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炼校本精神 续注校史文化
2015-10-21孙瑞民杨冰
孙瑞民 杨冰
校史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独有的教育资源,也是一门课程。对校史要理性地发掘、整理、总结、提炼,注重继承并持续注入新的内涵,让现在的努力在丰厚的积淀中成为未来的积淀。充分发挥校史文化对本校师生独有的修身、启智、树人、立业上所起到的正向作用,启迪和引导学校及师生从自己的校史中走来,再走进自己光荣的校史。这项系统工程,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事情:
一、要注重校史文化的发掘和提炼
校史是学校发展的足迹,是学校长期建设孕育的精神。校史是文化,它承载学校文化的基本内涵。一所学校的“校史文化”对师生有着巨大的历史穿透力,是独有的教育资源,也是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
中小学对本校校史进行理性地发掘、整理、总结和提炼,这是让校史文化发挥好育人作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通常在谈到“校史文化”时,想到的总是名牌大学,但人们往往忽视,经过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努力,中小学也形成了自己的校園文化传统。这些年尽管也在强调所谓示范性中小学的建设,但很多学校却偏重于硬件的物质建设,而忽略了软件的精神文化建设;注重的是外部的输血、投资,而忽略了内在的造血机制的创立和传统资源的开掘与利用,没有发挥好校史文化的育人作用。
每所学校都有其自身的发展历史,每个校园都有其独特的校园文化。作为中小学校,就要善于发掘、总结自己学校的办学历史及光荣传统。只有珍惜自己的光辉历史,并把它作为当下学校建设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精神资源,才会更好地打造一个独具特色、有生命力的学校。
且不说哈佛的求实崇真、革故鼎新的精神;也不说清华“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文环境;那都太高太远,仅就本省本地区来看,就有许多学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
例如,笔者所熟悉的吉林省敦化市第一中学,该校于1927年建校,迄今已有88年的历史,是当地一所很有影响力的知名学校。该校在近一个世纪的办学过程中,书写了一部创业史、辉煌史和光荣史:日本人入侵时期,师生投笔从戎,带头爱国抗日;1946年光复后,教师艰苦卓绝易地建校;20世纪50年代初,学生踊跃报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到60年代,师生志存高远努力学习文化,高考升学率曾经名列全省前三位;改革开放后,教育教学在本地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进入21世纪,勇立潮头踏浪,改革办学体制,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
从这所学校走出了许多名人:老师中,有首任校长的张承之,他满怀教育救国的热情,从全国各地请来热血高才师范毕业生创办教育,使敖东中学(敦化一中前身)很快成为与吉林市毓文中学、长春市自强中学并称为吉林省三大私立中学(张承之校长得到了当时南京国民政府的嘉奖);有全国著名高产作家、吉林省文联、省作协主席张笑天;有原延边教育学院副院长李守田、陈光陆;有杨明谷、李建树等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学生里,有原中国台北市长张鷞(张承之的儿子,他修建了台北敦化大路,表达了爱国思乡之情)、投笔从戎抗日救亡的将军陈翰章、原地矿部长孟宪来、参与“两弹一星”研制的宋若愚和田振海、军长级军官刘德佩、全国农业专家田佩占、国家滑雪名将韩淑青等一大批有作为有影响力的政界、军界、文学界、教育界、科学界、体育界各界学生。
所有辉煌而光荣的学校历史都是由人创造的。敦化一中的基业,是由襟怀爱国思想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历经十几位校长和数百名教师薪火相传与德才兼备的毕业生相继努力共同书写的。三万多名学生分布在全国或世界各地,以他们的厚德、博识、睿智和成就,为民族和社会发展与进步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同时他们贡献出敦化一中宝贵的校史文化,又将敦化一中的精神传播到大江南北,五湖四海。
敦化一中88年发展史,概括一下,可为三个历史阶段:彪炳三个办学宗旨,造就三个办学境界:一是山河破碎,抗击外辱,师生以“教育救国”;二是落后贫困,百废待兴,师生以“教育兴国”;三是发展经济,圆强国梦,师生以“教育强国”。应该说,这所学校在各个历史阶段,都有独特标志,高举鲜明旗帜,敢为人先。办学思想皆应祖国需要,“与国运同脉”,“与时代俱进”。办学精神尽显奋发有为,自强不息。教师从教敬业奉献,学生治学尚德笃行。
这就是“敦化一中精神”。这些人文精神,在一代一代老师内心中流淌,在一批一批学生血液里传承。同时,这种人文精髓也如涓涓细流渐渐渗入在敖东古城民众心里,或更远的地方,由量的积累,达到了质的定性。“敖东学脉”之品牌自然形成——这或许就是敦化一中在敦化教育上影响之大,地位之重,以及与众不同之所在。
二、要力行校史文化的续注和提升
每所学校都应该珍惜自己的光辉历史,在理性指导下,注重继承并注入新的内涵,努力在丰厚的积淀中成为未来的积淀,这是建设校史文化并让校史文化发挥好育人作用要做的第二件事情。
例如,敦化一中是敦化市域内第一所中学,该校对其自身历史的认识也有其阶段性和延展性。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校史的意义、作用缺乏认识。到90年代后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校史作了一些搜集整理工作,还举办了“首届校庆”,但缺乏整体性和延展性。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育事业的认识日渐深刻,特别是对校史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巨大作用的认识更加充分,在原有了解敦化的教育史实和敦化一中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发掘和全面的整理,益发拓展和彰显了敦化一中的光荣校史,有利于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学校确定了“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的学校发展基本思路。
于是,敦化一中在传统基础上,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构建适合社会发展和育人需要的校园文化,确立了“基以人本,物以德载”的办学理念,践行“文化引领、管理创新、内涵发展、发展特色”的办学思想,秉持“严格、精细、扎实”的管理措施,以“特色鲜明,质量一流”为办学目标,以“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胸中有书、手中有术”为从师准则,以“给学生终生发展奠基,为学生健康成长负责”作为行师指南,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创新”,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为已有校史内涵再注新时代的内容,使“敖东学脉”既有一脉相承,又有增值提升,为校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特别要提一下,续注校史内涵过程中,个性发展很重要。学校做到与众不同是一件很难的事,真正有自己的个性,也就是形成特色,让人感觉得到并深入人心需要很长的历史过程。历史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谁都无法割断;教育也只能在传统基础上改革,这都是规律使然。所以内涵发展、建设特色一定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而不是一窝蜂似的兴起,也不要指望一两年就收到个性化成果,更不能一任校长行一套指令。学校任何跟风的特色项目都是闹剧不是个性特色,实施后坚持不下去永远成不了个性特色。
又举敦化一中为例。在定位上,根据其在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造就了许许多多的著名人物,铸就了丰厚的学校文化,形成了敦化一中与众不同的影响。而诸多影响中尤以文学见长,培养了十几位著名作家,他们及其作品在国际国内均有一定地位。敦化一中发展自身个性,首先要继承这笔宝贵财富,然后将其发扬光大。鉴于此,该校确定特色项目为:
一是开办学校文学季刊《小荷》(2002年始办)。给学生开辟一块练笔、发表、交流的文学园地,培养写作创作兴趣,发展学生写作特长,为学生定向文学奠基,开辟沃土。
二是开设国学经典课程《论语粹学》(自编教材,2008年开课)。从系统视角,利用“经典”博大精深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文学陶冶、语言积累、道德教化、礼仪引导、哲学启蒙等综合性的教育,奠基学生一辈子的发展后劲儿。
三是把优秀的电视栏目引进课堂(2006年始作)。目的是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思考人生、关注自然、关注未来,以使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写作题材、历练思想认识。
这些特色项目,是学校在校史文化中一个突出方面的自觉的自主的继承、发展和续淀。此种做法,使校史文化有一个连贯性,一个可持续发展性,有利于把无形的“与众不同”或“特色”积淀成为一种“模型”,从而,真正实现个性发展、内涵发展。
三、要利用校史文化的功能育人
一个学校校史资源为这所学校所独有,不可多得。一般学校的校史文化对别的学校也有影响,但有限,而对该校教师和学生修身、启智、立人、立业所起到的正向作用,是不可替代,且有独功特效。
充分利用这些财富和资源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史文化,达到用传统熏陶、教育、感化、激励师生,这是让校史文化发挥好育人作用要做的第三件事情。
再举敦化一中为例,该校就充分有效地利用了这些资源。校园环境:抗日英雄陈翰章学生时代的铜像就坐落在校园的草坪间、全國著名作家张笑天为学校题写校名和亲笔题词“有教无类”、第一个清华毕业生马麟的题字“厚德”、军旅作家常万生的题词“敖东学脉”、李守田师懿亭题词“永被师泽”的合理布设,把学校景观文化、学校校史文化、学校校园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敦化一中静态的校史有了灵气、有了生机,活了起来。楼内环境:曾经在学校工作过、学习过的生活在各地各界知名人士的字画悬挂于教学楼走廊和展室,他们共同构成了独特的“校园风景”。学生生活并留连其间,自会受到一种感染,于不知不觉中发挥着我们前面所说的传统的心理与环境的制约与导向作用,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与此同时,还采取了更灵活多样的形式,例如请老教师、校友直接对话,或阅读他们的回忆文章、传记、著作,进行研究性学习、讨论等,以进入其精神世界,从中触摸、感受着具体的、有血有肉的学校精神与传统,并提升为某种理性的思考,转化为更自觉、努力的行动。
学校每年都要组织新生参观校史展览馆,把参观校史展览馆作为新生入学的第一堂人生课。新生们走进校史展览馆,深入理解并体会学校的历史和精髓,培养新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爱校之情。
运用校史资源开展育人活动,在文化教育中渗透校史教育。学校要求教师熟悉校史,熟悉知名校友及其成就,在文化教育中渗透校史教育,让学生通过相关校史更具体、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激发学生建设祖国、创造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无论国内与国外,无论中学和小学,让今天的学生认识、把握、体会所在学校的历史优良传统,除了从现实中的老师与老同学的身体力行中去直接感受外,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走进学校的历史,与学校前辈进行心灵的对话,他们已经经过时间的淘洗而显现光辉,更集中,也更鲜明地体现了学校精神,这正是校史的力量与作用之所在。
21世纪的今天,校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之深长不言而喻。日常生活中,“说不如看”的道理人人都明白。看一个具体的东西,不仅使人感到实在,更能让人信服、接受、以致最终能让人理解为什么要学和怎样去学。校史文化会给每个学校以信心,给每个学生以力量,因为我们同样在书写历史。每一所学校都从自己的校史中走来,也必将走进自己的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