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安全工作管理中的几点尝试

2015-10-21刘福先

华人时刊·校长 2015年10期
关键词:教职工隐患学校

刘福先

中小学生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受到以下几种安全隐患的威胁:

运动伤害隐患

运动伤害常常发生在体育课程或者是课外活动中,隐患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教职工人员并没有提高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或者是因为学校的体育设施较为陈旧,并没有相关保障措施,或者是制定的活动存在问题。

课余伤害隐患

这类伤害发生在课间,这时候学生的活动往往脱离了教师的管理,由于中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低,喜欢在走道、楼梯、操场上追逐打闹,极易在活动中发生擦伤、碰伤或者更大的安全事故。

校外事故隐患

学生在校外发生重大伤亡事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学校的对外形象,社会通常会追究学校在安全工作管理上的责任,认为学校并没有通过安全宣传,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自然灾害隐患

自然灾害属于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例如地震、洪水、火灾等自然事故。校方在应对自然灾害隐患时,具有加强安全知识教育的责任,通过知识的普及增强学生对于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

交通事故隐患

交通事故隐患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最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也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学校需要通过教育来提高学生的交通事故防范意识。

网络安全隐患

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开始痴迷于网络世界,有的学生受到网络消极因素的影响,甚至会自伤自残,因此学校应该提高对于网络安全隐患的重视程度,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

总而言之,学校在规避学生安全隐患,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与防范能力上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学校在安全工作管理上的局限

从目前学校安全工作管理的总体情况上看,虽然校方加强了对于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但是在管理工作展开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安全工作管理过度

部分学校为了减少事物发生,局限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或者体育课程,采取了一种消极的管理态度,例如学校不再组织春游、秋游,严禁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在体育课上,减少风险较高的教学项目;在化学等实验课程上主要由教师进行示范性操作,不允许学生动手;限制学生课下的游戏活动,不许在走廊内、操场内跑跳。这些安全工作的进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学生的安全保障,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依然是消极的,它禁止了学生的活动自由,更不利于相关课程(体育课、化学课、生物课)的开展,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过度的安全工作只能作为一种权宜之计,长久实施则会导致学生的全面发展受阻。

学校安全工作的管理无法实现制度化与常规化

目前由于管理人员个人能力、可用经费、相关设备与体制的局限,导致学校安全工作的管理无法正常展开。首先在管理人员上,多是由校领导组织教职工加强维护学校安全工作,但是实施主体往往不具备较高水平的安全防范知识,因此无法从细节入手,促进管理的改进。另外由于资金与设备的局限,导致学校在进行安全工作管理的过程中,只能依靠教职工进行严格的监督。最后,校领导没有意识到安全工作的管理必须要从制度入手。以上因素都为安全工作开展造成巨大的阻碍。

学校安全工作管理的尝试性改善

通过对现有学校安全工作管理不足的分析,可以从系统的角度入手,对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改善。

加强领导,切实落实安全职责

学校安全工作的进行既需要管理层的正确领导,也需要各个部门、所有教职工人员的紧密配合。首先,管理层应该端正自身对安全工作的认识,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研究部署,确定相关负责人,制定明确的制度,将责任与义务分担到每个负责人的身上。同时要专门成立相应的部门来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管理,例如安保科、巡逻队伍以及教学、后勤、德育的安全管理部门等等,来实现对学校安全的全面监督与管理。另外,学校的管理层应该根据学校课程开展、活动安排以及学生的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目标,确定安全管理考核制度,并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排查,对于存在安全隱患的问题进行有效整改,一旦安全事故发生,对负责部门追究责任,并做好信息反馈工作,谨防事故再次发生,从而保证管理水平的提高。

规范管理措施,保证校园安全

学校应该对管理措施进行严格规范,可以通过以下手段进行:一、对校园环境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注重对实验室、电网设施等存在安全问题的地点的排查,其次也要对学生宿舍、教学区、食堂等学生集中的区域进行检查,谨防事故发生;二、提高教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学校应该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严格部署校园的安全保卫工作,采取责任制、值班制来实现全天的安全防范工作。同时应该引进防火、防盗以及监控设备,并保证对设备的及时维修,利用先进的设备来实现安全工作管理水平的提高。

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与能力

学校虽然能够保证校内的安全,但是校外学生的安全需要学生自己去注意,作为学校有责任向学生传输安全防范等相关知识。学校可以通过班会课程、晨会或者广播等宣传媒介,组织相应的安全活动来加强学生对于安全的认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火、防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保证学生能够自救、自护。另外,对于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非是限制学生的活动,而是制定相应的制度,让实行素质教育的同时,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安全。

与家庭教育合作,实现安全工作的对接

家庭教育是学生获得成长的重要一环,因此学校应该加强与家庭教育的合作,分担教学任务、共同保障学生的安全。由于缺少沟通,很多家长对于学校的工作并不理解,不确定学校是否能够真正保障学生的安全。因此教师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定期让家长亲自参观学校的教学楼、食堂、学生宿舍等区域,搜集记录家长的意见与观点,根据家长的诉求来解决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学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要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其中安全防范意识与技能的增强是保证学生生命安全的基础。由于安全工作不到位导致的学生意外事故悲剧不断发生,为了降低事故发生的频率,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安全,学校应该改善现有的安全工作管理水平,提高教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与家长一起做好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福建省连城县城关第二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教职工隐患学校
南县:举办跳绳比赛
网上晒娃隐患多
Tough Nut to Crack
文具的隐患!
学校推介
新时期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探析
创新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食品中的隐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