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活化
2015-10-21黄慧芬
黄慧芬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开篇就明确指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卢梭认为,教育应该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进一步指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学生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这些理论为我们阐明了生活和教育的关系。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是教学的源泉;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最终归宿。这就给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指明了一个方向,即生活化教学。
所谓生活化教学,是将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根植于生活,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目的和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怎样使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的生活化?我认为,首先必须精心选取鲜活的生活素材,为教学的生活化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
一、学生生活实际,生活化教学素材的源泉之一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生活,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生活。《思想品德》教材是围绕初中学生的生活来组织和编写的,教材内容体现了生活化的课程理念。但教材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反映的是学生生活的“共性”,而每一个学校、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即“个性”。所以如果仅仅依靠教材提供的材料是不够的,因而我们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自己学生的兴趣爱好,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寻找他们生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积累发生在学生身上具体、生动、有趣的事例,抓住其中蕴涵的教育契机,为课堂教学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拓展延伸教学资源。并结合教学内容,在适当的时候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生活事例中探究、学习,以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便于学生在课堂上能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让他们觉得思想品德的学习与他们的生活直接相关,能帮助他们化解生活烦恼或矛盾,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实现教育教学目的。
例如,我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一课的教学中,就引用了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达到了明理导行的良好效果。事情是这样的,学校政教处在午休的巡视中发现有几个学生在宿舍中利用手机浏览不良信息,就当场没收了学生的手机并給予批评教育。事后当事学生心理并不服气,认为在宿舍中使用手机是他们的自由,学校无权干涉。我抓住这个契机,让这位学生在课堂上把他的想法说出来,然后设置了几个问题:如使用手机是不是个人的自由?在午休时间使用手机是否恰当?怎样正确利用手机网络?什么样的信息是我们不该浏览的等等。让学生在讨论中认识到使用手机是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但在行使这一权利和自由时要依法行使,不能影响其他同学,不能与学校的规章制度相抵触。同时让学生学会正确利用手机网络,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再如,在《化解亲子冲突》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把自己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冲突编成小品在课堂上表演,进而让学生分组讨论冲突的原因及化解的方法。由于学生表演得非常幽默,又是很多学生都经历过的真实事件,激发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讨论非常热烈,许多学生都能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感受、出点子,并检讨自己在冲突中的过失。这样,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体会到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及化解与父母间冲突的方法。
二、社会生活实际,生活化教学素材的源泉之二
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的目标就是让每个学生通过学习,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让学生学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家庭、集体、国家、社会的关系,从而适应社会的要求。因而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其次,理论联系实际,能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之一。这一点充分体现在中考命题上,大都采用社会热点问题作为考题的材料。但由于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学校,形成了家庭与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轨迹。加上多数家长和学校过分重视学习成绩,造成许多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对现实生活缺少必要的了解和实践,对社会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漠不关心或束手无策。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社会现实;或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直接接触社会生活实际,感受社会生活的脉动。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感受和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思想品德课上所学的道理,才会让学生感觉到思想品德课是“有用”的,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课前新闻播报的活动,布置学生课外读报,选取一至两则新闻到班级播报。这样做一方面让学生养成了读报的好习惯,另一方面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事,关心社会大事和国家发展,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很好的方式。我经常结合教学内容选取一些引起社会热议的事件或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评论,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比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教学中,我引用了网络热词“蒜你狠”系列(豆你玩、姜你军、煤超疯、苹什么等),让学生感受物价上涨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进而理解“主要矛盾”的内涵。再如,结合科技奖励大会,让学生感受科技的重要性和国家对发展科技和培养要才的重视等。
三、教师生活实际,生活化教学素材的源泉之三
新课程的教学过程由以前的“灌输中心的教学”转变为“对话中心的教学”。新的教学方式是师生心与心交流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角色,放下教师的架子,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通过坦诚的交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你、接受你、信任你,形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从而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有一件事深深地影响了我的教学观念。
那是在我刚步入教坛的时候,在七年级《交往的艺术》的教学中,我布置学生每人去采访几个陌生人,结果有几个学生找到我,请我做他们的采访对象,我非常吃惊,问他们:“我们相处将近一个学期了,难道老师是陌生人吗?”他们说:“是啊,我们对老师也不是很了解。”我接受了他们的采访,事后深刻地反思了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确实,因为思想品德课课时少(每周两节),又不是班主任,除了上课,平时很少与学生接触,也难怪学生觉得老师是“陌生人”了。从那之后,我经常有意识地创造与学生相处的机会,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结合教学内容介绍自己的经历或经验教训给学生作为借鉴。
比如在《消费者权利》一课的教学中,我讲述了自己在消费过程中的一件小事作为新课的导入:一次到超市买菜,结帐后发现有一种菜的价格比标价高了一些,被多算了一块多,怎么办呢?去服务台投诉?还是算了?讲到这里我停了下来,提出几个问题:老师作为消费者,享有什么权利?在这次消费过程中权利是否受到侵犯?老师该怎么办?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教材,寻找答案。最后我才告诉学生我的选择:去投诉,钱虽少,但维权事大。这件事情很小,但其中包含许多信息,包括消费者权利被侵犯的现象、消费者的权利意识、维权方法等。而且由于是老师的亲身经历,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同时我没有立刻告诉他们我的处理办法,又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这样他们在阅读时注意力就会更集中,印象更深刻,教学效果更好。所以我觉得,教师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之一。
总之,生活实际是思想品德教学的不竭源泉。我们应该取生活之源,活教学之水,让课堂教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