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诊护理体会

2015-10-21江玲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急诊护理小儿

江玲

【摘要】目的:对小儿高热惊厥的急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接受的小儿高热惊厥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抽签的方法随机抽取42例小儿惊厥患者接受针对性急诊护理,作为观察组;另外42例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护理,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发热情况、脑水肿情况以及恢复效果进行了对比,同时向家属进行了护理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发热人数较对照组少4人、脑水肿人数少5人、及复发人数少7人,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97.6%)明显高于对照组(87.0%)。结论:对小儿高热惊厥患者采取针对性急诊护理的方式较常规性急诊护理更具优势,有利于患儿康复。

【關键词】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mergency nursing method for children with high fever convulsion. Methods: Selected 84 cases of infantile fever convuls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0 to May 2013.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2 cases each, and then analyzed their clinical data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 number of fever patients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4 less than control group, and brain edema number was 5 less than control group. The number of recurrenc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7 less tha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emergency nursing in children with high fever convulsion has more advantageous than routine emergency nursing, and it is benefit for the rehabilitation of children.

Keywords: children; high fever convulsion; emergency nursing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117-02

高热惊厥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儿童疾病,由于高热惊厥的发病较急,发病的原因也有很多,给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为了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做好急救护理;缓解患者的发热和抽搐情况,尽可能的为小儿高热惊厥患者赢取更多的救治时间,避免持续抽搐造成脑部受损,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次研究以84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护理方式进行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5月—到2013年5月接收的小儿高热惊厥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2例患者中男24例,女18例,患者的年龄在8个月-6岁,平均年龄在3.5±1.1岁,其中有30例患者体温在38-41. 5℃之间,有12例患者的体温已经高于41.5℃,出现抽搐显现的有20例,未出现抽搐的有22例;观察组42例患者中男25例,女17例,患者的年龄在6个月-6岁之间,平均年龄在2.8±0.9岁,其中有32例患者体温在38. -41.5℃之间,10例患者的体温已经高于41.5℃,出现抽搐现象的有22例,未出现抽搐现象的有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规急诊护理方法

首先对患者的体温进行测量,每隔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并且做好体温记录,并将记录的情况报告给医生;其次对患儿的一般情况及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发现抽搐或者其他异常情况立刻向医生报告,并且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治疗;确保患儿足够的水分,做好基础护理,及时更换衣服,详细记录抽搐持续时间,惊厥现象缓和后要及时的给患儿补充三高的营养。

1.2.2针对性急诊护理方法

(1)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窒息。患儿在发生高热惊厥时即刻解开衣领,患儿取侧卧位或平卧位,让患儿的头偏向一侧,头下放一些柔软的东西。清除患儿口鼻的分泌物及呕吐物,使气道通畅。将舌向外牵拉,以防舌后坠阻塞呼吸道造成呼吸不畅。备好急救用品如:开口器、吸痰器、气管插管等用物。按医嘱给予止惊药物观察用药后反应。(2)迅速控制惊厥。反复的惊厥会引起脑组织的缺氧性损害,首选的药物是地西泮:剂量为0.1—0.3mg静脉缓慢推注,也可以用10%水合氯醛每次0.5-1.0mg保留灌肠,尽量保留1小时,惊厥发作时,将柔软的棉织物放在患儿手中和腋下,防止皮肤摩擦受伤,对已出牙的患儿在上下牙之间放牙垫,以防舌咬伤,床边放置床挡,防止坠床。(3)纠正缺氧:一般采用面罩给氧,提高患儿的血氧浓度及脑细胞的缺氧状况。(4)高热护理:松解患儿的衣被,降低环境温度,但应避免直接对流,对小婴儿可以用松解包布,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对超高热可以遵医嘱药物降温。(5)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及瞳孔的变化。高热时及时采取物理及药物降温。若出现脑水肿的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按医嘱使用脱水剂【1-2】。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高热惊厥患儿的发热情况、脑水肿情况以及复发情况。(2)观察两组患者技术对护理的满意度,满意度分为四个等级,十分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代表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发热、脑水肿情况以及复发率比较

对两组患儿的发热情况、脑水肿情况以及复发人数进行比较,对照组患者的发热情况、脑水腫情况明显较观察组严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儿高热惊厥情况的比较(n)

组别 例数 发热人数(人) 脑水肿人数(人) 复发人数(人)

对照组 42 38 35 30

观察组 42 34 30 23

2.2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对两组患儿家属对不同护理方式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对照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远远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分组 例数 十分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满意率

对照组 42 22(52.4) 8(19.0) 4(9.5) 8(19.0) 34(81.0)

观察组 42 27(64.3) 9(21.4) 5(11.9) 1(2.4) 41(97.6)

注:与对照组相比x2=45.733,*P<0.05

3.讨论

高热惊厥的儿科疾病主要出现在6个月-6岁左右的儿童中,发生的时间比较急,情况比较危险,主要的症状表现为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发生不由自主的收缩、常伴有意识障碍及高热等,如果没有及时的治疗,惊厥的时间过长,会引发脑水肿或脑损伤等问题,因此,医护人员在接收病人后要采取急诊护理,及时的对患儿进行止惊、降温、给氧等一些列的治疗及护理,尽可能的缓解症状,减少患儿抽搐持续的时间有力的减少了并发症;同时教会患儿家属在患儿发热和惊厥时候的急救常识,演示惊厥时急救的方法(如按压人中、合谷穴等),保持镇静,发作缓解时迅速将患儿送往医院也为患儿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由于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在进行护理时要根据不同的发病情况开展急诊护理工作【3-4】。

本文主要对我院接收的84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在经过针对性急诊护理后的发热情况、脑水肿情况以及复发率都有了很大的改善,相对于对照组的常规急诊护理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对临床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综上所述,对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发现针对性急诊护理的方法比常规急诊护理更具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儿的症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患儿的住院时间,维护了患儿的安全和健康,减轻了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辉丽.高热惊厥患儿20例急救护理体会[J].河北中医,2011,33(6):923-924.

[2]房玉辉,付言美.小儿高热惊厥的急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299-300.

[3]王又芳.小儿高热惊厥的急诊救治与护理[J].医学信息,2014,17(15):316-317.

[4]李昊.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及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4):2259.

猜你喜欢

急诊护理小儿
小儿难养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与并发症预防措施
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急诊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老年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和急诊护理干预
综合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过程中的护理效果评价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话说小儿常的肛直肠疾病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