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记忆工程建设策略研究

2015-10-21蔡斐

华人时刊·中旬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工程建设策略

蔡斐

【摘要】广义上的“城市记忆”应摆脱人类限定的学科和领域限定,它是一个城市中所有主体或者说历史参与者的关于城市形成、变迁、发展和消亡中产生的具有重要保存价值的记录,而从记录的内容上看,不仅仅包含城建历史,还应将纯自然环境的变迁因素包含在内。从哲学上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去考察城市记忆,城市记忆不仅包含静态的历史记录,还应包含动态的“进行”因素,是一种当下正在发生的活动。过去的“记忆”为当下的活动提供参考,当下的活动不断成为过去的“记忆”。

【关键词】城市记忆;工程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241-01

一、城市记忆、城市记忆工程概念辨析

對“城市记忆工程”的理解,应建立在“城市记忆”基础上,并进一步明晰此语境下“工程”的含义。从实践和国内研究现状看,大家倾向于将“工程”理解为是针对“城市记忆”的一系列保护、整合等活动,而档案、文献等资料则是这一系列活动形成的物化表现形式。这一理解过于狭窄,对于“城市记忆”的保护和资源整合固然重要,这也是基础性和长期性工作,但是保护和整合只是手段,而对于“城市记忆”所内涵的城市文化和历史精神的传承才是最终目的,而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也不局限于保护和整合资源,应包含有利于“城市记忆”蕴含的城市文化和历史精神传承的一切有效手段和方式。

二、开展概况

“城市记忆工程”的提出,缘于中国文联副主席、当代著名作家和画家冯骥才为“抢救天津老街”而发起的“历史文化考察与保护”活动。目前我国开展的“城市记忆工程”主要还是停留在记录城市面貌这一阶段,还只是将之视为档案资源建设的一个手段来影响档案业的发展,并没有深掘出“城市记忆”的深层次内涵和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最终目的,即对城市记忆工程的功能定位认识不够准确。

城市记忆工程的功能定位应是传承和发扬城市文化和城市历史精神。城市文化和城市的历史精神才是“城市记忆”的深刻内涵,传承和发扬这种文化和历史精神,才是“城市记忆工程”的最终目的。这在现实中也有鲜明例子可以说明,其中影响最大最深远的当属二战后波兰华沙古城的重建。遭受战争重创的华沙,重建工作可以说是普通民众的自发行为。当局尊重了大众的意愿,决定完全恢复华沙城原有风貌,在华沙大学师生以无畏的牺牲精神抢救性的测绘记录下华沙古城的街区、重要建筑基础上,全民掀起了古城重建的热潮,以奇迹般的“华沙速度”重建这座城市,而波兰人民的爱国情怀和精神也感动了全世界,华沙古城后来作为特例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永载人类史册。华沙的城市记忆,包含了华沙城本身的建筑和各种历史遗迹,城市重建既是对城市记忆的完整再现又属于城市记忆本身,其中体现的爱国情怀则是城市精神的最高境界。波兰人民重现历史并创造了历史,赋予了一个城市记忆最深厚的历史情感。

三、城市记忆工程建设策略探讨

1.除了政策性文件,我国目前鲜有法律法规对城市记忆工程建设进行规范。我国当下正处于城市化建设日新月异时期,城市各类建设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开展,但在城市物质文明拓展过程中,出现了文化遗产本体屡遭损毁亵渎、城市历史文脉因盲目开发建设而被隔断、历史文化空间因超负荷的旅游开发而被破坏、以及历史街区环境被不合理的规划定位改变等现象,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源乃是法律制度的弱势甚至空缺。因此,唯有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才是城市记忆工程建设的治本之策。

如完善《文物保护法》《档案法》《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增加承载城市记忆的历史文化遗迹保护、资源征集、档案编研等方面的规定,加大对破坏文化遗产本体、城市历史文化空间等现象的惩罚力度并且强化对城市管理者相关职责的监督和问责。

2.档案工作是城市记忆工程建设的保障性工作,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记忆工程中档案工作包括城市记忆资源收集、整合存储、提供相关档案服务以及编研等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存储已经成为城市记忆档案资源整合存储的主要方式。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对现有的各种文献资料进行信息化、数字化加工,建立包含文字、图片、声像等内容的各种专题数据库,以及综合以上形式的多媒体档案信息数据库。存储方式的这种革新,为档案资源的共享性利用和开发,为最大程度的发挥档案的社会服务功能提供前所未有的便利。

城市记忆工程的档案服务工作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开展:第一向公众展示城市发展过程中体现人文历史精神的城市记忆档案资源载体或复制品,已达到宣传、感染和传承这种精神的目的;第二,通过数字网络平台形式,在虚拟的空间内让身处任何地方的人们通过互联网站全面详细地了解城市风貌,获取所需信息资源;第三,提供档案资料,为城市记忆的传播和对外交流提供服务。

3.城市记忆传承

城市记忆传承,具有维护民族文化安全、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城市居民凝聚力和历史认同感等重大意义。

传承活动的形式丰富多彩,其中有些档案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传承活动和形式。比如,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通过现代声像技术将某一方面的记忆档案资源进行收集存储,并达到很好的文化传播传承效应。除此,城市记忆档案资源的编研和出版工作在城市记忆传承中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互动式网络社区建设,近来已成为拓展城市记忆工程建设公众参与度、传承城市记忆的重要形式。

城市记忆的传承应融入到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去。文化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既具有一般行业的商品经济属性,又具有承担文化传播和传承职责的社会公益性质。文化产业中核心产业门类如传媒产业、文化产品服务业等需要城市记忆资源作为产业的文化内涵支撑,同时在产业发展中,打造城市记忆文化品牌、传播和传承城市记忆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使二者相得益彰。

猜你喜欢

工程建设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新型军队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研究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