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在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2015-10-21许陆艳

延边医学 2015年26期
关键词:诊断价值

许陆艳

摘要:目的:分析CT技术对胰腺良恶性病变的检查情况,并探究该技术的鉴别以及诊断价值。方法:从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胰腺良恶性病变患者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在使用CT技術检查后再利用手术将病变部位切除并行活检等病理检查,随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最后确诊有胰腺良恶性病变的患者85例,良性病变患者40例。观察并分析该术对诊断疾病的临床特点。结果:使用CT诊断技术进行诊断分析后可见,Ⅰ型检查技术的确诊率(67.50%)明显大于Ⅱ型检查技术的确诊率(15.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该项技术对胰腺良恶性病变有明确的诊断价值,同时CT诊断效果较为明显,是诊断该病的最重要的诊断方法,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CT;胰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价值

胰腺恶性病变是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临床上诊断以及医治都是比较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胰腺的解剖位置比较特殊,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特殊表现,若患者腹部中上位置出现较为严重疼痛时,此时检查一般处于疾病中期甚至晚期,并且该疾病良性与恶性病变的区别非常不明显,从而可能造成患者使用本可以避免的外科手术治疗,对患者的身体以及精神都造成极大的创伤[1]。本次试验研究CT技术治疗疾病时不仅使照射影像显现清楚,而且能看到胰腺各部位的空间结构,可以明确诊断该疾病,并且大量研究报告显示,此诊断技术比临床常用的X线诊断效果更好。为更好探究CT技术对该病的诊断效果,特在我院选取120例患者,对其分析后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注:与Ⅱ型相比,*P<0.05

年龄(49.55±4.11)岁;在使用CT技术检查后再利用手术将病变部位切除并行活检等病理检查,随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最后确诊有胰腺良恶性病变患者85例,良性病变患者40例。使用CT检查可见胰腺病变有无周围界限不清、密度减低、异常强化,有或没有胰腺尾部收缩及胰管的扩张,有没有其他器官转移,若CT检查较为典型时可为阳性,CT检查不典型则为阴性。主要分为两种情况:Ⅰ型为CT检查典型阳性;Ⅱ型为CT检查不典型或者阴性。

1.2方法

使用Biograph(德国)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CT仪器,仪器使用指数:仪器电压100~110kV,仪器使用电流110~300mAs,仪器扫描厚度为4.30mm,螺距1.235,仪器对腹部进行扫描患者首先采取去枕仰卧位,分离两侧手臂,进行检查前患者首先需要禁食4~6小时,检查血糖指标应维持在<10mmol/L,向患者肘正中静脉快速滴注碘克沙醇100ml,于约30秒、60秒及延迟数分钟分别扫描,采集完动脉、静脉及延迟期图像数据后,行多平面重组后处理图像。

1.3观察指标

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影像学依据以及手术确诊结果,密切观察CT技术对于诊断胰腺良恶性病变的确诊情况,并分析不同类型之间的诊断效果[3]。

1.4统计学处理

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类型之间的诊断情况

使用CT诊断技术进行诊断分析后可见,Ⅰ型检查技术的确诊率(67.50%)明显大于Ⅱ型检查技术的确诊率(15.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3讨论

本研究显示,Ⅰ型检查技术的确诊率(67.50%)明显大于Ⅱ型检查技术的确诊率(15.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胰腺恶性病变是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胰腺的解剖位置比较特殊,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特殊表现,所以在临床上诊断以及医治都是比较困难,并且有时良性与恶性病变的区别非常不明显,很可能对患者的身体以及精神都造成极大的创伤。CT技术可快速对诊断部位进行全方位的容积扫描,可高效、准确、多方位的诊断人体各个部位,使患者能够较快的确诊疾病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该操作相对简便,并且能够确切无误的将轻微病变情况清晰的呈现在图像上,尤其针对Ⅰ型检查为典型阳性者[4]。

综上所述,使用该项技术对疾病有明确的诊断价值,可高效、清晰、多方位呈现病变情况,大大降低了临床诊断的漏诊情况,并且CT检查效果特别明显,是诊断该病的主要诊断方法,因此该技术可在临床广泛应用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刘一,李亚明,李娜,等. 18F-FDG PET/CT在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4,43(6):547-548.

[2] 杨春敏,黄海东,周克,等. 18 F-FDG PET/CT 延迟显像技术在胰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 四川医学,2014,10(7):881-883.

[3] 方艺,张建,崔莹,等. 双时相18F-FDG PET/CT显像在胰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11):1733-1735.

[4] 王骁,李立伟,王竞,等. 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在胰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 癌症进展,2014,10(4):360-364.

猜你喜欢

诊断价值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腹部超声对肝胆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