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八军演变沿革
2015-10-21邓建龙
邓建龙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在当年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部队中,有一支由湘鄂赣子弟兵组成的英雄部队——红十八军,万里转战,胜利到达陕北。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特将红十八军的演变沿革作一梳理。
一、诞生在湘鄂赣
1928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领导湘军独立第五师在平江举行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开创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此后,在这块红色的根据地上先后诞生了红八军、红十二军、红十五军、红三军团、红十六军、红十七军等部队。1930年8月9月,红三军团在两打长沙后,离开湘鄂赣前往赣南,根据地仅留下由原湘鄂赣边境独立师扩编的红十六军。
1930年10月,蒋介石集中1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一次“围剿”。同时集中6个师及1个旅的兵力对湘鄂赣苏区发动第一次“围剿”。
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中共湘鄂赣省委决定组建新的正规红军部队,加强苏区的革命武装力量。1931年初,以浏阳、平江两县游击队为基础,加上红三军团两打长沙后留在湘东各县的部分伤病员,扩编为湘鄂赣工农红军独立第一师,下辖两个团,共2000余人,师长邱训民,政委李鄂;以万载、宜丰、萍乡、铜鼓及浏阳一部分地方武装为基础,扩编为独立第二师,下辖4个大队,有人枪1000多,师长邱金生,政委徐洪;以鄂东南地方武装为基础,成立独立第三师,下辖3个团,共3000余人,師长郭子明,政委叶金波。
1932年3月,根据湘鄂赣省总指挥部中路指挥部指示,独立二师在江西省修水县渣津与平江赤色警卫一营、修水赤色警卫一、二营和铜鼓县地方武装合编,师长邱训民,政委李子良。
独立一、二师成立后,配合红十六军及各县地方武装参加了湘鄂赣苏区的一、二、三次反“围剿”作战,在战斗中锻炼成长,发展壮大。
1933年初,省委“在中央的正确指示之下,为要开展大规模的革命战争获得革命的完全胜利,以独立一、二师编为十八军”[1]。2月10日,红十八军在浏阳县张坊正式成立,军长由中央特派员、湘鄂赣省军区参谋长严图阁担任,政委由红十六军某师政委、省委特派员徐洪担任。全军3000多人,下辖五十二、五十四师两师,独立一师改编为五十二师,独立二师改编为五十四师。3月,又将两师合编为五十二师,下辖一五四、一五五、一五六团3个团,师长由严图阁兼,政委由徐洪兼。
二、奔赴湘赣
1933年6月,为加强对湘赣根据地党和红军的领导,中共临时中央和苏区中央局派任弼时任湘赣省委书记兼湘赣军区政委。同时,苏区中央局与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以湘赣与湘鄂赣两个根据地的主力红军组成红六军团,下辖十六、十七、十八师3个师。十六师与十八师由湘鄂赣根据地的红十六军、红十八军缩编而成,十七师由湘赣根据地的红八军缩编而成。根据斗争需要,红十六师仍留湘鄂赣根据地坚持斗争,红十八师则在改编后立即南渡袁水,赴湘赣根据地与红十七师会合。红十八军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以下简称中革军委)指示后,立即改称为红六军团第十八师,师长严图阁,政委徐洪。不久,严图阁因工作需要返回湘鄂赣根据地,徐洪兼任十八师师长。此时,红十八师又缩编为五十二团一个团,由徐洪兼任团长与政委。
1934年1月福建事变时,中革军委电示红十七师渡过袁水,北上湘鄂赣汇合红十六师,向南浔路永修一带活动,破坏南浔路,钳制蒋介石进攻十九路军,配合中央红军向北发展,减轻敌人对中央苏区的压力。红十七师北上后,敌第一纵队乘机对湘赣根据地发动进攻。为粉碎敌人的“围剿”和配合中央红军作战,湘赣军区决定扩编红十八师。1934年1月,将湘赣独立第三团和公略警卫营、茶陵、永新独立营等地方武装合编为红十八师第五十三团。7月,又组建第五十四团。红十八师师长龙云,政委甘泗淇,参谋长谭家述,政治部主任方礼明。9月,又将五十四团分编补充到五十二、五十三团,五十四团建制撤销。
三、随军西征
1934年7月,中央革命根据地在进行近一年反“围剿”失利的情况下,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准备退出根据地。7月23日,临时中央与中革军委电示“中央书记处及军委决定六军团离开现在的湘赣苏区,转移到湖南中部去发展广大的游击战争及创立新的苏区。”电报并对红六军团向湖南发展的路线、地域和活动作了具体规定:“六军团由黄坳、上下七地域的敌人工事薄弱部或其以南,转移到独立四团行动的桂东地域,在转移中要迅速脱离敌人,以便到桂东的游击地域,高度的迅速的发展游击战争和扩大游击区域。”“六军团在桂东不应久停,第二步应转移到新田、祁阳、零陵地域去发展游击战争和创立苏区的根据地。”“以后则向新化、溆浦两县间的山地发展,并由该地域向北与红二军团取得联系。”[1]
据时任红十七师师长的萧克在《红二、六军团会师前后》一文中说:“在这个电报中,中央军委对中央红军的意图没有说明,后来我们从行动中体会到,中央红军也要向西撤,中央电令我们转移,是要我们起先遣队的作用。”[1]
1934年8月7日下午3时,红六军团9000多人在独立四团引导下,由井冈山下的遂川横石出发,踏上了西进的征途。在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后,于11日中午到达桂东县的寨前圩。12日,在寨前圩召开连队以上干部的西征誓师大会。根据中革军委指示,由任弼时正式宣布成立红六军团领导机关,萧克为军团长兼十七师师长,王震为军团政委兼十七师政委,李达为军团参谋长,张子意为军团政治部主任。此前,部队在出发前,补充了3000多人,十七师、十八师各补充了一部分。十八师师长龙云,政委甘泗淇,参谋长谭家述(后叶长庚),政治部主任方礼明。
1934年10月16日,西征途中的红六军团在贵州岑巩县遭湘桂黔三省敌军重兵包围。红十八师担任军团后卫,掩护军团主力突围。由于部队长期转战,异常疲劳,红十八师师直机关与五十二团在睡觉中遭敌4个团包围,部队左冲右突,除五十二团一副团长率两三百人突出重围,师直机关及五十二团全部损失。师长龙云被俘,后在长沙遭敌杀害。红十八师仅剩五十三、五十四团两团,且减员严重。
10月15日至24日,分路突围的红六军团所属各团,在贵州沿河县的枫香溪与印江县一带与贺龙率领的红三军(即原红二军团)会师。红十八师也开始了在湘鄂川黔根据地新的斗争历程。
四、转战湘鄂川黔
红二、红六军团会师后,经近一年的斗争,取得了一系列胜利。1934年11月26日,在湘西大庸县(今张家界市)成立中共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命委员会和省军区,正式创建了湘鄂川黔根据地。部队开始进行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壮大红军主力,组织地方武装,肃清地主土匪武装及建党建政等项工作,使根据地的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1935年2月,在湘西永顺重建红十八师,以红十七师四十九团二营为基础,组建五十三团,并将两个县独立团扩编为五十二团和五十四团,张正坤任师长,晏福生任政委,马赤任参谋长,李信任政治部主任。
1935年9月,蒋介石调集130个团的兵力,再次对湘鄂川黔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围剿”。根据形势险恶,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红二、红六军团总指挥部决定撤离湘鄂川黔苏区,开始长征。为掩护主力安全顺利撤出湘鄂川黔根据地,决定留红十八师在苏区牵制迷惑敌人。红二、红六军团转移前夕,新组建了红十六师,将十八师的五十二、五十四团两个团拨归十六师建制,改为四十六、四十七团。红十八师只剩下五十三团,将原湘鄂边独立团、龙桑独立营及县区游击队合编成五十二团。其中五十三团为主力团,战斗力强,有战斗经验,武器装备好,全团1200百多人。五十二团虽有2000多人,但枪支很少,大多为梭镖大刀,许多人没打过仗,缺乏战斗经验。加上省直属机关、师直属机关、野战医院,全师共3700百余人,师长兼政委张正坤,参谋长刘枫,政治部主任李信。
1936年1月11日,经六十余天转战后红十八师突破敌军重重围追堵截,在贵州省江口县城与军团主力会师,此时全师仅剩五十三团的六七百余人,五十二团在突围时因损毁路标,误入敌重兵包围圈,全部损失。此后,红十八师随军团主力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7月,红六军团在长征途中从十六、十七、十八师各抽调一部分兵力组建模范师,除十七师辖两个团外,其余各师实际仅有一个团兵力。长征到达陕北后,各师虽名为师级架子,实际上都仅为营级规模。1937年抗战爆发时,红六军团改编为第八路军一二〇师第三五九旅七一七团,红十八师改为该团三营,红十八师番号不再存在。
五、将星闪耀
从1930年10月的湘鄂赣红军独立一、二师到红十八军,再到红十八师,最后到1937年7月改编为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三营,7年中,这支英雄的红军部队经过千锤百炼,从一支地方武装锻炼成一支英勇顽强、百折不挠的正规化的野战兵团,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战斗历程。也因为如此,这支部队先后走出了一批又一批人民军队的高级将领。
其中,四任师长先后为人民的革命事业英勇捐躯,他们是:
严图阁 1903年生,河南沈丘县人。早年参加西北军,1931年12月参加宁都起义,任红五军团第十五军某团团长。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调任湘鄂赣军区参谋长。1933年2月任红十八军军长、红十八师师长。1936年秋任湘鄂赣军区司令员,领导了湘鄂赣边区的游击战争。1936年6月病逝于湖南平江县黄金洞。
徐 洪 1904年生,湖南浏阳县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产党。1927年9月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1931年任湘鄂赣红军独立一师政委、红十八军政委、红十八师师长兼政委。1935年2月在江西信丰县率部队突围时牺牲。
龙 云 1908年生,湖南浏阳县人。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平江起义,历任红一军团第十二军三十五师师长、红三军团第四师师长、红六军团第十八师师长。1934年10月在贵州岑巩县作战中被俘,后在长沙牺牲。
张正坤 1898年生,湖南浏阳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湘鄂赣红军独立师营长、红十八军一五六团团长、红十八师五十三团团长、红十八师师长兼政委。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三纵队司令员。1941年在皖南事变中被俘,同年夏英勇牺牲。
此外,在这支部队工作与战斗过的一批同志建国后成为人民解放军的开国将军。他们是:
上将:甘泗淇;中将:谭家述、余立金、晏福生、余秋里;少将:刘子奇、叶长庚、李铨、李信、苏鳌、杨尚高、赖春风、邓东哲。
参考文献:
[1] 中国工农红军史略[M]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3月第一版
[2] 红六军团征战记[M]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6月第一版
[3] 湘鄂赣苏区史稿[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10月第一版
[4] 湖南革命史词典[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7月第一版
(作者系岳阳市岳阳楼区政协文史委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