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吉县旅游观光轨道交通战略规划探讨

2015-10-21王钰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9期
关键词:安吉县功能定位轨道交通

王钰

【摘要】旅游业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其发展离不开高品质的旅游交通引领和支撑。安吉县作为以旅游而兴、以旅游而闻名的城市,建设旅游观光轨道交通对于促进旅游市场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功能定位、线网方案和制式研究三个方面对安吉縣旅游观光轨道交通战略规划进行了探讨,为下一步开展前期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安吉县;旅游观光;轨道交通;功能定位;规划方案;制式研究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产业之一,并为国际权威机构预测为本世纪发展最快的产业。为提升旅游品位,满足游客旅游观光需求,提高旅游交通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旅游景区整体开发,实现旅游产业发展和升级,越来越多的旅游景区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模式,旅游观光轨道交通模式随之出现[1]。

安吉县地处浙江西北部,北靠天目山,面向沪宁杭。全县总面积18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万,辖8镇3乡4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01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5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50.0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48亿元。安吉地处长三角经济圈的几何中心,是杭州都市经济圈重要的西北节点,属于两大经济圈中的紧密型城市,是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安吉目前已构建与杭、沪、宁等周边主要城市的交通圈,形成30分钟进湖杭、90分钟达沪宁的快速交通格局。

安吉县境内“七山一水二分田”,层峦叠嶂、翠竹绵延,被誉为气净、水净、土净的“三净之地”,植被覆盖率75%,森林覆盖率71%,是全国联合国人居奖唯一获得县,是国家首个生态县、首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十佳城市漫游地、中国美丽乡村、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全省首批旅游经济综合改革试点示范县、长三角首选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被评为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2014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1204.77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27.53亿元。

1、安吉县旅游轨道交通功能定位

安吉县坚持“生态立县”的战略定位。根据总体规划,安吉县发展定位为,中国以竹文化为特色的生态休闲目的地,长三角以生态为特色的创新创业示范区。具体引导三大职能:全国首选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长三角生态型先进制造业集聚示范区,杭州都市区居住、休闲、产业功能承接地。

“生态立县”的战略定位需要高品质的旅游交通引领和支撑。而轨道交通是各种交通方式中运量最大、效率最高、对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影响最为深远的交通方式。因此,安吉县发展旅游观光轨道交通功能定位为构建安吉县生态旅游廊道,形成“快捷、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化旅游交通体系,引导旅游开发与旅游客流的高效集聚。

安吉县旅游观光轨道交通将实现以下线网功能:

(1)提高安吉县旅游交通品质,符合安吉县“生态立县”发展要求,形成安吉旅游新业态,引导旅游向高端发展。轨道交通是一种代表着未来交通发展趋势的现代化、绿色、环保、快捷的交通方式,旅游观光轨道交通的引入,符合安吉县“生态立县”的发展要求。旅游观光轨道交通造型优美,其本身也将成为安吉旅游发展的新业态,引导安吉旅游想着高端发展。

(2)引导旅游开发沿城市外围布局,巩固安吉县城旅游核心地位,拓展安吉县旅游核心区发展空间。轨道交通是各种交通方式中运量最大、效率最高、对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影响最为深远的交通方式。通过形成旅游观光轨道交通网络格局,将进一步引导旅游开发沿城市外围集聚布局,巩固安吉县主城区作为安吉旅游核心区的地位。规划轨道交通将形成高品质立体化的生态廊道,拓展安吉县城作为旅游核心区的发展空间。

(3)实现城市外围景区旅游客流的快速联系,减少城市中心区交通压力,城市中心区与城市外围景点的客流集散由地面交通系统承担。安吉县旅游核心区景区主要沿县城外围布局,目前缺乏外围景区之间的快速联系,不能实现安吉重点旅游景点之间的一体化联动效应,缺乏整体协调性。同时景区之间的联系会增加城市中心区的过境通过交通流,增加城市中心区的交通压力。根据综合交通规划相关结论,安吉县主城区城市交通以及城市中心区与城市外围景点的客流集散由地面交通方式能够承担,无需轨道交通进行承担,旅游观光轨道交通主要服务于景区旅游客流。

2、安吉县旅游观光轨道交通规划方案

线网构架方案研究必须分类、分层进行分析。“面”、“线”、“点”既是三个不同的类别,又是三个不同层次的研究要素[2-4]。

“面”的分析——整体形态控制,拟定轨道交通线网基本构架。

“点”的分析——线网服务对象的甄选,城市大型客流集散点分析。

“线”的分析——交通走廊分析,线网内各线路可能的路径分析。

2.1线网方案一

安吉县采用以旅游观光轨道交通为主骨干的线网方案,线网总长41.9km(其中近远期规划规模为27.9km),设置车站18座。其中,环县城线路分为环线Ⅰ期、环线Ⅱ期、环线Ⅲ期(远景预留线),从环线Ⅰ期乐翻天站引出沿S306至孝丰镇中方向为轨道交通孝丰支线,从环线Ⅱ期竹博园站引出沿S205至天荒坪镇方向为轨道交通天荒坪支线。

旅游观光轨道交通线网以省自然博物园(中南百草园)、新客运中心站(塘浦枢纽)、灵峰山、竹博园、天使乐园为核心,形成以旅游观光轨道交通为主骨干的旅游交通线网构架,在密切各旅游组团间联系的同时,拓展了景区的空间布局结构,引导和支持景区空间布局向南、向西发展,并支持和引导安吉县旅游区各旅游服务基地、景区群的建设发展。本方案线网近远期规划总长为27.8 km,设站13座。

2.2线网方案二

本方案1号线同方案一环形Ⅰ期,串联了安吉县城西部主要的旅游观光景点,本段线路全长10.8km,设站5座。

2号线穿主城为安吉县城东西向的联系通道,串联的主要客流集散点塘浦新客运中心、凤凰山公园、游客中心、天使乐园等。线路西起1号线康山大道口的塘浦新客运中心,沿云鸿西路、云鸿东路、安吉大道,跨过杭长高速公路互通,至终点天使乐园,本段线路全长11km,设站7座。本方案线网近远期规划总长为21.8 km,设站11座。

图1 安吉县旅游观光轨道交通规划方案一 图2 安吉县旅游观光轨道交通规划方案二

2.3方案优缺点比较

下面对两个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

2、横穿城区,增加了工程建设难度,且如果考虑比选有轨电车制式,交叉路口过多,降低了运营速度和行驶安全性;

3、本方案缺少对竹博园的衔接,不足以支撑竹博园5A级景区、灵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创建。

综上所述,方案一和方案二比选的关键问题在于是否符合旅游观光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方案二同时兼顾了旅游观光与城市交通的联系,但旅游观光轨道交通在票制票价方面均与城市公交不同,其城市交通功能的承担比例较低,存在定位模糊的问题。因此,本次研究以方案一作为推荐方案。

本次研究對线网方案在与旅游区协调发展、线网结构、运营效果、可实施性、社会效益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线网方案充分利用安吉县的现有道路及规划建设道路,旅游观光轨道交通线路基本不进入自然保护区内,以环县城的中南百草园、浙江省自然博物园、灵峰山、乐翻天、竹博园、天使乐园等自然人文景观为核心,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主骨干的旅游交通线网构架,在密切各旅游组团间联系的同时,拓展了景区的空间布局结构,引导和支持景区空间布局向西、向南发展,并支持和引导安吉县旅游区各旅游服务基地、景区群的建设发展。同时,线网方案对构建一体化景区体系特别是加强环县城的的中南百草园、灵峰山、竹博园、天使乐园等景点资源整体建设,对于安吉县旅游交通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在景区交通的一体化组织和景区景点的统筹管理基础上,有利于构建综合旅游交通体系,形成游览道路贯通的一体化景区,改变目前点状分散游览的现状。

3、旅游观光轨道交通制式研究

旅游观光轨道交通模式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较多[5]。按照列车驱动方式,大致分为轮轨系统、磁悬浮系统、齿轨系统、缆绳牵引系统等四个系统类别,其中轮轨系统又可以分为常规机车牵引铁路、有轨电车、跨座式单轨和悬挂式单轨等四种形式。

安吉旅游观光轨道交通的定位决定了采用的交通制式应当具有外形美观、节能环保、中小运量、对环境影响较小等特点,综合来看,跨座式单轨交通和有轨电车这两种制式可以重点考虑。下面对这两种轨道制式进行重点对比分析。

3.1 跨座式单轨交通主要优势

跨座式单轨交通主要具有以下优势:1、外形美观,乘坐舒适;2、占地少,对城市空间影响小;3、行驶速度快,适应能力强;4、噪声低,振动小;5、车站设置灵活,可与周边建筑合设。

图3单轨车站设于建筑物内示意图(澳大利亚悉尼)

3.2 有轨电车主要优势

有轨电车也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1、投资少、见效快、低能耗、综合运营成本低;2、低地板人性化设计,平稳性、舒适性好,更具方便性;3、是节能环保型绿色交通工具;4、与城市地形环境相适应。

下表是对跨座单轨和有轨电车的客运量、价格、建设周期、敷设方式等的比较:

综上分析,在舒适性、美观性、节能环保等方面,跨座式单轨交通与有轨电车的优势相当,两者对比,有轨电车主要在综合造价和运营成本上具有优势,而单轨交通在空间节省、运行速度、独立路权上更具优势,特别是其作为高架线路更有利于实现沿线旅游观光功能。

综合认为,跨座式单轨更加符合安吉县旅游观光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但考虑到投资规模问题,本次研究也建议将有轨电车制式作为比选制式,在下一步研究中进一步深入研究。

结语

本文从功能定位、线网方案和制式研究三个方面对安吉县旅游观光轨道交通战略规划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轨道交通是公认的绿色交通系统,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策。安吉县作为以旅游而兴、以旅游而闻名的城市,建设旅游观光轨道交通,可以更加有效的节约资源,降低环境污染,对保护环境优美、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促进旅游市场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安吉旅游观光轨道交通建设是建设安吉旅游生态文明,保护景区自然环境,促进安吉旅游市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安吉县旅游观光轨道交通战略规划 [R].武汉: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5.

[2] 林世全,陶志祥.湖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及评价[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7):11-14.

[3] 周厚文.珠三角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09(8):96.

[4] 徐杭苏.区域交通一体化中的长三角轨道交通网络功能[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1):12.

[5] 陈厚文.山地森林景区旅游观光轨道交通发展研究[J].交通科技,2013(1):72-74, 116.

猜你喜欢

安吉县功能定位轨道交通
财务管理在企业内控中的功能定位及实践核心思路分析
轨道交通TOD模式创新引领宁波城市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探析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物流信息平台
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布局河北文化发展新常态
研究国企改革下的功能定位与经济发展
安吉县美术教师新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