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鼻子”词语在现代汉语与西班牙语中的隐喻义对比

2015-10-21诺木伦

华人时刊·中旬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西班牙语现代汉语鼻子

诺木伦

【摘要】语言不仅属于一种文化的载体,更是反映一种文化的镜子,而语言基本要素之一便是词汇,其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中国与西班牙在众多方面如历史政治、宗教信仰等都存在较大差异性,而词义对比研究是对词汇词义形成、构成等多方面异同的对比,这种对比能清楚的认识词义发展演变规律,促进词语教学的质量。人类脸部最突出的便是“鼻子”,是人类认知世界“元概念”和词义研究对比的重点之一,本文将主要分析“鼻子”在现代汉语与西班牙语中的隐喻义对比。

【关键词】鼻子;现代汉语;西班牙语;隐喻义对比

中图分类号:H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192-01

众所周知,人类认知世界的“元概念”便是人体词语,是研究对比词义的重点所在,当前不少专著、论文都有全面细致的探讨人体词语,如头、嘴(口)、足(脚)等的词语替换、词义发展等问题,不过在对“鼻子”的研究对比仅限于词形更替的讨论,其词义研究对比还够深入系统,未能在认知和文化层面得到更好的体现,而本文将详尽的探析在现代汉语与西班牙语中“鼻子”词语的隐喻义对比。

一、相同隐喻概念系统

(一)嗅觉、气味

词义形成紧密联系着事物强势特征,从认知语言学来看,认知突显地位便是事物强势特征,所以其为词义生成的重要理据,而处在认知突显地位的眼耳口鼻等身体部位功能,这些相应部位都有衍生出功能义。比如:耳、oído词义为听觉;眼、ojo词义为眼睛;口、Los ojos词义为说话;手、mano词义为手艺。由于鼻子的主要功能便是闻气味,处于人类认知的突显地位,所以“嗅觉”是其相应衍生出的功能义。在汉语中“臭、嗅”“自、鼻”同源,臭(嗅)词义为闻或气味,现代汉语中便是日常生活中所說的“嗅”,不过在现代闽方言中“鼻”的词义仍有嗅的意思,长鼻、鼻子尖即为嗅觉灵敏之意。南唐文字训诂学家徐鍇曾说过“以鼻知臭,故从自”,此外,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说文》也指出“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而在西班牙语中nariz词义同样为嗅觉气味,例:嗅觉灵敏(tener Buena nariz),这种白兰地酒十分香醇(Este brandy tiene buena nariz)。虽然词义相同,在两种语言对嗅觉表达的方式却存在差异:现代汉语以新词形“嗅”表达,但西班牙语仍沿用鼻子专指的形式即nariz。

(二)映射鼻子及其他部件

二、不同隐喻概念系统

(一)汉语有西班牙语无的隐喻概念系统

通常在汉语中“鼻”可喻指时间系统,如《康熙字典》中指出“人之胚胎,鼻先受形,故谓始祖为鼻祖。”而在杨雄的《万言》中同样提到“鼻,始也。兽初生谓之鼻,人初生谓之首。梁益间谓鼻为初,或谓之祖。”现代汉语中并举“鼻祖”往往是表示某行业学派的创始人。西班牙语虽然也指出鼻子关乎着出生,即诞生(nacer)与<隐>鼻子(nacho)同源,不过这种内隐性的同源关系nariz无法直观的表示出来,且西班牙语中creador,de una tradición,escuela filosófica是关于建造、宗教《圣经》的。

(二)西班牙语有汉语无的隐喻概念系统

西班牙语中常以鼻子喻指人的本身,比如露面(asomar uno las narices)光从字面来看其表达的是露出鼻子意思,这种表达形式便是以人体的某个部分喻指人本身。而在汉语中“鼻子”其实也可代指人,比如之前提到的和“鼻”同源的“自”本义便是指人,不过却由于意义负荷过重才有了新词形“鼻”的出现,担负起了“鼻子”的词义,通常在现代汉语中“自”为自指,而多用“头、面”代指人的本身。

三、总结

综上所述,虽然在词义取象方面,两种语言有相同隐喻概念系统和不同隐喻概念系统,体现出两种语言在取象、联想方式、关注点方面的异同,同时两种语言在表达方法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别,由此反映出两个国家文化视角的不同,且这一方面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是绝对会涉及到的。

参考文献:

[1]郭楚江.现代汉语、西班牙语“鼻子”词语隐喻义对比研究[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2):126-129.

[2]王琦.汉语、西班牙语词汇的文化差异[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6):81-83.

猜你喜欢

西班牙语现代汉语鼻子
一起来吹牛
“大力士”纸片人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你的鼻子超级棒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鼻子和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