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勘察

2015-10-21陈嘉乐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陈嘉乐

【摘要】摩尼殿是隆兴寺寺内现存古建筑中最重要的一座,也是寺内现存四座宋代木构建筑中唯一有明确纪年的建筑。摩尼殿始建于宋皇祐四年(1052年),之后历经历朝修缮,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落架重修后,基本保持了北宋时期的风貌。经过初步勘察,发现摩尼殿整体向东南倾斜,部分梁栿弯曲变形。

【关键词】摩尼殿;大木勘察;开元寺;三门楼;唐代佛寺;巨型龟趺及残碑

第一章 项目概况

1.1 摩尼殿历史沿革

摩尼殿之创建年代,《隆兴寺志》及寺内碑文均无明确记载。1977年落架大修时在三处发现“皇祐四年”墨书题记,同时发现都料、小都料、常寺僧名讳。据此得知殿的始建年代为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

此后,摩尼殿在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对摩尼殿进行了较全面的整修。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重塑摩尼殿倒坐观音。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康熙四十二年至四十八年(1703-1709年)两次维修摩尼殿。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三月,康熙帝钦赐《御制隆兴寺碑》。御书匾额19方,内含摩尼殿匾额一方。乾隆十二年(1747年)正月,颁赐御书匾额 “龙象威神”悬摩尼殿。乾隆四十四年至四十五年(1779-1780年)再次对摩尼殿进行修整。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进行了摩尼殿上檐脊部和瓦顶翻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时摩尼殿为军用藏炮车多辆,摩尼殿壁画下部被毁。由于清代重修时摩尼殿整体构架未作彻底修理,只是部分构件更换,以致部分柱根糟朽,乳栿大都折断,整体构架向东南方向倾斜,隔扇门残缺,屋顶漏雨,1966年邢台地震时,北面东段檐墙坍塌。

1973年国家文物局(73)文物字119号文批准落架重修,并开始进行勘查、测量等,1977年8月根据“保持原状,部分复原”的原则,在古建筑维修专家祁英涛先生的主持下,开始动工进行全面维修。其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加固、揭取、安装、修复檐墙壁画;墩接墙体内部糟朽檐柱柱根;拨正柱位;修补、加固或更新残旧的梁枋、斗拱、椽望;重砌檐墙墙体、台基;挖补西扇面墙下肩;修补佛坛佛座;油饰断白做旧。同时,在有充分的科学根据的前提下,恢复了宋代的透空山花和隔扇门,取消了殿内后代增添的天花板,恢复了宋代的“徹上露明造”的规则。

第二章 设计说明

2.1 摩尼殿价值评估

2.1.1 历史价值

摩尼殿始建年月的发现,对研究隆兴寺在北宋时期修建的历史是有很大的帮助。

公园960年赵匡胤即皇帝位,建立北宋王朝。可是五代割据的局面,直到宋太宗赵匡义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征服北汉后才大体上统一了全国。在这近二十年中,连年征战不停。当时正定称镇州,处于抗辽、征服北汉地军事要地,故在征服北汉以前,虽然于开宝四年由于某种原因,赵匡胤就在龙兴寺兴建大悲阁并铸铜像,但更大规模的修建大型殿阁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北宋初期,在经济上由于宋辽双方的物资需要,经常有贸易往来。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宋太宗“始令镇、易、雄、霸、沧州各置权务”(《宋史·食货志下》),镇就是正定,被开辟为宋辽贸易的地方,此后随着军事冲突的变化,贸易也时断时续,直到宋真宗景龙元年(1004年),宋辽双方订立了“澶渊之盟”才出现了比较和平、稳定的局面。实际上一直到十一世纪末,宋辽之间在正定一带很少军事冲突,故而这一地区得以保持了百余年的和平环境。在此期间,宋辽各族人民互相往来,进行贸易文化、技术的交流,较大规模的建置才能实现。隆兴寺内其他主要殿阁修建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摩尼殿正是在宋辽“互不绝市”的和平时期修建起来的。

摩尼殿之使用斜栱,是现存宋代建筑唯一的实例,对考察斜栱的应用和宋辽时期木构建造技术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斜栱的应用,已知最早的实例是蓟县独乐寺内两座辽代统合二年(984)年建筑的山门和观音阁。这两座建筑都是在转角斗拱中使用与角梁成垂直方向的斜栱,即45度斜栱,习惯称为抹角栱。在现存的辽代建筑中可以发现,半数以上都在斗拱中使用斜栱。早期使用较少,而且仅在转角斗拱中使用抹角栱。金代木构建筑对斜栱的是用更为复杂。如善化寺三圣殿次间补间斗拱,自大斗向外,正面出三跳华栱,再从大斗的两角在45度斜线上,左右各斜出三跳华栱,第二、三跳正华栱的跳头上,又各出45度斜华栱。如此斗拱的正面,于正华栱的左右两侧各出三排45度斜华栱。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在金代木构建筑中,在晋中以南、河北中部以南的地方,如晋东南地区年代比较肯定的近十座金代木构建筑都不使用斜栱。这表明金代的斜栱,在辽的统治区域内仍在继续使用斜栱,形式上还有所发展。在北宋统治范围内除与辽接近的边缘地区外,则很少使用斜栱。

正定县在北宋时称镇州,是北方的军事重镇,也是较早对辽进行贸易的地方。随着人民的贸易来往,同时也进行着文化、技艺的交流。在摩尼殿上使用斜栱,很大可能是受到辽地区技术的影响所致。由于摩尼殿使用斜栱的设计相当熟练,也相当成功,因为我们认为总建筑师王璍是将本地区的传统技术加以发挥创造,取得了如此显著的成果。

2.1.2 科学价值

摩尼殿平面呈十字形,重檐九脊顶,四面正中设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厦,在我国现存宋代建筑中仅此一例。其次,摩尼殿侧面当心间两次间面阔只及其他间一半左右,这种柱网布置是为对应四面抱厦的柱网结构。体现了摩尼殿平面布置上的灵活科学性。另外,摩尼殿的梁架结构较为清式轻巧,而各架之间叠处的结构、叉手、驼峰、襻间等等的分配,多与《营造法式》符合。

2.1.3 艺术价值

摩尼殿四面各有一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厦,平面呈十字形,由于殿身和四抱厦的整体组合,大殿外观形成了十六个凸转角和八个凹转角,使其显得重叠雄伟,别具一格。对此,现代著名的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大加赞誉:“这种的布局,我们平时出去北平故宫紫禁城角楼外,只在宋画里见过。那种画意的潇洒,古劲的庄严,的确令人起一种不可言喻的感觉。尤其是在立面布局的观点上,这摩尼殿重叠雄伟,可以算是艺臻极品,而在中国建筑物里也是别开生面。”

造像:摩尼殿内槽九间,全是佛坛,高1米,上供宋塑一佛(释迦摩尼)二弟子(东侧为伽叶、西侧为阿难)像和明塑文殊、普贤二菩萨像,具有很高的藝术价值,是研究宋代和明代佛像陈设不可多得的材料。

壁塑:摩尼殿内槽九间全是佛坛,内槽北壁之背面通壁塑五彩悬山,长15.7米,高7.5米,以雕塑和绘画相结合的壁塑形式,塑造了一个“倒坐观音”的艺术形象。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技艺,将虚幻的“神”和现实生活形象完美的统一起来。

壁塑是我国古建筑中雕塑、绘画合一的一种装饰艺术形式。亦称“隐塑”或“影壁”。借壁势塑造神鬼、人物、山水、楼阁、花卉等像,并施以色彩,形成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特殊样式。据载,壁塑由唐代杨惠之首创,并在唐代盛行开来,至宋代壁塑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隆兴寺这座宋代开国皇帝赦建的大型佛教寺院中,中轴线上的宋代建筑大觉六师殿、摩尼殿、大悲阁都曾有壁塑,据《隆兴寺志》记载,“大觉六师殿五彩悬山四座”,“摩尼殿背后五彩悬山一座”,“大悲阁内东墙悬山一座,殿内西墙悬山一座,东千佛洞五彩佛一千尊,各高一尺,西千佛洞五彩佛一千尊,各高一尺”,均是宋代壁塑盛行的集中体现。由于大觉六师殿于民国初年坍塌,殿内壁塑无所保存;大悲阁内的壁塑,在1943-1944年重修时皆被毁弃。这样,摩尼殿内的壁塑就成为隆兴寺殿内宋代壁塑艺术唯一的存在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