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的实施策略探索

2015-10-21李思衡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动态预设文本

【摘 要】 高中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的顺利实施,需要教师在课前采取有效的预设策略,这主要包括弹性教案的预设策略、学情预设策略和开放性问题预设策略;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采取相应的生成策略和掌控策略,生成策略主要包括语文教师的课堂意识(语文教师的课堂生成意识和语文教师的课堂开放意识)的培养策略、语文教师驾驭生成课堂的能力(识别并评价生成信息的能力和即时捕捉利用动态资源能力)构建策略和课堂氛围和问题情境的营造策略;面对生成的掌控策略主要包括大胆舍弃策略、掌控适度性策略和掌控方向策略。

【关 键 词】 高中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实施;策略

【作者简介】 李思衡,青岛市城阳第三高级中学语文教师,高级教师,教育硕士,全国教改新星,首批青岛名师,青岛市拔尖人才,青岛市学科带头人,青岛市教学能手,青岛市基础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硕士校外指导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研究。

高中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的顺利实施,既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采取相应的生成策略和面对生成的掌控策略,同时也离不开教师课前有效的预设策略,笔者从这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 高中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的预设策略

1. 弹性教案的预设策略。传统教案的设计,过分强调教师的预设,往往要求教师从教学目标的设置、重难点的确定,到教学步骤以及板书设计的安排;从课堂中的提问、答案,到教师要讲的每一句话乃至每个教学环节时间的分配,都必须丝丝入扣,一着不漏。这种预设过细、过密、毫无弹性的教案无法使课堂教学处于一种流变的状态,更谈不上动态生成。课堂教学要呈现动态生成性,就必须要求教师具有弹性化的教学方案的设计能力。我们所讲的“弹性化教学方案”,是相对于上文所述的传统教案而言的,要求设计时把弹性因素和不确定性引入到了教学过程,为师生课堂教学的实践留出主动参与、积极互动、创造生成的可能。

基于弹性化教学方案的特点,设计这种教学方案的能力最基本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需要教师学会弹性教学目标的设计。设计教案时,既要根据教师解读文本的经验设定教学预期目标;同时还要设定出学生在这节课中可能达到的其他目标,目标的设定要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兴趣以及可能的期望发展等方面,当然,还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二是需要教师学会弹性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时,重点策划好课堂的主要环节的时间、推进的方式等方面的大致框架,同时,还要策划好教学行进中师生对话、师生间互动方式、时间以及活动结果的预测等。当然这种弹性设计可以将教学过程设计成“板块型”,可将教学分为若干板块,每个板块之间没有纷繁的头绪,没有生硬的环节,板块之间可以随机自由调整,这样有助于课堂的动态生成。

2. 学情预设策略。课堂教学既要追求不可预约的精彩生成,更应讲求预设下的生成,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为了对生成的把握更具有方向性、有效性,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对学情的预设能力。这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要预设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储备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文本的解读水平以及可能生成的疑问等。第二,要预设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情感态度的可能状况:对学习内容有无兴趣,对文本可能产生的情感点在哪里等。第三,要预设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或产生的问题:学生可能有哪些方面的发挥?可能会产生哪些分歧?这样教师在学情预设的过程中,站在学生的角度尽可能地想学生所想,充分地预设学情,就可以用高质量的预设促进课堂的创造性生成的产生。如,笔者在备《套中人》一课时,思考:学生分析别里科夫身上的套子有哪些时,哪些套子学生能总结出来?哪一些学生可能意识不到或者总结不出来?课堂上如何引领学生分析概括出来?学生对文章中哪些地方可能理解不透?需要给学生提供哪些支撑性的材料?这样提前预设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情况,课下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课堂上对学生学习文本的引领就从容自如多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3. 开放性问题的预设策略。语文课堂教学中由预设而产生的有效生成还可以是由教师预设的开放性问题所引发。开放性的预设问题容易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出学生探究的欲望,擦出思想的火花。这就需要教师建构起开放性问题的预设能力。第一要把握设问方式的开放性,如有一教师执教《鸿门宴》只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从文本的人物形象身上读出了哪一个字?这个问题极具开放性,它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刘邦、张良、樊哙、项伯、项羽等众多的人物形象进行多角度的探究分析。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就要避免“是不是”、“对不对”式的简单发问或设置对学生的思维限制性太强的问题。如讲授《项链》,如果向学生提问:玛蒂尔德是可怜的还是可恶的?值不值得同情?这种提问方式只提供了两种选择,就会抑制学生多元思维,限制学生的思路,课堂上学生很难有即时性生成。第二要把握问题答案的开放性,应多利用文本的空白点、生情点,在学生思维的疏漏处、易分歧处设置问题,这样就会使问题的答案丰富精彩,课堂教学生成就会大于预设。当然上课的过程中结合学生出现的具体情况可以相机变化问题的顺序或提问方式,如可以利用学生产生的疑问来改变对预设的问题的探讨的角度,使课堂教学显得灵动而不呆板。

二、高中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的生成策略

我们说,精心预设是精彩生成的必要条件,但是精心“预设”,却不能拘泥于“预设”,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与灵动,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语文素养获得切实的提高,我们就要根据课堂的动态生成,主动调节课堂的教学环节、改变教学策略,采取如下有效的生成策略:

(一)语文教师的课堂意识的培养策略

1. 语文教师的课堂生成意识培养。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生成意识,不要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能让课堂成为教案的“板演”,教师要认识到课堂中随时会出现意料不到的情况,在课堂学会及时捕捉并充分利用生成的资源,要根据课堂的变化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及时调整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如教学《孔雀东南飞》一文,引导学生分析刘兰芝性格即将结束时,一个学生突然提出一个观点:“刘兰芝有点冲动。”这是笔者在备课时未曾想到的,意识到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随即调整授课思路,让学生展开讨论:“刘兰芝有点冲动”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文本中有無依据?经过学生积极的讨论,不仅全面而又辩证地认识刘兰芝其人,而且水到渠成地进入到了原本预设的下一环节的探讨,教学环节的衔接比预设的更加无痕;同时,对刘兰芝的被休产生了新的认识,即刘兰芝自身的性格缺陷,缺少隐忍、忍让的一面。

2. 语文教师的课堂开放意识培养。 “开放意识”意味着教师要树立这样一种意识,即课堂不再全部由教师主宰,教学内容不再完全是教师预设的内容,课堂的流程也不再是按照预设的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去讨论,去探究,去实践,让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或意外推动课堂的发展,让学生自主地完成课堂学习的一切活动。开放意识既包括教师要有课堂开放的心态,要善于在课堂上倾听学生不同的声音,悦纳学生不同的见解,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不回避,不搁置;也包括课堂的教学内容是开放的、灵动的、不固定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是变化的、不拘泥于预设的;还包括学生的课堂学习是主动的、活跃的,积极参与的,能够在师生、生生互动氛围中,动态生成很多始料不及的课堂资源。

(二)语文教师驾驭生成课堂的能力构建策略

动态变化的高中语文课堂对教师的课堂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要构建的驾驭生成课堂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1. 识别并评价生成信息的能力。生成性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些出人意料的回答或问题,面对这些生成信息,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出现“对”“错”式简单评价、不置可否式评价和断然否定式三种评价失当现象,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师面对课堂上的生成信息缺乏必要的识别,没有辨析回答的水平和质量,没有辨析生成的问题的价值,以致造成动态生成课堂上的评价缺席,使课堂失去了新的生长点,从而影响课堂更精彩内容的生成。因此,面对生成的信息,教师必须构建起相应的识别评价能力,即应及时识别这些生成信息是否是围绕文本的生成,是否是紧扣教学目标的生成,是否是紧扣“语文”的生成;生成的问题能否驱动多数学生的思维活动;要及时判断出哪些能对课堂教学和文本探究有促进作用;哪些会有阻碍作用。识别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信息作出及时的明确的评价。评价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即时性评价,即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回答或问题,迅速识别判断后,立即进行客观的有积极导向的明确的评价。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异见不排斥,对创见要鼓励欣赏,对错误要宽容,对亮点要及时肯定。二是延时性评价。课堂教学中有时学生在互动中生成预设外的信息,教师并不直接予以评价,而是或以追问的方式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或把问题再抛还给学生,让学生去讨论分析,教师的评价倾向随着学生的思考讨论不言自明。如上海于漪老师教《宇宙里有些什么》,课文中有一句话“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星”,这时一个学生提出了问题:“老师万万等于多少?”大家都笑了起来,有个学生说:“万万不等于亿吗?”在大家的笑声中,提出问题的学生只好灰溜溜地坐下了。于老师觉得他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于是她问:“既然万万等于亿,但这里为什么不说宇宙里有几千亿颗星星,而却说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星呢?”这个课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于老师没有立即直接对学生的问题作出评价,而是进行追问,这实际上是作了一个延时性评价,这种追问式的延时性评价不仅激起了课堂上学生精彩的回答,对文本语言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同时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培养了学生敢于提问的精神。

2. 即时捕捉利用动态资源能力。由于教学内容的生成是教师、学生与教材在互动中产生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动态生成性资源。动态生成性资源是在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中伴随教学过程产生的、能够推进教学进行的各种教学条件和因素来源。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可以分为:学生资源,即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学生在动态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状态与表现;教师资源,即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教师在动态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状态与表现;文本资源,即作为师生教学活动的对象或中介、由师生共同进行意义解读的各种教学材料。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时刻都可能有新的资源生成,这些动态资源往往具有随机性和偶发性,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即时捕捉利用这些资源的能力。即时捕捉利用动态资源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即时捕捉利用学生的分歧点。分歧点往往是课堂探究生成的契机,教师要善于捕捉利用有价值的分歧点,顺势引导,让学生围绕分歧展开探究讨论,即时生成动态教学。第二,即时捕捉利用学生的错误点。课堂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往往是蕴藏教学价值的“富矿”,教师要巧妙地利用和发挥好“错误”这一教学资源所带来的契机,化错误为神奇,赋予它特有的价值,为我所用。第三,即时捕捉利用学生生成的问题。学生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来自他们对文本的叩问,来自对教师解读的怀疑,来自师生对话引起的思维撞击。教师要学会即时捕捉利用那些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动因的有价值的问题,顺应学生的问题或质疑,调整原定的教学流程,采用讨论、对话、讲解等方法解决问题。

(三)课堂氛围和问题情境的营造策略

民主平等、宽松和谐是课堂动态生成教学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只有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互爱、宽松、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学生才能大胆质疑、辩论,师生智慧的火花才能不断碰撞、展现,语文课堂也才能呈现出它应有的活力。实际上,在当今,学生获得知识和信息不仅仅在课堂上,教师只有树立民主平等观念,营造宽松和谐氛围,师生才能在“对话”和“互动”中形成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促使动态生成成为可能。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具备两种最基本的意识:第一,学生意识。教师在课堂上不要仅仅盯着教学案不放,只着眼于预设的教学任务能否完成,预设的教学环节能否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在课堂上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要时刻关注学生,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只有具有了学生第一的意识,教师才能及时地捕捉课堂上出现的各种动态的资源,才能有利于形成生成性语文课堂。第二,民主意识。这里的民主意识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搞“一言堂”,不能将教师自己预设的答案定为标准答案、唯一答案,要宽容地对待学生的回答,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要营造一种民主的氛围,让学生在課堂上积极地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和主张,敢于质疑教师的观点,对同学的见解提出不同的意见。只有具有民主意识的课堂,才能生成丰富多样的观点,才能在课堂上出现热烈的争辩场面,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争辩中得到提升。

同时,教师不要采取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而是要多设置问题情境,或设置富有启发性的主问题,或适时追问,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推动课堂的生成。如浙江省特级教师肖培东在带领学生学习《琵琶行》一文时,就设计了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开放性的问题:“以你的初读感受,想一想,这首《琵琶行》绝在何处?”问题一提出,就立即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学生投入到了对文本的研究思考之中,或从音乐的描写,或从语言,或从高超的琵琶技艺等不同角度阐述自己的见解。再如,追问可以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生成精彩。如第九届“语文报杯”全国优秀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中刘盛浪老师执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时,让学生鉴赏林冲到了草料场后去沽酒中的有关细节描写时,一学生分析:“这段用了很多动词,比如‘取‘挑‘盖‘戴‘拿‘拽‘反拽‘上锁‘带了钥匙,信步投东这些动词表现了林冲很细心谨慎的性格特征,做事有计划有步骤。”就一般教师而言,学生通过细节分析出人物的性格,文本的分析品味也就结束了,但是刘老师并没有止于此,接着追问了一句:“你思考一下整个房间里除了一堆破烂什么都没有。为什么林冲如此小心地呵护这个破烂的草屋?”学生回答之后,刘老师又接着追问:“那林冲拿了钥匙,同学们,他拿的仅仅是一把钥匙吗?钥匙有没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学生回答:“出门时,你带上钥匙你就放心了。因为即使你在外面碰得头破血流,这个世界里还有一扇门在为你打开。所以作者在本文专门两次写了钥匙。林冲拿了钥匙表明在这个冰冷而孤寂的世界里面,还有一扇门他可以打开,可以在里面默默舔舐自己的伤口。哪怕打开一扇门之后里面是破破烂烂的,但是总有一扇门可以为他打开,让他栖身,让他疗伤。他握住了钥匙就好像握住了自己的命运,握住了他和这个世界世界之间的一个契约,表明这个世界还没有抛弃他,所以他特别珍重这个钥匙,然后出门时把门给锁上。锁上,表明他对这个世界很细心地呵护。哪怕门里面就是一堆破烂,但那是当时林冲的整个世界,他愿意抱残守缺,他愿意安于现状。”刘老师的连续追问,生成了课堂学生精彩的回答。

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根据课堂随机生成的内容对预设的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等方面及时进行调整(如增减等),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即时调控应变的能力。面对生成的信息,教师要做到对有效的生成要因势利导,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让课堂精彩纷呈;对无效的生成要及时调控,让它迅速回归正题,同时又要力求不浇灭学生积极思维的激情。因此,高中語文课堂生成性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面对课堂的生成,教师要学会加以掌控。

猜你喜欢

动态预设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
浅析预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