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再议“直观教学法”的实践运用

2015-10-21邹守烁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教具概率直观

【摘 要】新课改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实施;以往课堂教学中常使用的“直观教学法”仍符合新课程理念,能促进新课改精神的落实。本文就结合数年的一线课堂教学经验,谈谈对新课程理念下的“直观教学法”的再认识,从及实物、语言和数学模型三种形式的直观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关 键 词】 新课程;直观教学法;高中生物;实践运用

【作者简介】 邹守烁,安徽省无为中学教师,主要从事高中生物教学研究。

一、《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及解读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包括四个方面: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其中的“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指:生物学来源于自然和社会,生物学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揭示生命本质和生命活动规律,提高人们解决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中面临的问题,提高人们应对自然现象的能力。因此,高中生物学课程就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养成关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的习惯。

二、直观教学法的再认识

早在17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为教师们指出了一条教学上的“金科玉律”,即“在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到感觉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到视觉的跟前, 一切听得见的东西都应该到听觉的跟前。”

直观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也就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亲身实践或观察具体的事物、现象以及教师运用语言的形象描绘,激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获取主动表象,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过程。因而从这个角度看,直观教学法也是符合新课改“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基本理念。

三、直观教学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1. 实物直观。第一,创造条件,进行演示实验直观。如学习“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时,演示“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实验,学生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三个试管中的气泡数依次增多,插入带火头的卫生香后,第一支卫生香火头毫无变化,第二支试管内卫生香火头明显变亮,第三支试管内的卫生香立刻复燃。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该节知识的建构提供了生动的感性素材。

第二,携带教具,进行实体模型直观。如学习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时,带上叶绿体和线粒体等模型给学生依次传递观看,学生兴趣昂然,面带喜悦之色:有的边抚摸边观察,有的拿在手中掂量掂量,有的模仿橄榄球运动员抱橄榄球的动作,有的把线粒体模型对着自己的脚比划一下,做个穿鞋的动作……笔者微笑着看着他们,知道他们以各自的理解方式找到了建构新知识的节点。

第三,自己动手,制作自制教具直观。如学习染色体结构时,笔者自己动手制了如下教具:剪取2段长20公分的红色电线,用一团黄色橡皮泥或口香糖将2段电线的中部粘在一起,摆成“×”。该教具简单实用:电线内的铁丝代表DNA,電线外部的胶皮代表蛋白质,整个教具代表复制和螺旋化后的表染色体,橡皮泥代表着丝点……这样还顺带突破了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这一难点。

第四,精选课件,进行多媒体直观。如学习有丝分裂时,展示有丝分裂全过程的FLASH动画课件,学生就可以认真观察宏观视角下的DNA复制、染色质螺旋化、纺锤体形成等等。

2. 语言直观。 语言是人类的交流主要的媒介,相比以上的实物直观,语言直观虽然直观性较小但使用时更方便、简单,不受某些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且一定程度上带有幽默诙谐感,所以语言直观也是使用得更常见、更广泛的直观教学法之一。

(1)抽象的数据具体化。如在学习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时,教材中有这样一个数据,人体即使在安静状态下,24小时体内也有40公斤的ATP发生转化。学生能明白ATP的转化比较多,但印象不是太深刻,理解也不太深入,与原有的生活经验联系不紧。教师可以把这个数据用语言直观化加工:40公斤什么概念,在座的女同学一般都没有这么重,如果人体内储存了这么多的ATP那就不是人,是一堆ATP了。

同样,在学习1克菠菜叶中的类囊体的总面积竟达60平米时,教师可以用直观的语言这样表达:中餐时某个同学在食堂里只买了一两菠菜,那么他吃下去的类囊体面积大约多少平米?约3000平米。大约是我们所在教室面积的几倍?50到60倍。

(2)微观的过程形象化 。如学习减数分裂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的行为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这样直观化(把同源染色体比喻成小姊妹):小姊妹手拉手(联会),并肩向着赤道走(排列),到了赤道又分手(分离)。

(3)生疏的概念熟悉化。如在学习杂交实验时,有正交和反交的概念,只需要学生理解即可,无需记忆。教师可以这样直观表述:如果把一个双眼皮的男人和一个单眼皮的女人结婚说成“正交”,那么反交就是“一个单眼皮的男人和一个双眼皮的女人结婚”。

(4)纯记忆内容谐音化。如学习必需氨基酸种类时,教师可以把10种必需氨基酸(含2种半必需氨基酸)编成一句谐音顺口溜:(尽)量(租)借一本淡色书来。

(5)深奥的内容浅显化。如在学习人体消化吸收食物中的氨基酸后,按照自己的遗传信息指导自身的蛋白质合成。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一过程,教师可以这样直观表述:“通俗的说,人吃猪肉,长人肉,不会长猪肉的。”

(6)严肃的内容诙谐化。如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时,教材中有“物质跨膜运输特点的资料分析:水稻多吸收硅离子,番茄多吸收钙离子的原因。科学严肃的解释是,直接原因是根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植物细胞的遗传物质不同。学生在理解根本原因是有点抽象模糊,教师不妨改编《大话西游》中的一句台词幽默一下:根本原因是水稻像水稻它“妈”,番茄像番茄它 “妈”!

3. 构建数学模型直观。数学模型就是用字母、数字、图表、图像、框图及其他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等式或不等式以及描述客观实物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的数学结构表达式。

如在学习孟德尔第二遗传规律时,计算如下问题:“若一对夫妇生下一个多指孩子的概率是1/2,生下一个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1/4,问他们生下一个两病兼患孩子的概率是多少?生下一个只患一种病孩子的概率是多少?生下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多少?”。笔者带领学生建构如下图的数学模型:

该模型的整个方框代表1,大圈代表生下患多指孩子的概率(1/2),小圈代表生下患白化病孩子的概率,则两病兼患的概率为两圈相交的面积,即1/8;生下一正常孩子的概率为方框内、圈外的面积,即1-(1/2+1/4-1/8);生下一个只患一种疾病的孩子的概率是(1/2+1/4-2×(1/8))。

由此题解答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数学模型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它可以将客观原型化复杂为简洁,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转深奥为浅显。这样既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推理与综合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体现了新课标“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理念。

总之 ,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应把直观性法充分应用于日常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既符合高中生自身心理发展状况和接受能力,也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了全体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猜你喜欢

教具概率直观
核心素养下“几何直观”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概率与统计(1)
概率与统计(2)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以数解形精入微以形助数达直观
简单直观≠正确
浅谈几何直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概率与统计解答题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