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潘天寿的教育思想看美术欣赏教学
2015-10-21昝楠楠
摘要:在20世纪这样一个中西文化大碰撞、大融合的特殊时代,在中国传统绘画领域里出现了潘天寿等一批教育家,他们关于中国画的教育思想、模式对20世纪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中国画的发展乃至之后的美术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潘天寿;教育思想;欣赏
潘天寿中国画教育思想基于对学生“诗、书、画、印”四种综合能力的训练与培养。经过潘天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了作为文人画家的基本素质和修养,进而不断拓展,成为新时期的中国画家,这样的培养结果和徐悲鸿教育模式的目标在其本质上是相同的。
潘天寿的中国画教育由两部分组成,均体现了他所强调的中国画修养。他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画画一半是技术的修养,一半是其他方面的修养,绘画是思想意识的反映,它是全面的。光画几笔是不行的。”[1]从中可以看出,潘天寿把创作时的思想修养提到了教学的基础内容阶段,总的来讲,他的教学内容由两部分组成:“画内技术”和“画外修养”。其中“画内技术”包括:笔墨训练、构图训练、造型训练、诗词题跋。关于“笔墨训练”,潘天寿强调“墨线”为中国画形象的基础,并十分重视中国画在用墨、用线上对书法的依赖,所以,在教学中他十分注重加强学生对“白描”造型能力的训练,注重临摹古代大师的作品,从而体悟其中笔墨的使用,并且要求加强对书法的训练;“构图训练”是潘天寿最为重视且研究最系统的教学内容,他经过潜心研究和整理,把“中国画布局”做了科学的量化处理,严谨周密,无懈可击,从而适用于班级课堂教学;“造型训练”同样也是潘天寿十分重视的,他借鉴徐悲鸿教学模式中加强学生造型训练的积极因素,把“造型”形象的说成“提”形,即“提”形态,抓“神气”。[2]一个“提”字道出了中国画造型不能仅仅依靠素描写实的方式,他更提倡用“线”的白描方式去造型,而且特别强调速写、慢写在造型中训练的意义。他认为:“中国画的写生,往往不求细节的准确,而力求变形,也不求形象与真实对象的完全相似,而主张艺术夸张”。[2]另外,“诗词题跋”是潘天寿中国画教育中极为独特的内容,按照文人画的“画内技术”,“诗词题跋”确实是基本功,它包括“诗文”撰写的水平,尤其是与画面意境的贴合程度,还有就是书法水平和其安放在画面中的位置,这一点就又涉及到了构图。从传统文人画画面构成要求而言,“诗词题跋”既反映了创作者对画面技术处理的驾驭能力,同时也折射出创作者的“画外修养”。这一点一直被潘天寿视为中国画专业最为重要的基本功。
另一方面,潘天寿所强调的“画外修养”包括诗文、书法、篆刻、古典文学、画史画论、哲学、历史、美学等诸方面内容。前三者是他对新中国文人画“四能”的基本要求,后者则属于文化水平的修养和积累,也是对传统理解的基本功。这些都作为必修课在潘天寿中国画教育模式中开设。为使这些教学内容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潘天寿还非常注重教学中方法的运用。他在传统“临摹”、“自学”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强调“目识心记”和“直觉—意会”方法,古人学画重视“行万里路”,而在“行”的过程中,正是靠眼睛的观察、看,然后用心去记录自然的变化,自然的规律,之后借助“经验”,运用“意会”的方式把所“看”到的,“记”的内容表现在画面中。在潘天寿的中国画教学体制中,运用了当时普遍实施的班级制与学年制,但作为中国画特色教育,潘天寿还在中国画系下分科。早期分山水、花鸟,1957年正式实施自己的教学主张后,分设人物、山水、花鸟三科,分别由有专长的老师教学,年级固定,由于分科所侧重的题材不同,因此教学中要求也不同,如潘天寿曾主张:“初年级临摹与写生的比例,人物科,写生应多于临摹。花鸟科,临摹与写生可以参半。山水科,临摹可多于写生”。[3]这样的分科方法同样在当今众多美院中适用,其影响可谓深远。
在一系列中国画教育模式和思想的影响下,学习者和欣赏者对中国画的欣赏更加系统和理性了,这是在教育、教学层面的意义,另外,在审美层面上,通过教育思想的基础作用,欣赏者所获得的审美教育作用和影响会更明显,这样,审美活动的意义就从专业知识的获得提升到审美的高度,从而达到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的真正目的,尤其在美术教学活动中。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并列,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交融,构成了教育的统一整体。美育的目的和任务是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理想,激发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形成,构建崇高的审美理想,使人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正如蔡元培在《美育》中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的目的者也。人生不外乎意志;人与人互相关系,莫大于行为;故教育之目的,在使人人有适当之行为,即以德育为中心是也。顾欲求行为之适当,必有两方面之准备:一方面,计较利害,考察因果,以冷静之头脑判断之;凡保身为国之德,属于此,赖德育之助者也。又一方面,不顾祸害,不计生死,以热烈之感情奔赴之;凡与人同乐,舍己为群之德,属于此类,赖美育之助者也。所以美育者,与德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4]
欣赏有利于审美创造能力的提高和审美理想的培养和实现。美术欣赏的最终目标不只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和鉴赏能力,而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想象和创造能力,从而更有利于从事审美实践活动。任何的审美活动都是受一定审美理想支配的,不同的審美判断能够激发学生不同的审美反映,在欣赏优秀作品的过程中,也是不断引导和端正学生审美理想,并促进其不断实现的过程。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的珍贵艺术瑰宝,在美术教学中,更应当加强中国传统绘画和技法的学习和引导,在欣赏的同时,丰富传统艺术的知识构建,从而为中国画的不断发展培养更坚实的后盾。
【参考文献】
[1]潘天寿.潘天寿论画笔录[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198,97.
[2]潘天寿.潘天寿美术文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
[3]蔡元培.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95.
[4]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585.
作者简介:昝楠楠(1984.9-),女,陕西商洛人,商洛学院艺术学院美术系助教,研究生学历,美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