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绕主线提升办学增实力

2015-10-21高晓波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5年2期
关键词:九中四平市国学

高晓波

多年来,吉林省四平市第九中学秉承五十六年的深厚的基奠,在面对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新课程全面实施的新形势下,凝聚成了“人文、和谐、文明、向上”的九中精神。

1. 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当好主管而不主观,处事果断而不武断,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做到互相支持不撤台,做到思想同心,事业同干,做到层层分工,层层把关,层层负责。充分尊重、信任班子的每一个成员,让他们去想办法、出思路,遵循现在是同事,永远是朋友的理念,从各方面关心好每一位教师,建立好友谊。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提升全体教师的幸福度,为我校的生态教育做好奠基,与师生共创和谐家园。

2. 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多年来,学校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情商为出发点,本着“重过程、抓细节、强体验”的德育理念,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法制教育、国防教育、环境教育、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德育特色,提升了校园文化。

如,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绿化美化、校训、标语、警示牌、教室文化等阵地,抓好校園文化建设,营造育人环境,做到让每一面墙壁说话,每一寸土地育人。

3. 开展特色的教育活动。在深抓教学质量的同时,又抓特色,创品牌,教学质量与特色齐抓共管,比翼双飞。特色就是卓越,特色就是品牌。

如,实验基地建设。在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我们努力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从升学质量观向人才质量观转变,以课程实施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学校发展思路,挖掘学校资源,开发了多门校本课程。《玉米的种植》、《育肥牛的饲养和经营管理》等农业科技课程和《经典诵读》课程。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2004我校正式作为铁东区青少年科技活动站,2005年我校还被誉为“经历教育实践基地”。2007年非洲考察团来我校考察,对九中的实践基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四平市铁东区及九中在科技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学校的办学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升学有基础,就业有技能。

又如,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学校一直坚持以“诵国学经典,育儒雅少年”为宗旨,以诵读经典为载体,以课堂教育为主阵地,以国学校本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营造人人能够吟诵,班班诵读经典的氛围,力图打造书香校园。

为弘扬传统的民族文化,增强农村学生的文化底蕴,拓宽农村学生的眼界。2009年,学校组织全体语文教师,根植语文学科特点,开发校本资源,有机地将语文教学与国学经典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分时段进行,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顺序安排诵读内容,编写了具有梯度的经典诵读教材,一年级《弟子规》;二年级《三字经》;三年级《大学》;四年级《增广贤文》;五年级《笠翁对韵》;六年级《千字文》;七年级《论语》;八年级《孟子》;九年级《老子》,确立了九中特色的“诵国学经典,育儒雅少年”活动。

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开展“课前一吟”活动。让学生诵读经典,并做好学生的考核工作。每周一节的阅读课,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经典学习游戏活动,进行日、周、月评价,及时监督,及时反馈。

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媒体,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定期开展“书香墨香飘校园,诗词经典润人生”的大型读书活动,让学生通过诵、背、书、唱、演、画等多种形式,将平时的读书内容形象化、生活化、情景化,让师生用心灵去感悟经典、美文的魅力。

如今,诵读国学经典已融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并逐步形成一种习惯,它如春雨一样无声地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渐渐地融入孩子的血液,构筑起学生美好的精神家园。

多年来,学校走的一直是上坡路,大家齐心协力,维持学校稳步发展。2012年被四平市教育局授予四平市素质教育示范校,2014年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事业,教学管理是永远探索不完的课题。在教育这片沃土上,我们要继续前行,只求无愧于心,无愧于民,扛起这份神圣的使命担当,从容而智慧地走过!

猜你喜欢

九中四平市国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北京教育》是学校的知心人
Change and constancy: Reflections on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ture in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Western Literary Classics
2017年春季四平市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平度九中华丽蝶变画出最美同心圆
培育九中精神培养优秀现代公民
四平市高校健美操现状与对策研究
四平市全力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