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美术环境的创设
2015-10-21严子碧
严子碧
幼儿美术活动是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及文化影响密不可分的,家庭和社会的软、硬环境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独特个性的形成影响很大。它不但具有早期性、非正规性、综合性、情动性和稳早期性和定性的特点。儿童在家庭生活中,有各种机会和条件自由的、自主的参与美术创造活动,在变幻莫测的美术世界中,幼儿可以尽情享受这没有对与错,也没有正确答案,更没有失误的艺术活动。因此,创设良好的家庭美术活动环境,营造充满艺术色彩的家庭氛围,使幼儿通过画、看(欣赏)、折、剪、捏、贴、缝等,锻炼和提高幼儿动手能力,提高幼儿的绘画和制作技巧,激发幼儿的艺术创造性和表现力,发展艺术智慧才能。
一、不要轻易贬低孩子的画,给孩子心理建构成功的经验
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不是单独的一门课程,它也不是简单的教孩子画画,它是家庭文化创设中各智慧因子的集中体现。父母家人对幼儿的绘画作品的解读和重视程度也因各种主客观因素有很大偏颇。我经常听到家长说:“整天在家画,不知道画什么,难看死了。”“你画的都是些什么呀?乱糟糟的。”“要画就好好画,别乱涂乱抹的。”“他哪儿会画呀,不过瞎涂涂罢了。”“都是他乱涂的东西,跟废纸一样,都扔了,都扔了。”每当我听到这种话的时候我很难过,家长的这种态度不知道要扼杀多少孩子创作的自信心。案例1:在一次绘画过程中,一个大班男孩画了一个毛毛虫,毛毛虫的样子比老师画的小很多,且毛毛虫身边有很多记号笔画的小点点,当老师过去引导的时候,他说:“老师这个毛毛虫生宝宝了,而且生过宝宝之后身体变小了。”案例2:在一次制作面具的活动中,每个幼儿都在兴致勃勃的地为自己制作面具,我走到伍严琦身边说:“你怎么都画小白兔呢?已经有很多小朋友画了小兔子,你看你画的是什么呀,一点都不像小兔,倒像小花猫,快看看老师的小兔子,赶去改一改吧。”伍严琦无奈地放下手中的笔很茫然的忘着我然后又走到多多和张世杰傍边说:“你们画的猫怎么涂成黑色呢?真难看,快用其他颜色来涂。”张世杰说:“老师我的猫刚从灶洞里出来钻出来,它是抓老鼠的,,才把头弄黑的。”多多也连连点头。通过这两个案例我们明白幼儿在家中是自由愉悦地参与每一个美术环节,在其过程中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求,自由的进行创作。家长应该理解和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尊重、理解的心态对孩子的表现给予肯定,并通过对话交流试图解读孩子在过程中的表现和想法,在语言和行动上给予孩子呵护,给孩子心理构建成功的经验。
二、不要随意丢弃孩子的画,给孩子尊重的感觉
康德在18世纪就队艺术活动的发生提出了创作美就是艺术的目的,创作的美来源于毫无功利的享乐。幼儿自己美的创作是用肢体语言、美术语言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求进行的创作。家长要尊重孩子美术创作,不仅仅是停留在创作过程的沟通与指导,而是要把孩子的每一次进步都能用孩子创作出的作品展示出来,证明孩子的进步,同时也是对孩子“创作”的尊重。例如:豆豆从刚度幼儿园就喜欢画画,每次回到家里就自己“创作”,豆豆的父母美次也很认真的为豆豆准备画画需要的材料,而且在旁边进行细心的辅导,经过一段时间下来,豆豆的美术活动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当老师问豆豆父母是否保存了豆豆作品的时候,豆豆父母说只是保存了一小部分,还是有时候想保存下来的时候才想起来保存的。这个案例我是为了告诉幼儿父母,重视幼儿的美术作品,幼儿的涂鸦绘画不只是随兴而作,而是孩子在美术活动中进步的表现,是父母和幼儿沟通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孩子成长轨迹的再现。
三、要为孩子提供美术创作必须的材料
每个家庭和家长对家庭美术活动的形式和理解不同,他们为幼儿创设的材料也不一样,对大多数家庭而言,彩色笔是家长和孩子进行美术活动的首选,油画棒、颜料、铅笔等其他的绘画工具则因价格、卫生程度、安全因素等原因没能引起重视。材料创作的准备是通过艺术活动锻炼手动制作能力、创造力和观察力的重要前提。例如:糖糖是一个不满4岁活泼可爱的孩子,不仅漂亮衣服穿得像公主一样,而且特别喜欢涂鸦,在她的家里随处可见她的作品,糖糖父母也很可以为糖糖准备绘画材料,而且很有耐心的为糖糖指导。但是仔细观察之后你会发现,糖糖的作品颜色只有三种颜色,红色、黑色和蓝色。包括向日葵、一家人去公园里玩、太阳下的小花朵等主题的作品都是用红色、黑色和蓝色三种颜色完成的。经过和糖糖妈妈沟通又了解到,这些作品都是经常在父母的带领下或者讲解下给糖糖创作给予了创作空间方向而涂鸦绘画出来的。这个案例说明糖糖虽然喜欢涂鸦绘画,然而父母提供的创作材料和指导空间限制了糖糖发挥自身的观察、创作和想象的能力。
四、要参与到孩子的创作中去,体验孩子创作的乐趣
幼儿涂鸦绘画过程中有时会产生成人不能有的创新意识的“力作”,而这些“力作”往往是不被家长看好,轻易的就把孩子的天分给否定了。通过这几年在美术教学活动的不断探索,我慢慢的发现孩子的涂鸦绘画过程是一个父母和老师要俯下身,弯下腰从幼儿的角度解读他们的童心,参与到他们的涂鸦绘画过程的态度。例如:一个家长说:“他们孩子在家里涂鸦绘画的时候,画了一张下面是萝卜,看得出来上面有长方形和杂乱的线条,我问他画的是什么,他认真的介绍这是一片萝卜地,没有水了,飞机从天上洒水下来。”家长根本没有理解幼儿创作出来的作品是什么意思。通过这个案例说明,父母没有“俯下身、弯下腰”的态度与幼儿一起参与到绘画中,是不能够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更不够及时的挖掘孩子巨大的潜能,理解和尊重孩子的需求,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很多家长在我引导下表现得很懊恼,他们仔绅的回忆了平时自己对孩子的态度,都觉得确实草率了些,都在担心自己孩子的信心在自己不轻易间受到了挫伤。我诚恳的告诉家长一切为时不晚,只要家长的观念更新了更加用心的对待孩子亲历的每一件事,为他们创设宽松自由的家庭氛围,多支持孩子的想法,为孩子提供建设性的建议,鼓励孩子去尝试,孩子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之,无論幼儿的作品有多么“荒谬”,无论他们的表现有多“异常”,我们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每一个幼儿的想象是独特的,每个幼儿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教师和家长要通过不懈地实践探索,努力把一些抽象思维转化为幼儿的直观形象,学会了解幼儿、观察幼儿,用幼儿的眼光看世界,用幼儿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因势利导,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可贵的创新潜能,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
(作者单位:成都市龙泉驿区机关幼儿园 四川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