垫,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情境引导的作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基础”,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引言,以学生的感受和疑惑的问题为切入点,就能迅速创设相应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问題的欲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利用引言呢?教师可以在理解每课引言内容的基础上,把它设计成讲故事、音乐导入、影片导入等方式来吸引学生对本课的关注。如,在《探寻建筑艺术的特点》一课中,我利用引言做了这样的设计:伴随着优美的背景音乐,我提出问题“独特的建筑可以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一个国家的象征,甚至能成为一个民族的代表……建筑真的有这么神奇吗?”一组经过挑选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图片同时在投影屏幕上出现,近距离地感受各种不同的建筑风情,让学生激动兴奋,情感目标立刻得到集中表现和推进,激发了他们深入了解的愿望。

3.立足作品,激发兴趣

在分析作品时,可以重点抓住几幅作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欣赏,使之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掌握鉴赏画作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1)采用比较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和侧重点去观察、分析和讨论。如,在讲到古希腊雕塑作品《米洛斯的阿芙洛蒂特》时,阿芙洛蒂特被称为爱与美的女神,学生对这件作品自然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深入了解的愿望,于是我选择了四幅题材相同的关于阿芙洛蒂特的作品,从女神不同的姿态动作,作者不同的创作理念和表现技巧等方面加以比较,加深了学生对美的认识和理解。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岁月如何流逝,人们从未停止过对美的追寻,也会有各个时代独特的表现形式,只要通过比较,就能更全面、更深入地感受和体会美的存在和表现形式。

(2)以点带面。对具体作品做典型分析,把握作品在某个方面打动人心的地方,从而让学生举一反三。欣赏时可对一些作品局部放大,使学生能真切地感受作品视觉的吸引力。如,在讲解秦汉的雕塑作品时,为了体现秦代作品个性、形象、鲜明、生动的特点,就可以用不同人物形象的五官特征、发型的细节变化等,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度。通过视觉冲击振奋学生精神之后,再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知识与积累,举例说说其他相似的审美体验,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又能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提高鉴赏能力。

“教无定法”,只要我们的鉴赏教学与新课标的理念相一致,积极发挥教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热情,就能唤起学生的美术情感,达到艺术审美与人格培养相统一,艺术素养与创新意识同时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尹少淳.美术教育中的美术鉴赏[J].中国美术教育,1995(03).

猜你喜欢

鉴赏课兴趣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新课标下中学音乐鉴赏课的改进与实践
课改新时期高中美术鉴赏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音乐鉴赏课之我见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