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中语文会考的突破

2015-10-21王艳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5年2期
关键词:主观题题型课程标准

王艳

随着高考招生制度的发展,整个社会更加重视的是高考,那“会考的路”究竟应如何走下去?以语文为例,我认为语文会考的命题模式和评价模式应与高考相靠拢。

一、语文会考命题模式的突破

1. 傳统题型应取消,考查应该更灵活。据统计,会考中课内材料所占比重最少为44%,而高考课内的材料仅为默写一道题。例如在以往的会考复习过程中,很多学校花费相当一段时间进行教材的梳理和复习,但是课内的阅读虽然在会考中作为重点,可是在高考中已经转变为考查学生能力的课外阅读,这就使会考和高考在题型上出现了断层问题,二者基本上形成了平行的关系。此外,字音、字形、词语的题型在新课标高考试卷中已经不再出现,对于学生这部分知识的考查基本上都已经转换为阅读等其他题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根本目的是阅读和写作。如果把这部分的知识迁移到其他题型中,考查的会更加灵活,更能够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 客观题所占比重应减少,适当增加主观题的比重。“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阅读和鉴赏部分提出的基本要求。以古代诗歌鉴赏试题为例,在会考的试卷中它是以选择题,即客观题的形式出现,这样的阅读基本上谈不上是个性化的阅读,更谈不上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新课标的高考试卷中,诗歌鉴赏阅读是两道主观题:分别从思想内容、表达技巧等至少两个方面进行考查,这样的考查更加开放,更加全面,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更能积极主动地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真正获得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的学科,考试应该更体现其人文性,因此主观题才应该是重点的考查模式。

3. 主观性阅读题所选文章体裁的多元转变。《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目前的语文会考对于散文阅读能力考查的较多,而且学生阅读选择的方向太单一,而高考语文试卷在主观卷的阅读部分设定的是选做题,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以及阅读能力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或最为擅长的部分来作答。因此,我认为语文会考主观题的阅读也可以采取选做题的形式,甚至可以提供三篇不同类型的阅读文章,这样可以使体裁更加多元化,给学生更加广阔的阅读空间,同时也能够和高考的重点题型契合。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能力,如何让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是高中语文课应该思考的重点问题之一,如果能够实现真正的选作,语文的会考就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质全面提高这一长远目标。

二、语文会考评价模式的突破

会考的评价只有等级之分,这种评价的机制过于粗放,我认为会考的评价模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1. 与平时成绩接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评价要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目前的会考并不能很好地落实这一理念,片面地强调了评价的甄别功能,忽略了激励的作用。笔者认为它并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应该和学生平时的阶段性考试,例如和期中期末考试相结合,这样才能使这种评价性考试呈现出动态的发展模式,同时能够更加全面地反应学生的语文水平。

2. 与高考评价接轨。会考作为一种结业性质的考试,它应该成为一种诊断性评价,着眼点在于高中阶段学业的完成情况,同时应该为高考服务,变会考为提高教育教学的催化剂。例如改等级式的评价可为百分制评价,并且把会考的这一成绩和高考的成绩统一作为高校录取的依据,譬如可以确定会考的成绩占10%的比例,高考的成绩占90%,这样对于会考而言,模式改变后更能实现其评价的价值。

综上所述,会考有其自身的优点,但同时随着教育的发展,它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怎样把它和语文教学的需要、高考的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找到一条适合会考的真正属于自己的路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路漫漫其修远兮,需要各位同仁不断求索,方能找到。

猜你喜欢

主观题题型课程标准
极坐标方程主观题考点分析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常见数列创新题型归纳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例说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题型
聚焦圆锥曲线的新颖题型
例析诗歌鉴赏主观题解答五忌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研究